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信息窗     
“青少年普法行”启动“关爱青春,与法同行—亿万青少年普法行”大型活动于2002年11月26日启动,为期3年。普法活动将举办论坛、青少年普法大赛、“法在我心中”征文、普法万里行及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摘自2002年11月27日《京华时报》)教育部确立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思路全国新的高中课程将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共188个学分,其中有120个学分必修,还可跨年级、跨学科选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负责人近日在沪透露了高中新课程方案思路。酝酿中的高中新课程比现行的全国课程有很大变化,要删除教材中的“难…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课程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必须与高中教学管理的改革同步进行。只有在高中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前提下,课程的多元化才具有可操作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该方案规定三年高中的总学分为144,其中必修学分为116,剩下的28个学分为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19.4%。由此看出,我国普通高中的新课程实行的将是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它将改变我们实施多年并已习惯了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其变革的深度和难度不亚于具体学科课程标准的改变,对这一点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2004年秋季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更明确了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和地位.规定研究性学习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三年共计15个学分,是所有高中科目中学分最高的一门课程。但是,就近几年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实施和管理情况看,当前在高中阶段实施研究性学习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分管理与基于模块的课程改革,是高中新课程的两个重要特征。选修模块的出现,必将带来学分的出现,反过来说,学分的认定对学生选修模块起引导和评价作用也成必然。学分的认定关系到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也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认可,因此,我们对学分的认定既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又要讲求实效,真正将学分认定与教学质量联系起来,既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能起到检测、督促作用。本人在起草学校“学分认定办法”的过程中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随后又在如何缩小二者差距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具体从三个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育》2004,(3):62-62
今年秋季将有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个省区进入新课程,起始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为13%。2005年秋季,将规划有8至10个地区加入。2006年秋季,有15至18个,到2007年,原则上起始年级全部进入,即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全部进入新课程。北京普通高中从2005年进入新课程实验。这是我国首次在普通高中试行学分制。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课改方案》,高中阶段实行学分制,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我…  相似文献   

6.
郑超 《教学月刊》2004,(4):55-55
北京普通高中从2005年进入新课程实验。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昨天透露,新课程将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三年内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这是我国首次在普通高中试行学分制。  相似文献   

7.
《辽宁招生考试》2004,(3):30-30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全国考办已经安排对内容明显滞后的部分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重编。2005年有32门课程考试使用新的大纲和教材:政治经济学(财经类)(6学分,课程代码0009)、高等数学(一)(6学分,课程代码0020)、基础会计学(5学分,课程代码0041)、财政与金融(5学分,课程代码0048)、管理系  相似文献   

8.
一、课程由十个模块组成 在高中新课程系统中,地理学科是惟一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学科。地理必修课程由自然、人文和区域三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108学时;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自然灾害、旅游、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课程可以在必修课程之前或同时或之后开设。  相似文献   

9.
报刊撷英     
高中课程酝酿整体变革在不久前召开的《国家高中课程改革的展望》专题报告会上,来自教育部的官员透露:新高中课程不是教科书的改朝换代,而是教育理念、制度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体系、学校资源利用与开发、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变革。酝酿中的高中新课程比现行课程有很大变化,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基础课程分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等8个学习领域,分60个大模块若干小模块,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难度,每个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学生高中阶段共188个学分,约有120个学分必修,其余选修。在不久前召开…  相似文献   

10.
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04年6月15一18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这是我国课程研究界举行的一次大型课程学术研讨盛会。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主办,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共同协办,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承办。 本次会议学术研讨主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评价。共分七个方面: 1.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评价 2.新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多元化的分析与反思 3.基础教…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秋我省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教学,学生的学习按必修、选修两大模块进行。高中新课程的选修课由两部分组成——选修Ⅰ和选修Ⅱ.选修Ⅰ为国家课程委员会指定编写的各领域内的系列课程,选修Ⅱ为地方和校本课程,三年总学分数为6学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至此,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之后,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图1),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皆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等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高中物理新课程对许多老师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这里想就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1系列的部分特点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备受关注。实行学分制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下称《方案》)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方案》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各科新课标也分别提出了本科目的学分要求。准确把握《方案》和新课标中学分制的有关规定,弄清每个学分的要义,对于普诵高中实施学分制管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案》中有关学分…  相似文献   

14.
陈勤 《甘肃教育》2010,(7):21-21
新课程改革对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管理都进行了较大调整,学校在课程管理上将实行学分管理,原来的行政班已无法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所以必须组建新的教学班。学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积极推动、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特主办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与会代表主要研讨五项议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与课程管理的反思。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要模块。占15学分。研究性学习学分比语、数、英还要多反映了这门课程在新课程计划中的重要地位。我校确立了研究性学习校本化实施工作思路和实施策略,研究性学习进入了常态实施轨道。  相似文献   

17.
学分管理与基于模块的课程是高中新课程的两个重要特征。《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规定,学分由学校认定。在每一模块的教学结束后,学校和教师要组织测验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等级评定。评定等级合格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  相似文献   

18.
学分管理与基于模块的课程改革,是高中新课程的两个重要特征。选修模块的出现,必将带来学分的出现,反过来说,学分的认定对学生选修模块起引导和评价作用也成必然。学分的认定关系到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也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认可,因此,我们对学分的认定既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又要讲求实效,真正将学分认定与教学质量联系起来,既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能起到检测、督促作用。本人在起草学校“学分认定办法”的过程中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随后又在如何缩小二者差距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具体从三个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瞭望     
我国基础教育课改取得新进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新进展。今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将有2576个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实施新课程。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教材。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  相似文献   

20.
杨静  胡明 《宁夏教育》2006,(7):21-22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的一门独立的课程。是所有进入新课程的学校必须开设的,每一个学生必修的课程,三年共计15个学分。课程方案将研究性学习提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呢?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