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出台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原有的格局将被打破,即将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运作环境。本文拟从股权分置问题的历史根源、现状及今后改革方向作一个框架性阐述,以为鉴。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解决,将使大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同股同权,两类股东之间的利益格局将趋于一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将更加关注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从而积极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体现,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将以更大的热情参与我国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伟徳  叶勇  陈璇 《预测》2009,28(4):43-49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现金对价、股本调整对价和权证对价三种对价支付方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进一步就三种具体的对价支付方式而言,采用了股本调整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显著提高,采用其他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及其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帆 《科协论坛》2007,(3):277-277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给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奠定了制度基础。股权激励制度、市场化兼并收购与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施从外部制约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财务决策行为。同时,股权融资偏好将向债权融资转变,股利决策趋于正常化,经营投资决策也将更有利于股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盛国杰 《金秋科苑》2009,(11):138-138
最早90年代初我国就研究国家股流通的问题。2000年换了一个概念,叫国有股减持。2005年5月,这次股改,叫股权分置,不仅是国家股,还有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实际上是三把火。把政策上不能流通的外资法人股和民营法人股全纳入进来,都进行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稳定证券市场,并在保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相似文献   

6.
盛国杰 《今日科苑》2009,(11):138-138
最早90年代初我国就研究国家股流通的问题。2000年换了一个概念,叫国有股减持。2005年5月,这次股改,叫股权分置,不仅是国家股,还有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实际上是三把火。把政策上不能流通的外资法人股和民营法人股全纳入进来,都进行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稳定证券市场,并在保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进行,我国股票市场将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公司治理的改善将会是推动下一步市场上扬的重要动力。就我国情况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占有绝对的市场主体地位,因而其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情况,将会对未来的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股权分置问题——部分股份不能流通,另一部分股份可以流通。股权分置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让非流通股变成可以流通的股份,必然会影响到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如何通过完善投票表决制度来切实的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如何解决投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顺利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已经成为了学界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理清股权分置改革涉及的会计处理,必须正确认识股权分置改革的性质,并考虑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和投资会计准则的演变,并且将试着从对价的四种会计处理方法、股改会计处理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以及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案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