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文艺批评要把握引领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进步文艺。在把握进步文艺的基础上,当前中国文艺批评不但要找出当前中国文艺与这种进步文艺的差距,而且要挖掘这种当前中国文学所蕴含的进步文艺成分,促进当前中国文艺见贤思齐。当前中国文艺批评只有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才能正确把握进步文艺,才能提供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科学标准,才能促进当前中国文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思维重视类比?和谐整体?辩证、妙悟等方式方法,对文艺经验批评方法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性的不断深入,中国文艺批评逐渐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脉。把中国传统文艺批评方法注入到现代文艺批评中,通过扬弃,实现古代文艺经验批评的现代转换,才能形成和发展具有民族特点的当代文艺经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文艺多样化发展趋势明显,这就要求文艺批评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不但要站在整个历史运动的前列敏锐发现和科学把握进步文艺并积极肯定之,而且还要有坚决抵制和批判文艺领域腐朽落后思想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日益恶化的当代文艺批评生态环境,就必须纠正文艺批评家在文艺理论发展上的片面认识和提高文艺批评家的素养.文艺批评家绝不能只是跟在文艺创作后面跑,还要承担他们在社会分工中的社会责任,反映不同时代的民族和阶级或集团对文艺的根本要求.文艺批评家只有较好地处理文艺批评的理论分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艺批评分歧.文艺批评家既要重视文艺理论创新,也要重视对一些文艺理论创新的集大成,并在这个基础上建构文艺理论体系.文艺批评如果在把握文艺批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评价文艺批评家的理论贡献,并始终不渝地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日益恶化的当代文艺批评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理论支持.坚持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中体现文艺的人民性,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树立正确的文艺批评观与鉴赏理论,是当代文艺活动的路标和指南针,在文学精神十分匮乏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史、文艺理论是构成文艺生态的四种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把这四种多向互动的文艺领域,叫做文艺生态"链"和"场"。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文艺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我们即将迎来21世纪.世纪之交我们展望文艺批评的未来走向,有必要对新时期文艺批评的滞后现象作以评估和再认识,以便寻找建构当代形态文艺批评理论的路径.1、新时期以来,与文艺创作活动的勃兴相对的是文艺批评的滞后,批评脱离了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疏远了正在变革着的现实.作家不理睬批评,批评失去了对创作的促进作用;理论家不关注批评,批评失去了为理论提供思维材料和丰富理论体系的作用;欣赏者不关心批评,批评失去了对文艺鉴赏的导引作用.文艺批评的失语、失落和悬空,造成了新时期文艺批评特有的滞后现象.其表现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艺批评标准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期待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批评;批评则仰赖于切合文艺本体特性的批评标准。顾名思义。文艺批评,应是文艺的批评;文艺批评标准,也应是文艺的批评标准。可是,一直艰难运作的我国当代文艺批评,却长期失去自身的内力,而是听命于政治的牵引。于是,文艺批评成了政治批评,政治标准也就成了第一的甚至唯一的批评标准。这情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无疑已有较大的改观。那种把政  相似文献   

9.
进入现代化语境的内蒙古文艺批评获得了开放的视野和多元的思想维度,不断从世界性文化资源中汲取研究文艺民族性的理论要素,使文艺批评形态焕发出全新面貌,推动着内蒙古文学艺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产生崭新的美学魅力。新时期内蒙古文艺批评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对文艺民族性坚持不懈的追求。全球化经济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包括审美和艺术生态的变化,引起了批评者的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以网络文艺为代表的新媒介艺术发展迅猛,但相应的文艺批评却经常处于滞后、缺席或错位的状态。在事件理论的视阈下展开网络文艺批评研究,更多地关注文艺活动的断裂性、生成性、悖论性和互动性,让研究重心从意义研究转向过程研究,这有助于准确把握网络文艺的特质和趋势,为网络文艺批评摆脱话语困境提供可行的策略,有利于新媒介艺术批评的创造性生成。  相似文献   

11.
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开展正确的文艺批评.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革命的战斗的批评和反批评,是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发展科学、艺术,做好各项工作的好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14页)通过文艺批评,一方面帮助文艺工作者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创作的发展、繁荣,一方面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以使文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所以,重视文艺批评是非常必要的.为开展科学的文艺批评,近二年来,对文艺批评标准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文艺  相似文献   

12.
从人物品藻到中国文艺品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品藻是汉魏六朝的重要文化现象.它对中国文艺的影响深远复杂.人物品藻主要有两种方法:品第和品题.这两种方法都被文艺批评所借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品第和品题的文艺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有文艺就有批评,文艺是花朵,批评就是园丁,纵观古今中外文艺发展史,文艺批评总是伴随着创作的产生而出现,并对创作以影响。进步的、科学的文艺批评能促进进步文学的繁荣兴旺;反之,则会造成文艺的没落、枯萎、衰亡。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注意到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艺,在其发展进程中的这种现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及其文艺批评的实践奠定了无产阶级文艺批评的基石。马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创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作为作家,他以自己灿烂夺目的文学作品为新的革命文学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石;作为文艺理论家,他关于文艺的产生和发展、文艺与社会生活,文艺的特征,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文艺遗产的批判继承和革新创造等一系列的论述,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理论的宝库;作为文学批评家,他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和文艺批评的实践,至今仍然为我们从事文艺批评指导着道路。  相似文献   

15.
杨燕 《现代语文》2008,(3):107-107
本文考察了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状况,认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重体验、重性情,具有生命哲学的诗性特征."重体验"可以从中国文艺三个特有的范畴"妙悟"、"蕴藉"和"意境"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迅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给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拓展。网络技术在不断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也改变中国的文化结构。互联网成为现代中国社会文化重要的集聚平台。网络文艺批评已经在当代文学批评中广泛运用,并成为当代文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文艺形势,网络批评的研究意在广泛深入地发掘新的文艺元素,理清新的文艺关系,发现和协调新的文化关系,以便对当代文艺发展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文艺批评家。他十分重视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强调要开展正当的批评活动,认为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环节,并在阐述文艺自身规律的同时,论述了文艺批评的重要性、批评的标准,以及正确开展文艺批评的问题。这在当时对于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批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时至今日,这些思想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艺批评是文艺事业的重要一翼,它对于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周思来在他的多次讲话中,在自己的文艺实践中反复论述了文艺…  相似文献   

18.
否定文艺的特点和规律,用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社会学的一般原理,简单地、机械地来观察、研究和解释复杂的文艺现象,就是庸俗社会学。这种貌似马克思主义的伪科学,在我国当代的文艺批评和文艺运动中,是极左文艺路线的得力武器。直至今  相似文献   

19.
一、文艺批评学的学术定位   文艺批评学是文艺学中重要的、独立的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支撑文艺学的是文艺理论、文艺发展史和文艺批评学.高等学校中文系文学专业、艺术系科文艺学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就讲授文艺理论和文艺发展史,而作为文艺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批评学,在我们的文学专业、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开得比较晚的一门课程.因而,文艺批评学课程的建设,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研究者面临的文化环境和指导思想都是不可更易的。第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以及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艺批评传统。对此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在接受它们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进行时代的创造性变革。第二,建设当代中国文艺批评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从文化类型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一种外来文化,它的批评原则、思维方式、具体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受制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批评对象,具有区别于中华本土文化的特点。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原理对建设当代中国的文艺批评学具有指导的有效性,要使我国的批评学建设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和中国固有文艺批评的结合点,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