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契丹族,是中国北方一支古老的民族,契丹人逐水草而居,以狩猎游牧为生。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强大的辽王朝,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其绘画作品,继承唐及五代传统,却又独具特色。花卉鸟兽是辽画中常见的题材,带有浓郁的装饰意趣,画风朴素,以写实为主。1974年5月,在辽宁法库县叶茂台发掘了一  相似文献   

2.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其博大开放的政治胸襟重用汉人,建立健全统治机构,完善国家机器;博采众民族文化之长,兼收并蓄,创造出多源合流的辽文化,推动了北方草原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契丹社会形态的飞跃,为辽政权一度雄踞北方二百余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论辽代的双轨行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北、南分制,契丹人与汉人“因俗而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是辽代统治的一大特色。本文试就辽代北、南分制的双轨行政制度略加阐述。 一、双轨制度是历史的产物 1.汉文化对契丹的冲击和影响 正当中原处于五代十国分裂割据之际,契丹族在北方草原上日渐兴盛。公元916年(神州元年),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从此称雄北国,威震四方,形成“东至于海,西至金沙,暨于流沙,北至(?)河,南至白沟”的大辽帝国,同后来的中原北宋王朝相抗衡,历时二百余年。  相似文献   

4.
耶律阿保机所建的辽朝,是一个土广民众的国家。领有部族五十二,属国六十。其中大体可分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汉人和渤海人,以渔猎经济为主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为了适应这些不同民族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耶律德光时,设置了南面官和北面官两套统治机构。这两套政治机构,反映了辽国内部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并存。随着契丹人和汉人融合的加深,封建制逐渐代替了奴隶制,成为辽国社会的支配形态。  相似文献   

5.
辽、金时期契丹人的婚姻主要是耶律和萧氏两姓间的通婚,进人蒙元时代,契丹两姓传统婚姻模式开始受到大的冲击,契丹人的婚姻呈现多样化特点,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均成为契丹人联姻的对象,而与汉人间的婚姻,又是契丹人婚姻发展的主流.多元通婚的日益普遍使得契丹人渐失本民族的特征,成为日后契丹族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自唐代以来,契丹族便与中原王朝建立起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长期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熏陶;唐亡后,辽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疆域扩展至中原北境,契丹人和汉人以及其他各族人民在固有的文化基础上,互相吸收,借鉴,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妇女特别是贵族阶层妇女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出现了不少引人瞩目的契丹妇女作家.契丹人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参加军旅田猎.甚至有率兵征战者,这是中原妇女所不及的.其中能诗善赋、富于才情的后妃为数不少,象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天祚文妃萧瑟瑟、耶律常哥、秦晋国妃萧氏等,均为辽邦闺阁之才,而道宗宣懿皇后更是其中的姣姣者.宣懿皇后萧观音(1040—1075),乃圣宗钦哀皇后萧耨斤弟枢密使萧惠之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是一个能诗、善谈、通音  相似文献   

7.
号称草原帝国的辽王朝,尽管其主体民族是契丹,但其人口的社会构成却是以汉族为多数。数量众多的辽属汉人在辽朝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考其来源,主要有本土固有、乱世流入和割地划归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辽辽是以契丹贵族为主体在我国北方建立的一个王朝。契丹族是我们古老民族之一,是秦汉时期的东胡、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河和滦河的上游,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唐代后期,契丹族逐渐强大。公元九一六年,契丹族的领袖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各部,正式建立了契丹国,以势力直达大漠南北。当时中原地区是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契丹的势  相似文献   

9.
耶律羽之墓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辽代汉墓志中年代最早、墓主人地位是高、保存最完整的墓志。其志-《大契丹国东京太傅相公墓志铭并序》也是辽早期墓志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篇杰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志中关于契丹耶律氏族源,辽代职官制度,契丹与中原王朝关系的记载,对墓主人生平评价及其字应用等方面,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还具有学艺术价值,字学价值和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0.
契丹族在公元960年建立辽朝以前,大致还处于原始的部落联盟时代。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后,随着其势力逐渐扩展到长城南北汉民居住区,契丹人开始接触并逐渐接受了汉族文明。此后又随其汉化加深,汉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学在辽境内传播日广,辽朝的学校教育、科举考试等制度也随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发展完善,构成辽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特色。由此,辽朝的教育发展,根据辽代儒学在不同阶段的传播特点,大致可划分为初始(辽初-983年)、发展(983-1055年)和兴盛(1055-辽亡)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契丹是古代北方地区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建立了辽政权,在本民族与中原王朝及周邻民族的往来中,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并在辽代墓葬壁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契丹的历朝皇帝都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使畜牧业、农业、渔猎、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这些经济类型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契丹人食物的全部来源,饮食文化在此基础上展开与发生。在辽代墓葬壁画中,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获取食物来源的经济类型场面和备食、烹饪、宴饮、进酒、进茶、茶道等饮食过程,形象生动,画面宏大,反映了契丹民族对饮食文化的热衷和挚爱。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并通过婚丧礼仪和衣食住等方面的特色而表现出来。这些情况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是我们考察、研究一个民族历史的重要方面。契丹族是由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发展而来的,主要活动在大兴安岭南麓,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城,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自契丹之名始见于《魏书》,到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领导建立辽王朝,大约经历了五百年之久,在这一段漫长的岁月里,有关契丹族丧葬方面的记载,一直是很少的。在《魏书·契丹传》中,仅有一条“嫁娶之际,以青毯为上服”婚事方面的记载。后在《北史·契丹传》中始有“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焚化时还聚众酹酒唱起:“冬  相似文献   

