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力求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是,在我们低年级的课堂中,常会见到这样一幕:当老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有的东张西望,有的趁机做小动作,有的不读给别人听,有的不听别人读,各做各的,没有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组织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一、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不大会合作,甚至没有合作的意识。班上独生子女较多,娇生惯养,我行我素,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不愿与人合…  相似文献   

2.
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场面:有的学生不善于深入思考,交流的内容肤浅甚至不涉及主题;讨论时,部分学生各说各的;有的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下面谈谈本人在实践与探索中的感想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李云芳 《考试周刊》2012,(61):106-106
我校课改沿用了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基础和技能,合作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仔细观察会发现,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不会倾听,不善于倾听。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没有耐性听别人说:部分学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课堂往往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导致部分善于表现的学生在课堂上抢着发言,部分习惯沉默的学生则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特别在小组学生英语对话表演这一环节更是严重:展示的学生很认真地把自己小组的对话呈现出来,周围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倾听,有的在讨论自己组的展示,有的自己在看书,有的什么也不想,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只静静地坐着等自己组的展示,好像表演是给老师一个人看的。当老师在对展示小组所犯错误进行当场指正时,其他组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倾听,还会继续犯相同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杨昌强 《学子》2015,(6):19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由于刚入学不久,没有合作的意识,而且在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一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觉得低年级孩子围坐在一起,连课堂组织都有问题,更别说合作了。从问题中我们能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十分淡薄。可是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恰恰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我  相似文献   

5.
稿源采珠     
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活动比较多,但往往也最让音乐老师头痛。尤其是对那些学生数较多的班级而言,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但是,现在的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最鲜明的表现为“充耳不闻他人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变流意识明显增强,但学生在开始听别人的交流发言时,往往不等别人说完,就抢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听"是少儿学习语言、掌握信息、发展智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听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同时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激发其倾听兴趣,积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倾听习惯。  相似文献   

7.
侯红莉 《成才之路》2014,(21):73-73
在高效课堂下,极力倡导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从而揭开对问题的疑惑,达到共同解惑的目的。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已经普遍存在,但是在热闹的讨论之后,到底有多少学生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虚心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是凑热闹、游离在外的呢?这里就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在我的数学课堂中,就合作学习我发现了以下几个误区:(1)小组成员的随意性组合。高效课堂下,分组合作学习被极为广泛的采用,但是在将学生分成小组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为了讨论的方便和课堂的整齐性,一般情况下教师们都采用前后排同学组合或者是邻桌组合的方式。这样的组合是否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合作效果,我们不得而知。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对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交流的深入开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一个好的小组要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同学,还要有思维敏捷活跃的同学、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好的同学。而且,各个小组间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组里都是好学生,而有的组里全是班里的差等生,因此,像这样的一种分组方式,很难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那么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首先,应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其次,逐步提出要求,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孩子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试着做学生的伙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正一、科学分配时间,营造合作学习氛围美术课以注重学生体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有些教师在组织小学合作学习课堂中,一味地迎合学生乐趣,忽视了课堂的实效性,学生活动做了一半就下课了,虎头蛇尾,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小学合作学习模式要合理分配时间,既要给学生充分体验思考的空间,又要注重课堂效率,做到课堂时间合理分配,合作环节收放自如。六年级上册"会动的剪影"教学,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内部成员研究讨论每个人的具体分工。有的负责剪头,有的负责剪手臂,有的负责进行缝合;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李萍 《江西教育》2009,(5):17-17
在合作学习时,个别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只顾自己讲。不听别人讲。而中等生和学困生缺乏思考空间,不得不接受发言者的想法,这样就出现了个别人争场面,大部分人当陪客的现象,合作缺乏协调性。而有的合作学习,大家七嘴八舌乱讲一通,最后小组没有形成一定的结论或意见。不善于交流,不懂得倾听别人的发言,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不明显。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是有效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以大力推广.教师力求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是我们发现:当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学生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坐在一起七嘴八舌,有的甚至趁机做小动作,学生没有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合作学习时,个别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只顾自己讲,不听别人讲.而中等生和学困生缺乏思考空间,不得不接受发言者的想法,这样就出现了个别人争场面,大部分人当陪客的现象,合作缺乏协调性.而有的合作学习,大家七嘴八舌乱讲一通,最后小组没有形成一定的结论或意见.不善于交流,不懂得倾听别人的发言,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不明显.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是有效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很快地被引入了更多的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小学低年级课改实验时,较多地使用了这种方法。我刚开始使用小组合作交流这种方法时,课堂气氛活跃非凡,可以说把学生的思维、身心都给解放了,讨论的问题广、宽、泛,答案出其不意,多种多样。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只是讨论热烈,回答的问题却不怎么中肯,有的却不知该说什么,有的甚至离题千里。于是,  相似文献   

14.
一、工作中的困惑 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常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同学正在发言,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叫着:"老师!老师!我、我、我……"不顾别人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插嘴.这就是孩子没有良好倾听习惯的表现,吵吵嚷嚷的课堂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情绪及学生听课、发言的兴致.目前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习惯还没养成,表现为:插话、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意见或建议,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话,等等.  相似文献   

15.
朱娴蓉 《考试周刊》2014,(18):79-79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不论是低年级课堂、中年级课堂,还是高年级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方法、要求几乎都一样,这不合乎教育规律。本文分析了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听课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确是“动”了起来了。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效率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了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积极发挥群体的互动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并能够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升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要规避"你说我说"的误区,教师要重新审视合作元素,注意优化,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在我区试行后的几个月中,本人随本校听课评课小组先后多次到区属多所小学校,听了低年级的语文课。通过听课发现,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仍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有的教师利用提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变成了问答式,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留于口头,很难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去。在课堂提问设计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多而且滥,而学生自主提问几乎是零。显然,这些教师没能成功地实施和运用探究教学法来实施教学,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薄弱,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运用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吗?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合作学习是很常见的学习方式,目的是打破课堂上学生之间的隔阂,给予学生合作、探索、交流的机会。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小组间不愿交流,小组内貌合神离,学生不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于是,在某些课上,我特意安排2~3人为一小组,共同使用一台电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组内的合作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离期盼的目标依然相去甚远,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就更别提了。看来,教学生学会分享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田军旗 《辅导员》2013,(22):61-61
<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位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课堂要高效,让学生"动"起来,讨论、展示等关键环节,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载体。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常会陷入误区:误区一:有形无实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马上分头聚集,教室只听"嗡嗡"说话声,大家都动嘴,但听不清说啥。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这种讨论,有的成了学生闲聊的时机,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