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虽然命题多从诗歌的分类,表达技巧,抒情方式,风格流派以及“诗眼”等角度来考查,但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始终离不开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理解与掌握。2004年高考虽然有多套试卷,但诗歌鉴赏考查仍以意象,意境,意趣为要素。  相似文献   

2.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虽然命题者多从诗歌的分类、表达技巧、抒情方式、风格流派以及“诗眼”等角度来考查,但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始终离不开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理解与掌握。2004年高考虽然有多套试卷,但诗歌鉴赏考查仍以意象、意境、意趣为要素。  相似文献   

3.
“思想感情”考查,是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热点。笔者在分析2009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的诗歌鉴赏题后发现,在“思想感情”考查上,高考命题日趋细化,形成了若干命题类型?了解这些命题类型,对我们高考诗歌鉴赏的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还普遍偏低。笔者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46例病句作如下分析,以期对备战2007高考的师生有所助益。一、透视篇2006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考查整体情况如下:(一)题量、题型及分值17套卷中有16套卷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没有考查。其中有15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其余14套的要求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16套设题…  相似文献   

5.
字形辨析是高考必考的题型之一,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5套试卷在第Ⅰ卷以选择题的形式不约而同地考查了字形辨析。而且,间接考查字形辨析的题也会在第Ⅱ卷以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的默写以及作文等主观题型出  相似文献   

6.
张坤 《中学生阅读》2007,(11):24-27
一、诗歌鉴赏主要考什么 2007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试纲要》规定的考查点共计5个方面,而高考的实际情况是,考查点多集中在意境、诗眼、炼字、思想感情、描写方式和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主要考查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诗歌鉴赏是各地高考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2004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题型更趋开放,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意象——鉴赏古典诗歌的入场券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即“意象”。它是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诗人)的有机统一,鉴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的理解,诗歌之所以  相似文献   

8.
近四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比较鉴赏题。这种比较鉴赏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均采用了这种题型。本类题型一般是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2007年高考浙江卷甚至是3篇作品的比较鉴赏。  相似文献   

9.
[复习指导] 2002年的《考试说明》,已将原来的“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已从原来的第一卷移至第二卷第四大题中考查,考查形式也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  相似文献   

10.
诗歌鉴赏是各地高考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2004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题型更趋开放,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意象--鉴赏古典诗歌的入场券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即"意象"。它是客观物  相似文献   

11.
姜有采 《中学理科》2008,(12):67-70
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语言表达连贯”考点的考查非常火爆,18套试卷中有8套对该考点进行了考查。而且在考查形式上,有7套都不约而同地把“抓手”锁定在了“排序”题型上。这一受到全国卷和各省市卷高考命题专家共同青睐的题型,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现以2008年高考的7道试题为例,对该题型的解答要领作一简说: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6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比上年增加两套,江苏卷和上海卷同去年一样没有设题考查。16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有15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其余14套试卷的题干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16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只有福建卷继续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分值为2分。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语言表达连贯"考点的考查空前火爆,18套试卷中有7套对该考点进行了考查(2006年只有4套,2套衔接,2套排序),而且在考查形式上都不约而同地把"抓手"锁定在"排序"题型上,这一受到全国卷和各省市卷高考命题专家共同青睐的题型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现以2007年高考的7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全国高考共有16套语文卷,古诗鉴赏是每套试卷必考的题型。从所给的分值看,有七套试卷为8分(2004年只有三套为8 分),一套为7分,八套为6分,分值比2004年有所增加。特别是作为命题风向标的全国卷,三套试卷中古诗鉴赏的分值均是8分,由此可见,2006年各省市命题的语文卷古诗鉴赏增加分值便很有可能。因而,对古诗鉴赏的复习应该更进一步引起重视。 2005年16套语文卷的古诗鉴赏共设题34道,其中有28道题要求学生分析,写出赏析文字。从发展看,古诗鉴赏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答案强调理解、分忻、表达已成为大趋势。考试中,我们的学生恰  相似文献   

15.
诗歌鉴赏是高考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2004年高考对这一内容的考查,更多地关注到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意趣,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一、考情概述 2008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6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和福建卷没有设题考查。16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均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天津卷、安徽卷、山东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其余12套试卷题干的要求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相似文献   

17.
朱庆和 《高中生》2008,(2):40-41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从2007年高考各套语文试卷的设题角度来看,出现了以下几点变化。①选择词的赏析比以前多了。如全国卷一选择的是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安徽卷选择的是清朝陈维崧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语言表达连贯”考点的考查非常火爆,18套试卷中有7套对该考点进行了考查,而且在考查形式上都不约而同地把“抓手”锁定在了“排序”题型上,这一受到全国卷和各省市卷高考命题专家共同青睐的题型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现以2009年高考的7道试题为例,对该题型的解答要领作一简说。  相似文献   

19.
蔡练 《广东教育》2006,(5):24-25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型考查难度为E级,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纵观几年高考试卷,“古诗阅读鉴赏”为最高能力的考查,历年所选诗歌浅显易懂,且切入角度小,可考生对这道题的得分却普遍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0.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问的句式和用法”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现对2005年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句式和用法”题透视如下: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4套试卷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两种:1.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如北京卷、浙江卷和重庆卷,题型均为选择题。其试题及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