13.
契丹族在建立辽朝以前,处于原始的部落联盟时代。随着阿保机建国后势力的逐渐扩展,契丹族开始接触并接受中原汉族文化,深受汉族文化影响。以往文章多侧重于战争和辽代内部机构的研究,本文欲从辽代官学、私学和科举三个方面阐述辽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曾与北宋王朝对峙,分庭抗礼的大辽王朝,它的统治民族——契丹族,原是我国历史上蒙古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北魏时期,在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这时候,它大致处于氏族公社制解体的阶段,并与中原文化接触。由于这一时期中原长期的战祸和分裂,以及契丹毗邻强部衰微这些特殊的历史条件,他进入了中原地区,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上,产生了统一祖国北方地区、雄踞一方的民族英雄人物辽太祖阿保机。  相似文献   

15.
唐末五代初期,中原封建割据,千里赤地,遍野哀鸿!与此同时,耶律阿保机领导契丹族崛起于北方。他于九○七年即可汗位,力平诸弟叛乱。九一六年统一契丹各部,建立独立封建政权。异军突起,生机勃然!阿保机在建国前后,一方面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加速契丹封建化进程,提高本民族的文明水平;另方面团结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开拓祖国北方边疆,为民族融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 契丹国家的建立,使之摆脱了氏族制度的藩篱。但它仍带有浓重的军事行政联盟的特色,它是松散的,原有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没有多大的改变,很容易走向衰落和瓦解。如果说统一国家的建立为经济、文化的高涨与繁荣提供  相似文献   

16.
耶律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契丹族著名的画家。天显二年(927年)阿保机死,母后称制,耶律培降于后唐,唐明宗赐以李姓,名赞华,耶律培善于画契丹族的人物、骏马,人物以贵族为主。 箭是射猎的主要工具,马是骑士最得力的助手,马与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北方草原民族画家都特别擅长于画马。《射骑图》中马的装饰华丽,身躯低矮,长胴短腿、头顶两耳间的鬃毛束成一个细长的小刷子,周身曲线遒劲有力,  相似文献   

17.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随着大唐中央集权的松动甚至瓦解,伴之而起的是草原民族力量的蓄累和壮大,契丹族犹如北方草原上的一只雄鹰,族运可谓是盘旋而起、蒸蒸日上,自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大契丹国始,至金天会三年天祚帝被俘,到耶律大石复建西辽,这支强大的草原民族雄踞草原二百余年,打破了"胡虏无百年之运"的历史定律,深刻的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与基因。一座座辽塔,一幅幅壁画,一个个墓葬,透过那些斑驳的画卷和遗留下来的断壁残垣,我们仿佛能听到契丹人雄浑刚劲的演奏,看到他们健硕豪迈的身姿,辽代的乐舞文化集中反映着当时契丹人生产生活的场景、逐渐汉化的沿革过程以及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性格,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辽代乐舞那扣人心弦、令人心蹦的豪韵唐风。  相似文献   

18.
冯兆国 《考试周刊》2011,(50):46-47
契丹很早就有了农耕的历史,《辽史》记载:"初,皇祖匀德实为大迭烈府夷离,喜稼穑,善畜牧,相地利以教民耕。仲父述澜为于越,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1]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帝国之后,亦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太祖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  相似文献   

19.
契丹族是中国的古代民族之一,源于东胡.北魏以来,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唐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唐末,迭刺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建立辽朝,与五代、北宋并立.当时契丹地区迁入大批汉人,在汉族先进经济文化影响下,农业、手工业得到普遍提高,文化艺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和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关于契丹汗位的承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史多称辽太祖建国前,契丹可汗是由“八部大人”“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主张这个说法的,有《旧五代史》、《辽史》、苏逢吉《汉高祖实录》、叶隆礼《契丹国志》等。例如: 《旧五代史》卷137:“先是,契丹之先,大贺氏……分为八部,每部皆号大人,内推一人为主,建旗鼓以尊之。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及安巴坚 (阿保机)为主,……不受诸族之代,遂自称国主。”《辽史》卷63:“八部大人法常三岁代,迭刺部耶律阿保机建鼓旗,自为一部,不肯受代,自号为王……。”这些记载,颇为现代学者所采信。如马家升《辽史证误三种》以为:新旧五代史关于八部相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