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的要素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件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说",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要素说",多层次、多方面的"多要素说",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角度要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的要素同生产力本身一样是以辩证法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3.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意味着对生产力各要素有更高更新的质量要求。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高远的视野:在劳动者方面,积极看待劳动主体的能动性、创造力,更加注重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增强劳动者能力建设的智能内容;在劳动资料方面,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及其算法已成为最具智能型的生产工具,前景未可限量,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在劳动对象方面,必须克服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断裂”,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要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好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推进要素市场化,进一步内外联动推动高水平开放。  相似文献   

4.
一、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第一”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它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由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要素构成。在这三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这是因为,(1)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生产力构成中“物”的要素,大多是人们过去劳动的产物,是死的劳动。这些死的劳动只有同作为活劳动的劳动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任何先进的设备,如果没有劳动者掌握和发动,也不过是一堆不起作用的废物;(2)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生产中的作用,不仅离不开劳动者,而且还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文化知识、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等,取决于他们发挥自身潜在本领的积极性;(3)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无论在生产力中占有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科教结合的思考乔海林一、生产力要得到进一步解放,必须加强农科教结合。科技和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没有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两个要素就无从谈起。而劳动者所必需的科技知识和...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是一种物的属性,一种关系量,用科学的语言它是一种能量。人、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教育、伦理道理等都不是生产力。讨论某种物或某种精神是不是生产力,以及讨论生产力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系统等,从严谨、科学角度看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发挥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就是生产力.在理论研究中,误读马克思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把生产力要素泛化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问题的论述我们得出如下认识:生产力由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投入要素,劳动产品是生产力的产出或表现要素.这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表示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有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做为生产力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使用生产工具来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不具备上述条件,因而不能参加生产或不参加生产的人,不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首要的和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的要素。肯定人是决定因素,并不是说,不要任何条件,人们就能凭空生产出物质财富来,更不是忽视或贬低生产力的其他要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发展,带动了劳动对象的多元化。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视角分析,职业教育将大大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自由,促进劳动力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带动农村生产工具的应用、发展和革新,带动农村生产方式的发展、转变和更新,增强传统劳动对象的产出值,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力理论的论述和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本文提出生产力“四要素”观点,即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组织构成的。劳动组织在生产力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种观点的提出,并不否认科学技术等其它要素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更不否认它们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生产力三要素说和生产要素的讲法是一个理论误区,既不合经典著作的原意,也不合逻辑,导致了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实际上是生产要素,它们只是体现了生产的不变属性,而科技、管理、制度、分工等才是生产力要素,只有这些因素才能体现生产力的活跃性和革命性。纠正这个传统的理论误区才能真正地讲通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这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已是人们的共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它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首先,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即向现代化建设提供能够创造和开发新的科学技术或将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亦即高素质的劳动者;而劳动者正是生产力诸要素中首要的和具有决定性的要素。第二,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职能决定了高校同时又是创造高新科学技术、开发先进生产工具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中,劳动者是最活跃最具潜能的主导性要素。而智力和情感意志因素是该要素的本质力量。以“以人为本”为宗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的活的灵魂,它能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培养劳动者的情感意志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力的推动条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于实际需要,要着眼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并应注意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一、单项选择题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参考答案】C【命题目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目前,如何充分认识、全面理解这一论断,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提出,是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据的。 首先,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社会劳动实践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死要素;“人”的要素虽然也包括在物质生产力的广义的“物”的要素之中,但人是具有特殊能动性的活物,是活要素。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无论在生产力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它们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创造物,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结果。马克思说过“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  相似文献   

16.
生产技术与生产力密切相关,以至人们要认识生产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不能不探源于劳动生产过程;而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又必须重视生产技术的作用。然而,对生产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至今在理论界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着重从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关系说明生产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从生产力的简单要素看,生产力的结构是劳动者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客体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要素。然而,对劳动者来说,既包括思想素质、体质素质,又包括技术素质(生产经  相似文献   

17.
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如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劳动对象的开掘状况,等等,而对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即劳动者——人在生产力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当人们谈论促进生产力发展时,常常不包括人的发展;讲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往往把人的利益和要求置之脑后;在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更是明显地离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生产而生产。理论上的偏颇造成实践上的重大失误,其  相似文献   

18.
一、高校后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后勤生产力。主要要素是:后勤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主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共同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二者相结合构成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可以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2.后勤生产关系。包括后勤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一、培训教育管理创新 管理是将生产力诸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每种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现实生产力,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产品。美国管理大师杜拉克鲜明地指出:“所谓社会经济发展,其实都是管理的发展,管理是关键的因素,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落后,关键是管理水  相似文献   

20.
大大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一切改革获得成功的最主要标准。如何认识生产力的主体、本质和动力,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诸要素的地位不是平列的,每一要素所起的作用也和其他要素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