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文华 《科学教育》2004,10(2):48-49
新课程要求有新的教学观念和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赵晖 《现代语文》2010,(4):54-56
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老师和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前提下,共同尊重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相似文献   

3.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师生之间通过交往、沟通、合作、互动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以及情感、体验和观点,丰富教学内容,以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由此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观与学生观”中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这一理念。它着重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本文就如何构建初中英语口语、语法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优化英语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赢过程。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情感、体验与观念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6.
陈红 《江苏教育》2012,(1):35-36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师生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这就是共生效应。实践证明,巧用共生思想可以促进语文课堂学与教关系的和谐建构。一、共生教学的内涵共生,即共同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而且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鉴于新课程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极富有创见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笔者在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理论知识后,就把这些崭新的教学观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笔者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性质与任务,重新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与角色,并以此重新调整课堂教学的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蒋小伟 《考试周刊》2011,(68):40-40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