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天都市报     
《新闻前哨》2011,(12):4-5
《楚天都市报》创刊于1997年月1月1日,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2000年以来,日均发行量稳居百万份以上。15年风雨兼程,《楚天都市报》依托母报——《湖北日报》的强大影响力与资源,秉承"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锐意创新,阔步前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湖北省"重要文化品牌"。目前,《楚天都市报》已从单一纸媒发展成为四报一刊两网站的报系集群。  相似文献   

2.
财新传媒     
《中国传媒科技》2013,(17):38-39
钱江报系发展平台以钱江晚报为核心,整合《今日早报》、《钱报网》、电视频道中心、手机客户端和《星期8》杂志等媒体和公司,组建钱江报系发展平台,打造全国最有特色和竞争力的都市报集群。钱江晚报——浙江纸媒第一品牌创刊于1987年,秉承"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的办报宗旨,坚持"向上、向善、向美"的核心价值导向,实现"锐利传播,快乐阅读"。  相似文献   

3.
石先来  沙明 《青年记者》2007,(18):52-52
在报业竞争惨烈的今天,行业报的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压,逐渐"边缘化"。在这种形势下,行业报的绝地反击要么市场化,朝都市报、市民化方向发展,要么退出大市场,占领小市场。前者由于错过了发展的时机,缺少巨额资金的注入,可能性很小;而后者却是可以"戴着镣铐跳舞",可以充分整合行业资源,做好报纸的品牌推广和影响力扩张,以实现"二次创业"。笔者结合《安徽青年报》近年来的实践,解析行业报如何做好自己的品牌推广和影响力扩张,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翟博 《传媒》2021,(16):14-15
中国教育报刊社(以下简称"报刊社")是教育部主管的教育媒体机构,是教育行业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主办有《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杂志、《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等"两报四刊三网两端"和80个移动端平台号,形成了纸媒、网媒、掌媒三大方阵聚合的立体化、全媒体新闻舆论宣传矩阵.报刊社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论述,结合行业特点和技术趋势,以建设"智融平台"为抓手,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坚持移动优先、智能驱动,一体化发展方向;坚持"方向性引领、专业化服务"宗旨,深耕行业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提供准确、快速、立体的新闻和服务,努力探索行业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发展之路.在今年6月举办的今年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教育报刊社"智融平台"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相似文献   

5.
周飞 《传媒》2018,(11):17-19
在媒体转型的大潮中,中国教育报刊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3年多来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扎实推动融媒体建设,形成了"两报四刊三网一端"加新媒体矩阵的全媒体布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移动端内容各平台推荐量达4.1亿,阅读量超3411万,评论留言2.3万余条,累计出现了36篇"10万+"文章,其中4篇达到了"100万+".笔者通过对《中国教育报》媒体融合发展的总结,以期为行业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0月28日,在由封面传媒主办的"创联未来——2016(中国)C+移动媒体大会"上,封面新闻2.0版本上线.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说,封面传媒要打造的是"智媒体",是智能媒体,也是智慧媒体,尤其是要弥补机器算法带来的过度推荐等缺陷,加强人工干预,突出体现"价值引领下的技术驱动",为技术引擎赋予正确的价值,保持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做内容生产的"清流".封面新闻如何与《华西都市报》进行融合?李鹏说,《华西都市报》实行"双品牌"战略,充分彰显《华西都市报》品牌,强势打造封面传媒新品牌,进而以"双品牌"为支撑,以"双引擎"为驱动,推动《华西都市报》和封面传媒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开启新纪元     
《中国地市报人》2012,(5):F0002-F0002
62年栉风沐雨,62年披荆斩棘。十堰日报社秉承“新闻立报、人才兴报、创新活报、经营强报”的发展理念,创新新闻宣传,打造媒体品牌,舆论引导能力、事业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十堰日报》荣膺“中国地市党报品牌十强”。《十堰晚报》首创中国3D报纸,  相似文献   

8.
黄义 《传媒》2021,(11):38-4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事业单位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推动,处于媒体变局中的《湖南工人报》急需在"三工(工会、工厂、工人)"细分市场加强媒体机遇管理,探索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目标是打造智媒体,成为工人报刊"三工"细分市场改革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玉溪日报》于1989年创刊,经过23年的改革和发展,总发行量5万份,人均拥有报量居全省地州首位。2005年以来,这家报社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地市党报报业发展50强"、"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地市党报品牌创新力10强"殊荣,并被评为"2011中  相似文献   

