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桂永锋 《科教文汇》2011,(31):145-147
孔子体育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体育思想的重心是"寿"。孔子倡导体育"载道",为了政治,为了教化,他不但教授体育,而且躬身践行;但是,如果体育不合"仁"、"礼"、有悖孝道,他是坚决反对的。像孔子的其他思想一样,他的体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存。  相似文献   

2.
《孔子诗论》开篇即以诗乐功能和情志关系的论述拉开帷幕,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发现,对《诗》文学秉性的发现,《孔子诗论》将志落实在了性情上。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性情的同时,诗论作者并没有放下礼,在重情倾向下并未偏离传统的礼本主张。  相似文献   

3.
张丽丰 《科教文汇》2010,(8):62-62,85
《孔子诗论》开篇即以诗乐功能和情志关系的论述拉开帷幕,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发现,对《诗》文学秉性的发现,《孔子诗论》将"志"落实在了"性情"上。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性""情"的同时,诗论作者并没有放下"礼",在"重情"倾向下并未偏离传统的"礼本"主张。  相似文献   

4.
田湘红 《科教文汇》2012,(28):200-201
“正名”是孔子阐发其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孔子从“正名”的功能性层面阐述了其涵义.即“正名”是为社会成员立规以实现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和良性运转。为实现“正名”,孔子提出了两种路径:一为根本性的路径,即礼;一为辅助性的路径,即政、刑。  相似文献   

5.
王平 《科教文汇》2009,(21):240-240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思想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吸收其他文化思想,曾在西汉时期、宋明时期发生了两次大的改造。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然而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日益腐朽和西学东渐,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支配地位的局面结束了。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论语》言简意赅的辑录使得后来者谈及孔子是各凭己度、异彩分呈.本文专以探讨孔子在人格领域及艺术世界的“尽善尽美“观.  相似文献   

7.
丁启阵 《知识窗》2010,(1):44-45
孔子的头衔很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圣人”“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等几项。当我第N遍重读《史记·孔子世家》之际,忽然觉得,孔子还应该得到一个头衔——求职家.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其主流而言,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尚书》说:“民为所欲,天必从之”,说的是上天也要顺从人的意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的孔子,更是重视人的因素。他提出“仁”的概念,建立了“仁学”。据统计,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有104处之多(也有人认为109次),而“礼”字出现15次,“天”字出现20次,“天命”只出现3次。可见,讲得最多、解释得最多的是“仁”。  相似文献   

9.
周楠 《科教文汇》2011,(5):23-24
"信"字是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实词之一,它作为一种伦理观念在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信"伦理观念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的,与"仁"、"行"、"政"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探讨关于"信"的伦理观念对于当今时代更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个人自立、朋友之间还是经济活动乃至治理国家方面,它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它的现代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思想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吸收其他文化思想,曾在西汉时期、宋明时期发生了两次大的改造。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然而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日益腐朽和西学东渐,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支配地位的局面结束了。  相似文献   

11.
孔子,老子是伟大的《论语》、《道德经》是伟大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人类历史与世界各国共同的宝贵财富,别  相似文献   

12.
张森凤 《知识窗》2008,(3):22-23
不少到过山东孔府的游人,可能会记得孔庙大门的一副对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但“富”字顶上没有那一点。“章”字下部“十”的一竖直通到上部“立”字。这既不是岁月风尘的磨蚀,也不是刀笔匠的疏忽,而是孔子后人特意关照工匠如此雕刻,寓意是盼望孔家永远“富贵无顶,文章通天”.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为实现其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为此建立起了以“仁”为理论基础,以“礼”为上下制约机制。以“人才”为实现途径的政治思想体系,对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形态和吏制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有些观点,直至今天,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剔除腐败仍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萍 《科教文汇》2009,(33):231-231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书中对儒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全书围绕“仁”的思想展开,涉及到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该书中关于“孝”的思考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这部语录体散文对于我国以德治国和建设和谐社会仍然有很深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论语》中的“孝”进行一番简要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讲究工作方法与技巧,必须把握好六个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科教文汇》2007,(6X):11-11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讲究工作方法与技巧,必须把握好六个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倡导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意识。同时,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扩展学生数学“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对班级的"后进生"如何进行"扶贫"最终达到"小康"这个水平,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20.
陈建娟 《科教文汇》2007,(12Z):112-112
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情感因素可以在融洽、协调、愉快的师生关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语言情境、言语传真情和第二课堂活动得以充分地融入。从而对高中英语教学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