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学科学课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究为主的活动,这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操作、收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其中,提出问题是这一系列探究活动的首要环节,问题不明确,学生就无从探究,教学也就无法开展。因此,课堂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提出研究性问题,是科学课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也是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可见,科学课堂的主要活动是科学探究。高效的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用心指导,如何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有效地调控科学课堂,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深思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数学课堂中亮丽的风景,不少课堂以“数学活动”为支撑,但是不少所谓的探究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我谓之“伪探究”,主要表现在探究源于假问题,探究缺乏自主性和差异性。真正的探究教学应该是源于真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充满个性充满活力的。  相似文献   

4.
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被广泛使用,探究同样作为教师落实科学活动的主要手段被应用于科学课堂中。但真正意义上,那些能引发学生思考、推进学生学习进程的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却是很少见到的,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探究而开展了探究活动。其实探究存在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如问题的提出、学生开展各类实验活动、交流汇报等。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探究是什么,但我们同样可以在那些非科学探究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对探究有所感悟与理解。这样,我们的科学教学将距离真正的探究越来越近了。本文就科学探究的几个关键词展开分析,立足课堂上常见的看似探究并非实质意义上的探究活动为分析素材,从而对探究进行剥笋式地探究。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框架指导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的教学目标,对"活动"的强调使活动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构建的新尝试。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以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通过多样的活动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连接,从而使"活动"真正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模式。基于虹口区彩虹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和学校持续推进的特色教育规划,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的活动课堂教学模式该如何呈现成为本文探究的主题。本文从活动课堂模式的构建、活动课堂实施的策略和活动课堂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在常态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设计、讲授、设疑、引导为主要形式来实现课堂探究,这可以看作是教师引导型课堂探究。反思教学实践,我们的课堂探究活动在探究素材设计、探究问题设计、学生参与过程以及教师探究点评等环节均存在问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探究活动的设计步骤: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精选素材,设计鲜活;巧妙设问,穿针引线;思维点拨,提炼升华。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的一般过程分为导入活动、主要活动、交流研讨、补充活动、整理小结五个部分。其中,主要活动与交流研讨是构成课堂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两个主要层面,承担着科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重任。但学生探究后交流研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课堂活动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数学课堂活动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文章围绕“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堂活动评价”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研究,简单介绍了深度学习的概念,论述了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堂活动评价特征,并对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堂活动评价实践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主要涵盖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活动,希望为小学数学课堂活动评价改善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将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的时候,却遇到诸多问题。探究前后教师指导过细、干预过度现象频现,学生成了探究活动的傀儡,严重制约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实际上,教学中,教师可给予学生试错机会,视错误为探究的拐点,在探究中悄无声息地予以指导,让探究更为精彩,从而拓展探究时空,还学生更本真的科学课堂,让探究活动过程更加贴近科学本质,实现真正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一、合作探究,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小组合作是在新课改理念下所提倡的一种重要课堂组织形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可以通过小组的交流、沟通来实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语文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弊端,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者。教师在合作课堂模式下只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小组合作形式要以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为切入点,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首先布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课堂探究学习概述课堂探究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口,以激励评价为动力,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学习过程。二、课堂探究学习流程1.自探——设计教学。"自探"即自主探索,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最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呈现——创设情境。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让每一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作为一种包含着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实践活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需要摸索的问题还有很多。作为从事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当尽量让小学科学课堂充盈探究活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顿悟与灵感,师生间才会有真诚心、亲和力、信任感。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教学,它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探究中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本文以一堂科学课的课后活动为例,分析了探究性活动的基本过程,并对探究活动进行了反思:选择适合科学探究的问题;科学探究的课堂应该以问题开始也以问题结束;在动态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适宜探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学习兴趣的发展。当前科学探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探究效率低下.本文从教师引导作用的角度,对当前课堂探究效率低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在低年级科学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帮助引起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好奇、疑问以及引发他们持续、深入的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兴趣。因此,在特殊情境下,低年级科学的探究活动是否有效、精彩的关键是由提问所决定。本文将从有效提问的内涵、有效提问对于低年级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当前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提问的策略作初步探讨,以提高科学探究的效果,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问题一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中尝试应用的实例。本文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思维,交流合作、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主要教学策略,使学生成为“发现、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这个认知过程的主体。通过个体与小组的学习活动来主动寻求问题答案,培养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蔡敏胜 《师道》2013,(9):16-17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基于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的经验,营造氛围,有意识的让学生"提出猜想、树立假说",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提出猜想、树立假说"比实验验证更为重要,没有对实际问题的猜想与假设而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谈不上验证。"提出猜想、树立假说",它决定了科学探究的目标和方向。目前,在小学科学课课堂,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  相似文献   

18.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探究性课堂的实验教学案例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前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就是学生进行探究活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2007,(11)
Moonlight可以以课堂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外探究活动的出发点,毕竟课堂上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也是课外探究活动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探究是科学实践的核心活动,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仍然是一大难点。在活动层面,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组织的逻辑和节奏,做好相关背景的铺垫,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在话语层面,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维持探究问题的开放性,强调答案的不确定性,弱化自己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从而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共同参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