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共同发挥主体作用的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诉求之间的冲突,是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以重庆地区为例,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政府职能错位、参与办学的主体不协调以及校企双方利益保障机制缺失的弊端,遮蔽了学校与企业的主体性,形成缺乏效益的象征性合作。应该以“跨界思维”或“综合思维”的思路在职业教育中构建新颖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以学校为主体的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联动模式;以学校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共同体模式;企业与学校办学的一体化模式;集团化的多元主体共建模式。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摆脱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需要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与责任。校企合作实质是各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寻求“合作共赢”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各利益主体在共同体内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其中,政府是主导者,行业是指导者,职业院校和企业是直接参与者。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特殊教育是国家扶残助残的发展之策,特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多方利益主体的共同诉求.目前,我国特殊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政府管理与制度保障两翼缺位、企业办学与利益机制诉求不满、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失衡等困境,基于残疾学生障碍类型不同、程度不一及病因复杂等特征,从政府、企业、学校视域提出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突破校热企冷"壁炉现象"、提升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等突围之路,以期提升特殊中职学生的社会适应与职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职业教育在我国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已成为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的主要力量。"双主体"指的是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起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共同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根据"双主体"模式办学理念的要求,在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体系中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还不成熟,双方利益诉求还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有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两种.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和其他渠道,这主要表现在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芬兰和瑞士等国的职业教育办学中.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其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和政府.德国企业职业培训及跨企业职业培训的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各级政府负担.实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战略举措,是全世界职业教育的共同取向.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利益主体,了解其参与意愿、动因及影响因素是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浙江省221家与中职学校合作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对企业参与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意愿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基础上,对其合作办学的动因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及构建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实质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基于自身利益诉求,相互博弈,寻求“共赢”的动态过程,主要从利益观念导向、利益激励驱动、利益诉求协调、利益保护等四个层面进行构建.各合作主体应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以“利益最大化”为标尺,完善利益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办学的必要性,从学校应面向市场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建立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平台,实施冠名办学、依靠企业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实现校企双赢、完善办学机制五个方面叙述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职业本科试点是我国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人才培养结构的应然选择,关系着多方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平衡与互动合作。权力-利益矩阵图分析显示,职业本科协同育人外部利益相关者可分为主要参与者、保持满意者、保持沟通者、最小努力者等四类角色;而合作企业是主要参与者,具有高层次、多样化的人力资本开发诉求。职业本科院校应关注合作企业的角色定位与诉求,增强与四类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良好互动。相关策略包括校企合作建设互动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产业学院形式固化“双主体”育人,健全协同育人的互动关系管理与调适机制,发挥协同育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与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阐述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校企的资源优势和发展诉求,提出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建议:准确把握集团办学的服务定位,构建校企政联动的运行机制,重视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采用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和服务“三农”发展,形成行业集团化办学优势,彰显鲜明的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经历了企业包办职业教育的发端期(1949-1979年)、校企脱钩的分离期(1980-1990年)、引企入校的发展期(1991-2000年)、校企合作的关系强化期(2001-2010年)以及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融合期(2011-至今)等阶段。这期间,企业的主体内涵也发生了深刻演变,具体表现在:主体地位由协助育人到直接举办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由工学结合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主体责任由校企合作到构建利益共同体。新时期,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应推进法律制度重构,夯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基;推进参与制度重构,筑牢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体系;推进激励制度重构,为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提供制度保障;推进评价制度重构,为提升校企合作效能提供制度依规。  相似文献   

13.
构建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明确校企合作活动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是要确定各主体间的关系及其协作方式。明确主体是前提,协调好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是关键。文章在分析现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契约关系现状的前提下,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主体利益诉求入手,明确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内容,以契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多个层次构建校企合作的契约关系,旨在为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仍存在利益机制不明确、企业缺少参与合作育人的动力等问题.在阐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利益相关者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双主体”育人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阐述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校企的资源优势和发展诉求,提出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建议:准确把握集团办学的服务定位,构建校企政联动的运行机制,重视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采用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和服务“三农”发展,形成行业集团化办学优势,彰显鲜明的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16.
“双元制”企业参与培训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 《成人教育》2009,29(11):23-25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培训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我国职业教育应认真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文章试从德国企业积极参与培训的成功因素入手,结合我国校企合作的问题,提出应从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努力,使校企合作有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是当前技工院校积极探索的办学模式,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学校双主体的积极性,使企业生产经营和学校实习教学双赢,是解决技工院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在国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背景下,更应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18.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校企双主体协同,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破解“三教”改革中纵深不足、落实不力等问题,以校企双主体协同与“三教”改革的逻辑关系、内在机理为切入点,提出转变职教办学理念,树立社会化育人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岗课赛证”相融合的综合育人机制;完善师资引育制度,构建校企双主体教师培养机制;创新教材建设模式,建立校企共同开发的教材编写与更新机制;围绕校企双主体育人,构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等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9.
课题     
2015年4月10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实现途径和政策研究”课题开题。课题负责人、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教授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做了开题报告。他指出,聚焦研究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和实践需求,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持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要认清,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产业、市场脱离较为严重,缺乏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尚不具备主体地位。总体上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既有法律层面、管理体制层面的问题,也有激励机制和职业教育办学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因此,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不同利益主体资源共享、彼此依赖,形成互惠互利和相互合作的机制和组织机构,需要从治理和治理结构的视角重新审视校企合作中同样具有主体地位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侯家祥我校是我国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最早的试点学校。我校从1983年开始,进行双元制办学模式的实验,十多年的实验,我们深切体会到,职业学校瞄准市场,瞄准企业的需要,坚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