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片断训练是三年级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让学生写好片断,就应该以教材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把一段话写通顺、写具体,让学生感到作文有序可循、有话可写.一、指导观察,为写片断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观察力和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综合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感到"作文难",无话可写、内容空洞、不具体、不会写、东拉西扯、生搬硬套、照搬别人习作、不能独立思考.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学生写作消极心理、丰富作文内容,逐步提高培养学生勤于作文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想写、乐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教师在平时写作训练时,应该避免设置过多的"框框",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让他们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有话敢写,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4.
李亚美 《考试周刊》2013,(70):41-42
<正>要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思路敏捷,有内容可写,就必须从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入手,以说话训练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然后通过思维强化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1.在拼音教学中开心说写,提前进入写话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可以利用拼音插图,进行看图听话、看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作文都有畏难情绪,感觉没有内容可写,无从下手,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针对作文教学这一现状,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作文呢?在这方面,需要我们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多样化训练,拓展思维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训练方式的多样化。多样化、多渠道的训练途径可以打破课堂的限制,让学生步入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社会,让他们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中  相似文献   

6.
杨明华 《考试周刊》2011,(16):67-67
作文写得具体细致,中心思想就会更加明确、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大纲》对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有具体的内容"。可是目前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内容空洞,分析其中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无话可写;二是有话不知怎么写。要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有话可写、有话会写,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7.
要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思路敏捷,有内容可写,就必须从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入手,以说话训练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然后通过思维强化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思维是写作的核心。学生作文无话可写,或有话写得不好,主要问题是学生不善思维,不善思就写不好写不出,写不出写不好就只好拼凑、编造,这样的作文当然不会有个性。训练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作文具有个性化的较为有效的措施。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实物作文,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观察力和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综合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感到"作文难",无话可写、内容空洞、不具体、不会写、东拉西扯、生搬硬套、照搬别人习作、不能独立思考.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学生写作消极心理、丰富作文内容,逐步提高培养学生勤于作文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途径:一、改变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写作条件俗话说,"意在笔先、文无定法".我们首先从内容入手,培养学生观察、听说、阅读能力,让学生主动去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初学作文,常常感到无从下笔,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也往往是说得太笼统,不具体,所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怎样指导学生把一句话写具体呢?这就需要认真地进行“四素句“训练,同时多进行一些扩充句子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学生写不出优美的作文,勉强写出的文章又缺乏真情实感,这已是作文教学多年的痼疾了。症结何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作文训练太被动。要想摆脱作文训练的被动性,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教师就应当生动而深刻地启发学生感悟人生,积累情愫。学生只有“以情绪为动力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才能有生活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怕作文 ,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大现象。要让学生喜欢作文 ,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路 ,冲破旧观念 ,淡化各种“清规戒律” ,让学生自由想象。一、淡化命题 ,自由表达小学生习作是起始作文 ,只要有话写就可以。如写人的作文 ,可让学生在“写人”这个范围内自选素材、自拟题目。可写爸爸 ,也可写妈妈 ;可写老师 ,也可写同学 ;可写大人 ,也可写小孩 ;可写好人 ,也可写坏人……只要学生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就可以了。他即使写了个坏人 ,只要他能把这个坏人坏在什么地方写出来 ,就可以。同样 ,如记事的作文 ,也可以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初学作文,常常感到无从下笔,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也往往是说得太笼统,不具体,所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怎样指导学生把一句话写具体呢?这就需要认真地进行“四素句“训练,同时多进行一些扩充句子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作文难,难作文!"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绝大部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把话画出来,让学生有内容可画,有内容可写,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好写话。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逐步达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写完后有修改的具体要求。但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写作文十分苦恼:一苦没内容可写;二苦不知道怎么写;三苦不敢大胆地写。  相似文献   

16.
作文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写作能力高,实质上就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强.因此,中学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个学生没有熟练的写作技能,最多只是感到"不知怎么写";但如果他的思维有问题,那么他不仅会感到"不知怎么写",还会出现"没有什么可写"的更大困惑.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维品质的教育,训练思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要使写出来的文章有条理,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关系到作文的整体性、层次性、连贯性。同时,形象思维能力,关系到作文的创造性、具体性、生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训练的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要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必须抓住思维这一关键因素:一、观察生活开拓思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文章,首先要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学生写作时,最头痛的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一旦作文,…  相似文献   

18.
“写具体”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诸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对要写的事物常常是“看而不细”、“识而不准”,写出来的作文对事物只有笼统的记叙,而缺乏具体的描写或叙述,因此,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是作文训练的头等大事。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抓常规训练。常规训练的内容是“每日一摘抄,每日一记录,每日一说写”;所  相似文献   

19.
作文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学生在练习写作时往往提起笔就感到缺乏材料,无话可写,即使写出来也是空话连篇,不真实,层次结构不清楚,中心不明确.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Ё生的作文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规律,从读、看、说、写几个方面人手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一、体验生活,捕捉素材 即兴作文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临场发挥的口头作文。即兴作文简单易行.方便实用,能够让学生享受作文的快乐。在快乐中作文,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即兴作文对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十分重要.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性工作.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的每个示范都可能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中不乏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的人才;诚惶诚恐、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无物.也大有人在。平时有的学生作文下笔难.究其原因是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说、写训练不够.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和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