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分解为若干个匀变速运动例1 质点由A向B做直线运动,A、B间的距离为L,已知质点在A点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如果将L分成相等的n段,质点每通过 L/n的距离加速度均增加a/n,求质点到达B时的速度.分析质点由A到B的(?) 运动过程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在每个L/n距离的运动是  相似文献   

2.
陈斌 《新高考》2007,(9):8-10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它是质点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v_t-v_0)/t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相等,而由a=恒量  相似文献   

3.
设物体以初速度v1、加速度α1从零时刻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以大小为α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v2.设整个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则其位移s可用v-t图上OACBT所围的面积表示.  相似文献   

4.
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学生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如下:设物体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有  相似文献   

5.
1.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两直线运动合成,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分运动的性质及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是匀变速运动:两者共线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两者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为匀变速运动:当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共线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相似文献   

6.
1.加速度公式a=v-v0/t 例1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6m/s,经一秒后速度大小为8m/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  相似文献   

7.
1.推论一质点以加速度a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后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运动,又经过时间t后它恰好回到出发点,则a1、a2的大小关系为a2=3a1.证明质点的运动过程如图1所示.质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物理问题的讨论,揭示一维情形下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并应用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解答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26题.1一个物理模型设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计时开始时,甲、乙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甲物体的初速度为v01、加速度为a1;乙物体的初速度v02、加速度为a2.设两物体都运动了时间t.试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讨论其相  相似文献   

9.
一、概念不清例1.(’96全国高考题)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钟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解答这道题,首先需要理解速度的概念和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s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说明1s后物体的速度可能为10m/s,也可能是-10m/s(即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因而有:  相似文献   

10.
张西星  王玉景 《物理教师》2003,24(10):29-31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通过对纸带打出点的分析,计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这已成为考试的热点之一. 根据实验数据求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依据是:以加速度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3、……sn,则有:  相似文献   

11.
性质1 如果阻力大小恒定,则上升和下降阶段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两个阶段的合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2.
结论 一质点以加速度α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后以加速。度α2同直线做匀减速运动,又经时间t后回到出发点,则α1、α2的大小关系为α2=3α1.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案通常有以下五种.方案一利用速度图象求加速度方案解读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Δt可知,  相似文献   

14.
第三讲疑难例题导读   本讲各节的要求在考纲中已经讲明白,现对书中部分例题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读者深入领会。 133页例 1平均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才等于初速与末速的平均值。  133页例 2对速度时间图 3— 1的认识:甲质点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1m/s2;乙质点在 0~ 2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2m/s2(a2>a1), 2s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v=v1=4m/s。由于 a2>a1,出发后 0~ t2内,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到 t2时 (图中 B点 )甲、乙的速度相等, t2…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常常会用逐差法计算纸带的加速度.如图1所示,纸带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选取的一段,A、B……G是一条纸带上连续清晰的7个点,时间间隔为T。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相似文献   

16.
运动的分析如同力的分析 ,在物理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某些运动的分析 ,同学们可能感到较棘手。下面对四种典型的运动作分析 .一、质点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质点只受重力作用 ,且初速度的方向与质点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的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1 合运动与分运动(1)质点的实际运动是质点所做的平抛运动 ,为合运动 .这种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初速度v0 的方向是水平的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2 )当初速度为 0时 ,质点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为g ;当加速度为 0时 ,质点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为v0…  相似文献   

17.
例1 如图1所示,质点甲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乙质点恰好在圆上D点,且做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L,直径BC=2R,若要两质点相遇,乙运动的角速度w应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其实验目的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原理是: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在各个连续相等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有Δs=s2-s1=s3-s2=s4-s3=……=aT2,由上式还可以得到s4-s1=(s4-s3) (s3-s2) (s2-s1)=3aT2,同理s5-s2=s6-s3=……3aT2可见,测出各段位移s1、s2、……即可求出a1=s43T-2s1,a2=s53T-2s2……,再算出a1、a2……的平均值,就是我们所要测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逐差法”求解.在实际情况中,假设已测量出某段纸带上的s1、s2、s3、s4…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阶段关于力学问题的物理模型只有质点和刚体(即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两类,而在高中阶段刚体模型涉及甚少,下面就质点模型中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研究。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运动);不为零——处于加速度状态(变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振动)。1.与杆有关的挂件问题:杆的弹力具有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实验。实验原理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a),它在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是一个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