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教学内容,它并不显眼,不容易被教师和学生重视,那就是——《语文园地》中的"趣味语文"。它往往安排在末尾,而且不是每个《语文园地》都有这个内容。这样没有规律性的教材安排,的确容易让教师和学生产生一定的误读——这一内容不太重要,或不会太重要。不过,仔细分析教材,就不难发现,编者的意图就是有意通过"趣味语文"丰富《语文园地》的表现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扩大学生的语文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在《语文园地》中编排了“趣味语文”这一栏目。它包含绕口令、猜字谜、对联、标点等趣味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人教版四下《语文园地八·趣味语文》收集了两个趣联巧对的故事,它们呈现的分别是工整巧妙的顶针联和数字联。教学中,笔者遵循“凸显巧趣、联系生活、  相似文献   

3.
肖颖 《小学语文》2009,(1):104-106
【教材分析】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组织,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三》紧承单元主题,安排了丰富有趣的语文园地活动,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4.
胡珏 《小学语文》2010,(7):103-10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八个《语文园地》(以下简称《园地》或《园地×》),每个《园地》均由“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其他(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五个栏目组成。  相似文献   

5.
在中专教材园地,最近又有一株清香扑鼻的丽葩绽放。它就是根据国家教委1987年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中专各类专业通用教材——《语文》。它以体系科学、实用性强、编排新颖等特色争妍于教材之  相似文献   

6.
新编Go for it教材图文并茂,版面设计充满新意,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更富有创意,更具时代感,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用性强,紧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征、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充分贯彻《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理念。但Go for it教材给教师普遍有一种感觉就是教材散,中心不容易抓住。教材中所安排的活  相似文献   

7.
肖莉 《小学语文》2009,(7):120-122
【备课思考】对于《语文园地》的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就是完成练习,没有放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它,结果课堂教学被割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语文园地》的功能没有被开发出来,复习巩固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拓展被割裂。《语文园地》教学应该属于阶段性复习。  相似文献   

8.
《语文园地》是教材的重要内容,是每单元训练重点的归纳、巩固和延伸,这些内容虽然看似是枯燥的交流、简单的练习、词句的背诵,但其实每一项内容都是药引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给学生教授学习、阅读、习作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领悟编者意图,挖掘其内涵,探寻相关信息和文字背后的知识,变单调为丰富,化枯燥为生动,让薄薄的两页纸变厚实、丰满,把《语文园地》真正变成语文的园地,让学生收获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董海 《广西教育》2010,(19):23-23
人教版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都安排了"资料袋"这一内容,它与文本、课后习题、插图一起构成了一组完整的语文材料。编者把"资料袋"安排在教材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将资料袋的使用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好资料袋,真正做到“料”尽其用。  相似文献   

10.
<正>看图写话是教师指导学生把从图画中看到、想到、感受到的内容用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以及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小老鼠玩电脑》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的内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信息展开想象,学习表达”。围绕这个要素,教材选编了《古诗二首》《雾到哪里去了》《雪孩子》三篇课文,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小老鼠玩电脑》这个写话训练。不论是课文内容还是写话训练,核心都指向单元语文要素——课文是学习方法,写话训练是运用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写话训练中呢?笔者以为,唱好“三部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17):64-65
部编教材在一至四年级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了"识字加油站"板块,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同时,编排内容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但若教师操作不当容易陷入无趣、低效的窘境。笔者执教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6》"识字加油站"时发现,为学生搭建个性化探究平台,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个性化探究路径,尊重不同个体的差异;创新个性化探究评价,有助于提升识字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2.
进入第二学段,翻阅人教版语文教材,发现《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并不像第一学段那样安排一些有关字词的基础内容。第二学段教材中的"我的发现"时常安排有词语的感悟、修辞的学习以及一些语法相关的知识。每次教学完一个单元,进入《语文园地》的学习,笔者总会在教学"我的发现"时惊奇地  相似文献   

13.
<正>“和大人一起读”是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仔细研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板块的内容题材多样、趣味横生,有一定的儿童文学性审美价值。以一年级上册为例,教材共安排了8篇“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材料,其中包含了4首儿歌童谣和4篇故事类文章,并且还搭配了与阅读材料密切相关且充满童真童趣的插图。编者将这些材料安排在了“语文园地”里,就表明它们的独特性——没有识字和朗读的压力,有的是温馨的陪伴和快乐的阅读时光。这一栏目旨在让学生能够在这种陪伴互动式的阅读过程中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并且真正地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课是个全新的课题。它不像数学单元复习课有规定的课时、专门的复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除了安排四五篇精读与略读课文外,还安排了园地,包括词语盘点、口语交际和习作,就是没有单元复习内容。没有教学内容怎么办?教师该怎么确定复习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人学教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海伦市教师进修学校刘钟政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册开篇安排了"入学教育"的内容,它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的老师由于对这部分教材的教学目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把四课书的内容用一课时讲讲了...  相似文献   

16.
与中学语文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其明确"说明"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既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读,就不应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完全放任自流,而要把它当成高中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尽可能发挥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不仅指语文教科书,还包括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切信息。我们把语文教科书称为"显性"教材,把其它的语文信息称为"隐性"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自觉填补"显性教材"(教科书)留下的空白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应有的课程价值,自觉根据教学实际对显性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和创造,挖掘出和教学相关的"隐性"教材,从而进一步丰富显性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新宁 《快乐阅读》2013,(10):93-93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譬如语文,除了一本课本外,就是一大堆练习,其它什么也没有了。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就语文而言,它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老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天地。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  相似文献   

19.
楼翀 《小学语文》2011,(7):120-122
一,教材分析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有趣的汉字》活动建议第一条是“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同时安排了阅读材料《字谜七则》。这是继一二学段“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的安排后,第一次集中呈现字谜活动素材,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延续和渐进。  相似文献   

20.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老生常谈,但在贯彻新课标的今天仍然有新的意义。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文以载道"的"天性"——德育内容相当丰富,是学生形成崇高道德情操的精神食粮。德育目标是和语文能力序列紧密粘合在一起的。怎样充分有序而又恰到好处地利用语文教材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德育呢?笔者这样体会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