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空间图形”这章时普遍感到困难:一是立体图形画不清楚;二是不知从何下手证明。为了提高学生的证题能力,我采用了以下的做法。一、关于活用反证法在部编教材中,常用反证法证明的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问题: (1)证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2)证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如第14页第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课标第二十四章第一节介绍了一种用间接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方法即反证法。所谓反证法不是直接从题设推出结论。而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的一种证明方法,它在数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多年数学实践中发现,反证法学生不易掌握,往往出现不会判别题型,或者证题步骤不全,或者不会从反面假设等问题。为便于同学们熟悉并掌握它。现将散见于题中的常见习题,用反证法证明。  相似文献   

3.
王文 《海南教育》2008,(6):134-134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课标第二十四章第一节介绍了一种用间接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方法即反证法。所谓反证法不是直接从题设推出结论。而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的一种证明方法,它在数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多年数学实践中发现,反证法学生不易掌握,往往出现不会判别题型,或者证题步骤不全,或者不会从反面假设等问题。为便于同学们熟悉并掌握它。现将散见于题中的常见习题,用反证法证明。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证明是较为常见的,一般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直接证法就是从原命题所给出的条件出发,结合各种定理、公式或者法则等,通过推理和证明获得需要的结论.而间接证法就是指通过证明与原命题等价的命题来推断原命题成立.这种方法一般适应于原命题不易直接证明的情况.其中反证法就属于间接证法之一.下面结合具体的例题来介绍一下在两直线平行条件下反证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反证法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而且有很多命题只能用它去证明.反证法在立体几何中用得最多,课本中有很多定理如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的平行判定定理等都是采用反证法来证明的.  相似文献   

6.
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包括直线与直线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用定义证(常常与反证法结合起来)是证明平行问题的方法之一。此外,还可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灵活应用下列结果:①公理4:②线与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③线与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④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问题归结为证线与线平行.现举数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要求 反证法是数学上用于推理证明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在高中立体几何、代数中都用得较多。在初中三年级平面几何中初次讲授反证法时,鉴于教材内容少、难度大,只能要求学生掌握反证法的简单原理和证明步骤。 1.反证法的简单原理 反证法就是利用形式逻辑中排中律原理,否定两个对立的判断A和(?)(非A)中的一个判断而间接得出另一个判断必然成立的方法。 2.反证法的步骤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则B”成立,其步骤为: 第一步:先假设B不成立(即(?)成立)。 第二步:从第一步的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而导致矛盾(即得出荒谬结论);找出这种矛盾的原因是第一步的假设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的证明,仅利用极简单的平面几何知识及反证法。这与《立体几何》教科书采用反证法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来证明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相比,显得更直观自然,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下面给出证明。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已知在平面M内,有两条相交直线 a、b都和平面N平行(如图)求证:M∥N  相似文献   

9.
“垂直”是初中数学中很重要的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具体情境的设置下丰富学生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感性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同时,应当让学生掌握垂线的画法,理解垂线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本文将具体谈谈初中数学“垂直”教学实践与思考,从三个方面分别探析“垂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逐层展开.  相似文献   

10.
马海芳 《甘肃教育》2001,(12):40-40
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推论1和推论2是两个重要的定理,在论证和计算梯形及三角形的问题中经常用到,利用它们可平分线段、证线段的中点或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这两个推论,本人采用了将定理简化记忆的方法.这两个定理可简记为“中点”+“平行”“中点”(条件)(条件)(结论)现将应用举例如下.一、证线段相等问题例1.已知:如图1,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AB、CD边的中点…  相似文献   

11.
初中几何的证明从平行线开始.证明是从题设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得出结论(求证)的过程.证明要严谨,每一步推理都要有依据,不能“想当然”.这些依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或已经学过的定理.推理论证要做到层次清楚、言简意明、有理有据、以理服人.首先应熟悉定义、定理,然后才能应用定义、定理会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判定两直线平行的依据有:回.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必须明确两点:①在同一手而内;②不相交的两条直线.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问题中 ,有相当数量的问题直接证明难以入手 .因而 ,常采用间接法进行证明 .反证法就是一种重要的间接证明方法 .在初中几何第三册第七章中通过证明“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正式提出反证法 ,它属选学内容 .在教学中提出“使学生理解反证法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为教学目的 .从学生学习的情况看 ,基本上能理解反证法的基本思路及一般步骤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反证法的理论依据 ;第二 ,什么样的命题可用反证法证明 ;而其难点又在 :第三 ,反证法中的“反设” ;第四 ,反证法中的“归谬” .因此 ,在高中继续学…  相似文献   

13.
<正>反证法是数学中一种应用广泛的证明方法.但是,由于反证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感觉比较困难,有些学生虽然能应用反证法证明一些数学问题,但实际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因此,有必要探讨反证法的教学策略.一、弄清"排中律"的含义,突破反证法理解上的困难在反证法的教学中,常常有学生提出各种疑问,如什么是反证法?为什么用反证法证题需要三个步骤?等等.这说明学生对反证法的基本思想没有理解,也说明,对反证法基本思想的理解是学生学习反  相似文献   

14.
反证法初探     
数学中有些命题难于用直接证法来证,这时可用间接证法来证明,反证法就是间接证法的一种。一、怎样正确运用反证法运用反证法来证题,其具体过程可分如下四步: (1)从已知条件和原命题结论不成立的假设出发,即否定命题结论 A B C;  相似文献   

15.
反证法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明方法.它是数学研究与发现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证明方法.反证法的逻辑依据是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和矛盾律.但依据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反证法的介绍安排在初中三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我们在讲述反证法时,不宜在反证法的逻辑依据方面过于渲染,而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注重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让学生经历推理、证明的过程。(2)通过“转化”及“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3)在探索直线平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在实践中总结规律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深深体会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二、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讲解的平行线…  相似文献   

17.
平面几何中有些命题的成立显而易见,但要从正面入手却很难甚至不能得证.正难则反,不妨试用反证法.用反证法首先要假设待证结论不成立,即承认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以此为条件,结合题设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导出与已知条件或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的结论.即否定结论的假设是错误的,进而命题得证.以下用反证法证明的几例平面几何题.  相似文献   

18.
反证法是数学证明的一个重要方法,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反证法的掌握往往不尽人意,究其关键是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教师做题,而对反证法的逻辑原理、思维方式、运用步骤等认识不足.本文就反证法的定义、逻辑原理、证明模式和步骤作出较为深刻的说明,并通过对一些典型例题的证明来说明反证法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以期使大家对反证法有更...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反证法?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数学第5册第110页上已讲得很清楚,本文不准备重复,下面仅对反证法的推理过程作一点注记.在反证法中,所进行的是一种带有补充假设的推理.就是说,把待证结论的反面成立作为补充假设,添加到原来的假设中去,然后从原假设出发,通过正确的形式推理,最终得出矛盾.如果原来的假设记为 A,待证明的结论记为 B,反证法的推理过程便是从 A 和(?)B 出  相似文献   

20.
反证法三则     
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反证法曾被戴上了两顶帽子,一顶是“无用”,另一顶是“难学”,终于把它排出了中学数学教学的领域。现在,情况变了。数学统编教材从初中第五册起,就讲了反证法,安排了少量的运用反证法证明的习题,到了高一,应用反证法证明的定理和习题更多,这些教材建设上的拨乱反正,值得欢迎。但是,目前多数高中学生在初中时,学的是旧教材,未接触反证法;加以部分青年教师对反证法还不熟悉,因之,认为反证法“难学”和重视不够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反证法的根据也不很明确。本文着重探讨这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