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常常苦于没有素材,一提起笔来就无话可说,这已成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可写的自然美、社会生活之美,数不胜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把学生的作文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力,开展"寻美""创美""写美"活动,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这不仅是坚持作文"从内容入手"的要求,而且是转变教学思想,实现作文育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学会表现生活美,要表现生活美,首先就要让学说学会感受生活美,发现生活美,热爱生活美。为此小学作文指导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在作文指导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作文指导更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在作文中更好地表现生活,写出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3.
正细节刻画是记叙文的血肉,是牵住学生作文的"牛鼻子",也是作文成功的点金术。在初中作文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细节刻画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细节刻画技巧,从而让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出彩。一、细致观察生活,感知瞬间,用心捕捉细节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  相似文献   

4.
一、倡导快乐作文,沟通作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拓宽作文视野,提高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贴近生活是一回事,指导他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又是一回事。要真正解决作文内容贫乏问题,要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会并提高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能力。其间先要想方设法去改变学生在体验生活时感知钝化的状态。要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接受客观世界的感激,在感悟中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为此,要指导学生运用自省自知和同感推知的方法,学会体验,进入“神与物游…  相似文献   

5.
石荣良 《小学生》2013,(9):109-109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  相似文献   

6.
宣嫣红 《中国教师》2014,(16):32-33
<正>写景作文是记叙文的一种,以写景为主,此类作文通过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及抒发感情,是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作文类型之一。然而,笔者发现,小学生的写景作文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写景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一、借一双"慧眼"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想要发现美,就需要学会观察。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并不太了解"观察"和"看"的区别,虽然每天都在看,但基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作文的过程就是对生活审美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生活,学会用敏感的眼去发现美,用敏慧的心去领悟美,用敏健的笔去表现美,那么学生作文就不会脱离生活,学生也就形成了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提起作文,学生头痛,教师心烦。不知道写什么、不明白怎么写、不懂得如何写好等问题困扰着学生。如何破解作文教学中的这些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善于观察——给学生一双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罗梭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学生经常抱怨找不到写作的素材,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双发现生活的慧眼。生活是平凡的,也是丰富的。在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与美育之间,看似并无"亲缘"关系,其实不然.作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总与生活美、情操美、艺术美、文学美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的习作,也无不烙有其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审美观的痕迹.应当说,审美、表现美与作文教学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正张志公说:"作文教学要根据中学作文教学的任务,针对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写作实际,把作文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搞清楚"。一句话,作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这两种写作能力"——"日后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动笔能力"和"进一步学习专门知识的时候所需要的一般写作能力"当做目标和任务。多年的实践和思考发现,"规范"与"示范"是有效作文教学的良方之一。一、宏观上的"规范"1.宏观上的规范,就是用"课标"来具体"规范"作文教学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强调: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学会观察、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鲜活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孩子的作文表达不足也一定不是因为缺少美,而是不懂得感受美、表达美。对于生活中的美,我们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去寻找,又如何让这种美进入孩子们的作文里呢?如何让孩子们去发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怕写作文,谈“文”色变。造成此种心理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作文是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下进行的.巨大的心理障碍堵塞了作文的思路。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热情.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所感动.感知到生活中的美.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认为,理解并掌握作文题材的"以小见大",对于写好一篇文章尤为重要。什么是"以小见大",怎样做到"以小见大",这正是作文训练中必须重视和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一、什么叫"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就是要小题大做。具体地说,"小"是就题材而言,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不是重大事件;"大"是就文章的主题而言,反应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二者都是来源于生活,而表现生活的。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我发现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往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品,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使用文学作品来接洽作品与生活的桥梁,把握好语文阅读教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是蕴含着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阅读与写作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生活、立足生活"是作文教学的奠基石。作文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来,教师要着重引导孩子到社会大环境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要切实地指导孩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使孩子们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用自己的笔抒写他们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作文的源泉是生活,作文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写作,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理解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使习作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7.
不少同学经常为写作文而苦恼,觉得自己写的作文显得平淡,缺乏新意,缺少让人读起来眼睛为之一亮的东西。怎样写出作文的闪光点呢?我们认为,应该写出自己的发现和体验。同样一个内容,你写出了独特的发现和真切的体验,文章肯定不一样。愿意试一试吗?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发现。平时,老师要求我们在写作文之前,要注意观察。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就是要有新的发现!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现象背后的真实情况,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大自然的秘密……这样的发现给我们带来惊喜,使我们的作文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为了鼓励同学们学会用发现的眼光观察生活,本刊特…  相似文献   

18.
梁丽萍 《学语文》2021,(1):80-81
作文应该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生活的美好点滴都应该成为学生作文中最美好、最珍贵的资源,而教师需要巧妙、合理地渗透这一点,让学生在作文学习、训练、表达、提升的过程中,尽享生活美学之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用生活之美点燃生长的幸福,用作文之美描绘生活之美。  相似文献   

19.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会赏识评价,学会"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学生之间进行作文互评的时候不仅要指出同学的错误之处,同时也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会去发现同学作文中的优点并且去学习、吸收,转化成自身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作文互改中学会赏识评价,是学生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写一件"新鲜事",是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题目.不少小朋友为此而烦恼:生活中哪有这么多"新鲜事"? "新鲜事"与"一般事"相比较,确实不那么多.许多事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新鲜"而言.但是,我们只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开动脑筋勤思考,还是不难发现生活中的不少"新鲜事".有个哲学家不是这样说的吗:生活中不是没有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