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金花 《山东教育》2007,(7):116-117
“博客”一词源于“Web 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教育系统本来就一直在提倡写教后反思,写个人文摘,提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但因为那些写在教案上的教后反思最后终将成为废纸而丢弃,限于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概念的界定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教师可以用它作为本学科的知识库。在其中精选自己的课程资源,链接有益的教学网站,这样学生就可以集中地学习教师在博...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设计》2006,(5):35-35
Blog(博客)是网络日志的简称,该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写Blog的人又称博客。博客可以以网络日志的形式简易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是典型的网络新产物。  相似文献   

4.
博客(或We博客)一词源于“网络日志(Web Log)”的简称,是一种简易的信息发布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可以互动交流,深度沟通。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客——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新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它是因特网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流方式与网络共享方式,被誉为“第四代网络个人媒体”。  相似文献   

6.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新燕 《教育导刊》2005,(10):28-29
一、博客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什么是博客(blog)?博客是指个人或团体将每天的事件、意见和信息等发布到Web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即在线日记。博客也称为“网志”、“网上日志”。一个博客其实就是一个网页,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贴子所构成,张帖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使用者可以对文章分类、管理、隐藏、编辑,是“个性化的知识仓库”。教育博客是博客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应用的表现形式。对于教师而言,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则主要是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博客在教育教学中具有…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06,(7):9-13
毫无疑问,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LOG是继E-MAIL、BBS、ICQ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网上,日记不叫日记,而叫“博客(blog),简称“博”。博客一词源于“Web Log”,是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网络中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  相似文献   

8.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9.
1 博客文化--网络新宠   “博客“一词源于英文“Web log“,即网络日志,是网络中一种十分简单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个人用户在注册之后通过这个网络空间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包括个人原创的作品、生活照片等等.从博客上所显示的文章内容、网页设计结构,甚至超文本链接都能很好地体现作者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Web2.0的大潮涌动,博客作为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和新的信息交流工具。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被逐步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博客,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这些帖子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所以也称为“网络日志。。也可以把它定义为有模板的个人主页。博客的原意是指写Blog的人(即Blogger),但后来逐渐把它用作Blog的中文称呼。  相似文献   

11.
2005年被称为中国的“博客元年”.而2006年则被称作“博客年”。打开许多门户网站.你会在不经意间看到“博客”字样.它们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一样。像新浪、搜狐等网站都有博客.而一些网站干脆就以某某博客命名,这其中,就有专门的教师博客,像中国教师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网、海盐教师博客、张家港教育博客、江北教师博客等。  相似文献   

12.
1博客文化———网络新宠“博客”一词源于英文“Web log”,即网络日志,是网络中一种十分简单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个人用户在注册之后通过这个网络空间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包括个人原创的作品、生活照片等等。从博客上所显示的文章内容、网页设计结构,甚至超文本链接都能很好地体现作者的个性。这也正是互联网的一般媒体如BBS、MSN等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技术上的优点使其迅速成为网络新宠。与此同时,就在这“开放的私人房间”里侵权的案件也时有发生。2006年3月15日,一位博客作者秦涛起诉搜狐公司在2005年8月9日发布的《百度疯了,麦莎来了,阿里巴巴卖了的六种感觉》和2006年2月制作的《博客,女人,谁成就了谁?》专题部分内容取自其博客内容但没有经她本人同意,侵犯了其著作权。该案正式敲响了警钟,告诫人们,房间虽是开放的,你对房间里的家具可以欣赏、赞美,甚至是批评,但是绝对不能未经房间主人同意就把家具搬进自己的房间。2博客著作权的新特点2.1双权齐下。博客作品享有著作权是没有争议的事情。可是博客作品的创作一般是实时、在线进行的,除非作者在主观上故意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如点击“保存文章”或“存入草稿箱”按键,否则只要点击“发...  相似文献   

13.
微博的概念 微博,网友喜欢将其唤做“围脖”,即所谓“微型博客(Micro-bloging)”,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 2.0表现,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客发布消息.微博客的另一个特点还在于这个“微”字,一般发布的消息只能是只言片语,像Twitter这样的微博客平台,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  相似文献   

14.
博客,一种在网上发布的个人日志,具有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等特点,目前正以正反馈的方式迅速波及全球。博客让青少年可以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将自己的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让其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这都促进了青少年社会性的发展。本文从加速了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有助于青少年和谐自我的形成、有助于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三方面对博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教育博客是一种博客式的个人网站,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通过撰写与阅读教师博客,教师们可以增强自我意识,进行自我建构,把自我作为发展的源头,追求专业化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博客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网络博客技术的发展,博客(Blog 或 Web log)成为互联网兴起以来的又一热点,作为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相对其他网络工具有众多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载体。博客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博客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它们  相似文献   

17.
吕婷 《现代语文》2006,(6):103-105
一、Blog概述 根据CNBlog.org的解释,Blog(博客)是Weblog的简称,Weblog是Web和Log的组合词。Web指World Wide Web:Log,原义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Weblog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所以也称“网络日志”。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他将log的意义从接近航海日志那种无人称、拟客观、机械式写作,转换成较接近旅游日志的“有人称、有个性”的自由书写。  相似文献   

18.
刘佳 《班主任》2008,(5):34-35
教师博客是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他人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有人甚至提出,随着教师博客的大规模普及,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各媒体发布的当年十大流行词语中,“博客”频频出现。比如腾讯网新闻中心发布的十大流行词为“神六、禽流感、保先教育、入常、福娃、油荒、博客、超女、芙蓉JJ、PK”:《新周刊》(2005年12月15日出版,总第217期)发布的十大关键词是“超女、神六、和谐社会、连宋、禽流感、油荒、博客、经济学家、PK、贱客”。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区域性教育博客平台有效推进校本教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Internet的“博客’技术,被形象地比喻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不停息的网上旅程”等。它是继E—mail、BBS、ICQ(或MSN)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博客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中。目前,以区域整体推进为标志的教育博客,支持着新课程产生的学习与交流的需求,令广大教师体验到教育信息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