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制粒和压片的工艺参数对片剂质量影响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同制粒法工艺对片剂质量影响的研究分析,以及在压片工序中对片剂质量影响的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下简称SF工艺)和干法制粒工艺(以下简称GF工艺)分别制备QK片和FM片各三批,并对所制得的颗粒进行粒径分布、休止角、颗粒流动性、含量和效价测定及六个月的稳定性加速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就LGJ型干法制粒机的制粒工作在药品实际生产中影响压片效果的因素进行论述。结果:与湿法制粒工艺(SF工艺)相比,干法制粒工艺(GF工艺)技术虽然在颗粒流动性和可压性方面相对不足,却可以明显提高某些热不稳定品种(如FM片)的稳定性。结论:影响干轧效果的因素是物料特性,压轮的转速,压轮的间隙送料系统及螺杆送料压力料筒座与压轮的侧间隙及密封,压轮表面的水冷却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郑湘  郑可利  杜燕治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09-211,214
针对草珊瑚(三明)中反丁烯二酸的提取工艺的研究,采用超声波法进行优选,用液相色谱法(测量条件:Agilent 1200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比例为(2:98),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8nm,出峰时间为1.471min)测定不同条件下样品的吸收峰,以吸收峰大小为指标定性分析从而确立单因素设计正交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5因素(溶剂浓度、pH、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料液比)对草珊瑚中反丁烯二酸的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最终确立了最优提取工艺:溶剂浓度70%;pH=4;超声波功率50w;超声温度50℃;料液比1:35,提取时间为40min。通过该实验确立最优工艺提取效果好,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影响孕镶齿强度因素有胎体配方、金刚石粒度和浓度、烧结工艺以及金刚石表面状态等诸多因素。本文针对胎体配方、金刚石粒度、金刚石浓度这三个关键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了解影响孕镶齿强度的主要因素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金刚石浓度是影响孕镶齿强度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金刚石粒度和胎体配方;孕镶齿强度随金刚石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随金刚石粒度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以山梨醇、苯甲醛为原料合成成核透明剂TM-1(DBS)的工艺过程,并考查了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纤维素钠最佳工艺制备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爱耐  斯公敏 《科技通报》1998,14(3):193-198
研究了由氯乙酸和氯乙酸异丙酯为醚化剂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 C M C Na)的工艺条件,讨论了在制备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找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⒚用本工艺获得的产品,其取代度( D S)可在 0.738 以上⒚  相似文献   

6.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内脏为实验材料,采用热水法提取油脂,通过平行实验初步确立时阎、温度和加水量等主要因素对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5min、温度45℃、加水量60mL,最大出油率为35.06%,提取时间和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加水量对鱼油出油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麻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建立麻黄配方颗粒的质量研究标准。方法:H34)正交设计来优化提取工艺,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麻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加热煎煮3次,每次90min,麻黄碱的转移率高达90%;薄层色谱中可见到特征性的斑点;进样量在0.0079—0.1368ug范围内麻黄碱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达100.32%(RSD=2.18%,n=6)。结论:提取工艺合理,含量测定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能够控制麻黄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含聚采油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技术领域,影响膜工艺处理效果的关键问题_聚合物的去除程度的问题,开展了Fenton试剂氧化法去除油田采出水中聚丙烯酰胺(PAM)的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YFenton试剂氧化法中各因素的影响权重,最终确定了PAM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电热熔(EF)承插管件的长期破坏方式是通过管件中间的冷态区(即无热熔线区)的第一组线圈以慢速开裂性能(SCG)形式实现的。本文分析了注塑成型工艺、电熔焊接工艺对电热熔管件耐SCG的潜在影响,采用高温静液压和全沟槽蠕变试验来评定电热熔管件的耐SCG性能,并总结出不同工艺和不同电熔焊接条件下对SCG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工艺(cBAF),对含硫废碱液进行生物处理实验研究,通过监测研究了硫化物负荷、HRT、DO、温度和pH等因素对废水中硫化物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当硫化物容积负荷为2.5kg/(m3·d),D0为2~4mg/L,pH为6~8,温度为20~35℃时,硫化物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贾明中  贾晓丹 《中国科技纵横》2011,(19):330-330,339
考察含不同配方以及工艺参数对PVC配混料的成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的方式完成对PVC塑料成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长白山4种橐吾为试材,以蛭石、珍珠岩、菌渣、炉灰、草炭为原料设置不同配比,研究不同复合基质对其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其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生物量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基质S4即V(园土):V(蛭石):V(草炭)=1∶1∶1为4种橐吾基质栽培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3.
CO2气体保护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CO2气保焊、富氩气保焊、焊条电弧焊3种焊接方法在电解槽制造中的应用对比,证明了CO2气保焊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焊接质量好等优点;介绍了CO2气保焊焊接操作技术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对CO2气保焊焊接工艺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因素影响工件的最终加工质量,为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其中,机械零件加工精度是机械零件加工质量的核心部分。零件的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完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对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就越高。在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进机械的加工工艺,提高零件加工精度,降低废品率,增加经济效益。如何使工件的加工达到质量要求,如何减少各种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成为加工前必须考虑的事情,也就是要对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影响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就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作明确阐述。  相似文献   

15.
结合煤矿通风系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从人、设备、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研究煤矿通风系统中"参与者子系统""设备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间的因果影响关系,并构建煤矿通风系统脆性风险仿真模型;利用煤矿统计数据,对其演化过程和脆性风险的变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设计系统动力学干涉实验,探究煤矿生产量变化与系统脆性风险水平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子系统的脆性演化最快,更容易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超能生产提高比例越高、系统脆性增长的速率越快,崩溃的时间越早。最后,提出煤矿安全通风系统脆性风险因素以及因素之间脆性关联性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双碳战略下,为推动引导企业绿色发展以提升企业价值,以2013—2019年我国209家上市制造企业相关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绿色工艺创新通过影响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提升企业绩效的路径,以及组织冗余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绿色工艺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在绿色工艺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存在差异;(3)绿色工艺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直接预测作用受到未吸收冗余的正向调节,但未受到已吸收冗余的调节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已有研究中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视角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知识共享主体间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将学术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分为3种:单纯浏览、发帖(发起话题)、回帖(参与讨论),构建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并对学术社区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制丝加香工序是卷烟生产过程中的特殊重点工序,其工艺任务是按照产品设计要求,将一定量香精按生产、配方要求准确、均匀地施加到烟丝或梗丝上。由于加香的准确性和均匀性对卷烟产品的内在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_引,因此作者通过确定加香后烟丝中的标记物,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评价影响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香精回收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洁净钢的工艺思路,从本厂炼钢的各个环节电炉-精炼(VD)-连铸工艺出发,分别论述了影响钢中夹杂物的因素。结合弹簧钢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弹簧钢生产在各个环节中控制夹杂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苯橡胶产品分析项目较多,包括挥发份、门尼、混炼胶300%定伸应力等10项物性和产品外观指标,影响这些指标的因素较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合格,需要生产中工艺平稳控制,助剂配制加料准确,配方合理,并适时调整。本文就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