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伦斯惯用自然意象作象征来传情达意,作为自然的代表,它们象征着希望、自由和生命力,与扼杀人性、桎梏自由的工业文明相对峙。本文结合劳伦斯的三部重要作品《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分析劳伦斯的象征艺术。劳伦斯借自然意象象征人的心灵、人的情感和欲望,抨击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本能的扼杀和摧残,并以此来揭示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以及寻求男女之间和谐共处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自然与文明对立的主题尖锐化,这在许多这一时期的英国小说中都有所体现,包括艾米莉·勃朗特和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作品。本文探讨的是《呼啸山庄》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体现的自然与文明的和谐观,并通过比较和谐之打破、重建之异同,以及和谐观形成背景,来浅析艾米莉和劳伦斯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3.
高建群与劳伦斯两性关系视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群和劳伦斯都具有童年生成的对女性的密切情感。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 ,他们的许多作品都以两性关系为艺术表现的视角 ,而对女性、两性关系及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又表现出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劳伦斯立足英国工业社会的文化背景 ,表现工业文明对人及其两性关系的异化 ,探索西方文明社会的出路 ;高建群则主要是在半封建的或前工业时代的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背景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 ,透视两性关系 ,借对女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掘探索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之谜。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不平等的婚姻关系逐渐消除,两性地位日趋平等和谐。文章结合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从历史变化的角度来审视现实婚姻关系中两性地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自从人类有了共同劳动,就一直发生着管理行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时期,管理理论产生并发展起来。管理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它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巴贝奇的《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代表。古典管理理论表明理性管理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它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个阶段是行为科学理论,它以梅奥和罗特利斯伯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职工的生产率中人的因素》为基础。它繁荣于19世…  相似文献   

6.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身处世纪之交那个新旧力量对比的特殊时期,他对旧时代基督教教义束缚现代人自然人性的行为深感不满,同时深切关注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对人类非理性追求的干预和控制,因此在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中很容易找到作家本人反传统伦理道德和反对宗教文化信仰的痕迹.在小说《虹》和《羽蛇》中他的基督教文化立场和归属尤为明显,本文基于此对劳伦斯的宗教观进行梳理和界定.  相似文献   

7.
戴·赫·劳伦斯作为20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他诸多的作品中,被称为劳伦斯的天鹅绝唱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就是这部毁誉参半的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令今人瞩目的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女性主义来分析这部小说中体现的劳伦斯的生态观,对劳伦斯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用来展示角色内心世界真实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对象征主义的运用。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月亮"被赋予多种内涵,劳伦斯不仅用月亮来象征母爱和性魅力,更以月亮象征着女性对男性的胜利和占有欲。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其长篇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因过多性爱描写也成为一部颇有争议的小说,但这部小说中劳伦斯实质上表达的是自己对美好婚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0.
《在同一地平线上》是我国当代女作家张辛欣的佳作,《骑马出走的女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短篇小说的精品.两位作家所处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精神追求、价值观念不同.性别不同,观察角度和体验方式不同:张辛欣的描写是女性的自我审视;具有亲身体验的真实性、具体性;劳伦斯的描写是对女性生活的外部评价,具有旁观者的理性和客观性.艺术风格不同:张辛欣展示静态翔实的生活具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恋爱中的女人》被评论界认为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借鉴R·W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文本分析了《恋爱中的女人》主要男性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男性气质,进而探讨形成这些男性气质独特的原因和背景,以及这些男性气质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相似文献   

12.
孟倩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3):164+172-164
舍伍德·安德森在《小城畸人》中为我们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包括希望从众的内心、工业文明的排斥心理、无法摆脱的欲望纠缠、困惑徘徊的宗教信仰、与世隔绝的孤独特征等等,然而从这几个方面对于畸人的心理状态的剖析,更是为了烘托出畸人共同的心理特征即寻找。从而警示生活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人类。  相似文献   

13.
男女两性性别是人类社会既有的两种性别 ,二者最基本的区别首先是生理上的 ,此外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 ,又在生理性别的基础上 ,形成了一些分属于两性的不同文化心理。不同性别的男女作家由于长期的不同性别文化心理的历史积淀 ,会在文学作品的选材范围、传达题旨和叙事模式等方面显出不同。张洁《爱 ,是不能忘记的》和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4.
张洁在《无字》之后推出的《知在》和《灵魂是用来流浪的》两部新作中,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思考。与她之前的创作截然不同的是,她开始在作品中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并且提出了关于两性和谐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主要人物可看作是分别代表不同情感的符号,而这些符号本身的特点及不同情感的符号的符号化过程,则揭示了小说的表层结构及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好莱坞《后天》、《代理人》等电影艺术地阐释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告诉人们科学技术促进工业文明的极大发展,导致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并不能净化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未必可以为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引。人类诗意栖居梦想的实现,还须要人文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读现代戏剧《暗恋桃花源》,分析了其中的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暗恋桃花源》通过集体即兴创作的创作模式、双声语等语言现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设计以及叙事时间与空间的错综造就了一段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表现了巴赫金对话理论所描述的一些特征,反映了当代台湾社会转型期乃至整个后工业文明时代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语境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木马优胜者》是劳伦斯创作后期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小男孩保罗为了满足母亲的贪欲,不断在赛马场上赌钱,最终因此丧生的悲剧故事,深刻体现了作者对近现代工商业制度的机械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痛恨。本文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性格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悲剧结局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虹》中布郎文家族三代人情感的分析,探讨了劳伦斯关于两性关系保持和谐的因素的思想.认为,夫妻和而不同,双方均应保持各自心灵的独立和平衡,保持基于默契的陌生感,在此基础上通过沟通,接纳对方的陌生因素--活力来实现新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D .H .劳伦斯的小说中充满了象征。在《儿子与情人》中 ,贯穿整部小说的意象是“花”。“花”暗示了小说中重要的 3个女主人公 ,暗示小说中事态的发展。对花的解读 ,即是对主人公的解读 ,对小说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