10.
《人民长江报》作为水利行业的主流媒体之一。做好流域抗旱宣传报道是不容懈怠的职责所在。在2013年长江流域大旱宣传报道战役中,《人民长江报》精心组织、超前策划、创新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深入地报道了大旱的起因、现状、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国家形象日益得到重视,大众媒体与国家形象的构塑之间关系紧密。基于此,本文选取《国家报》《世界报》和《ABC报》这三份在西班牙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报纸,以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八大"期间的涉华报道为主要考察点,解读中国在西班牙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分析西班牙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下半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全国400多家县市区域报保留了48家,《萧山日报》是其中一家。2004年1月正式加盟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标志着其开始由地方党报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县市区域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加盟杭报集团8年多来,《萧山日报》坚持一手抓好品牌媒体建设、做大做强主业,一手抓好报业经营、发展传媒产业,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经营模式,拉长产业链条,实力不断增强,报业不断壮大。这是一个颇具启示意义的过程,也是报业提升发展"天花板"路径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多元化媒体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对电视媒体来说,电视品牌栏目建设尤其重要,事关媒体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家电视媒体产生了一批精品栏目,福建省泉州市的多家电视机构也都在品牌栏目建设方面下足功夫,呈现出泉州本土节目突出地域优势、突出独特闽南故事、突出节目特色包装等特点。但是泉州多家电视媒体也存在着创新栏目数量不多、竞争不够激烈、可圈可点的栏目多是老面孔等问题。学界和业界对电视媒体品牌栏目及时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指导今后电视栏目建设和创新变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今天,我们办了一份怎样的新闻专业期刊?编辑部一年来的实践总结就是深耕传媒沃土,强化办刊特色,突出专业服务."2012年11月28日,《新闻实践》杂志201 2年度编委会在浙报集团富阳新沙岛快乐公社举行,来自全省11家市级党报和30多家都市报、专业报、县市报的社长、总编出席会议. 会上,《新闻实践》杂志负责人和各位责任编辑轮流上台,分别总结、回顾了2012年杂志的采编工作,汇报了2012年在进一步践行"贴近媒体,贴近传播,贴近媒体同仁"办刊理念的基础上,编辑部下大决心、花大工夫,强化办刊特色,突出专业服务的情况.相关责任编辑着重介绍了"强化议题设置,做好封面专题"、"主题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研究"、开设"走转改"专栏、新办栏目及开设官方微博等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报》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管、新华书目报社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协办的一份打通出版业与图书馆业的专业媒体,是国内图书馆行业唯一一份行业报。其前身是《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创刊于2003年9月,2009年5月《图书馆专刊》更名为《图书馆报》,经过近6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高的品牌知名度。该报于2010年1月1日开始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刊期为周报。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报纸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但就在这个时候,由中南传媒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独资创办的《快乐老人报》却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创刊.《快乐老人报》逆流而上的创举,体现了其创办者长远的市场目光与开拓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其危机意识. 目前,《快乐老人报》发行量已突破130万份,成为我国老龄类媒体发行量第一的报纸.《快乐老人报》的成功,可以说,是从战略到战术、从宏观到微观的创新成就了百万《快乐老人报》,这些创新也使得老人报不老,反而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些创新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导刊》2008,(2):56
据悉,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近期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在媒体发展方面,一是巩固现有品牌,推进《湖北日报》改版,促进《楚天都市报》向主流媒体转型,创新《楚天金报》市民报之路,力争《特别关注》的发行量上半年突破300万份,打造“中国期发行量第二大刊”;二是立足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武汉城市圈,利用集团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公路管理处主办的《南京公路报》是江苏省公路系统唯一一张行业报,不仅在江苏省公路系统影响广泛,而且在全国同行中也享有盛誉。自1992年底创刊以来,该报紧紧围绕公路的建设、养护、运输、稽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的办报特色,成为展示公路风貌的窗口。《南京公路报》的第一个特色是重点突出。为了加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改变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的面  相似文献   

19.
项勇义 《新闻窗》2008,(6):74-76
专业报品牌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首要的因素就是其所呈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特质和风格。专业报品牌建设的重要目标也即是通过特质和风格的塑造来扩大其自身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并以良好的口碑赢得读者和市场。近几年来,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教育信息报》通过坚守办报宗旨,明确办报定位,打造品牌专栏专刊,提升报纸质量,加强社会服务,重视团队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等途径,加强对教育信息报的品牌建设,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形成新的品牌影响力,是党刊转型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前线》杂志通过精确的品牌定位、精心的内容建设、精细的品牌服务、精到的品牌经营,成功培育了党刊新媒体品牌——《前线学习手机报》,为党刊走媒体融合发展道路开创了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