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纸变变变     
在户外活动时,我和小班孩子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报纸变变变”。我手里拿了许多张16开的报纸,对孩子们说:“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报纸,许多报纸。”“对,老师手里有许多报纸,现在发给你们一人一张。”我一边说着,一边把报纸分发给每个孩子。发完了,我问:“刚才老师手里有许多报纸,现在都发给你们了,你们一人有几张报纸?”“一人一张。”我又问:“现在老师手里还有几张报纸?”“没有了。都到我们手里了。”我继续问:“假如老师把你们手上的报纸都收回来,你们手上还有报纸吗?”“没有了,都到老师那里去了。”“那么老师手里有多少报纸呀…  相似文献   

2.
女儿一天天在成长,在她成长的同时,我也受益匪浅。那天刚好星期天,我带着女儿急匆匆赶去坐公交车,女儿在路上捡到一张学生IC卡。表面看去,这张卡有点磨损,估计还能用。我问女儿:“你准备怎么办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去学校把这张卡交给老师,让老师再转交给丢失卡的人。”我说:“我也是老师,你就交给我好了。”“那怎么行,你可不是我的老师呢。”看着她那副认真的样儿,我只好期待着明天女儿会带回老师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天     
“人越大越不懂事!”我重重地摔门而出,心里嘀咕着,“还不如我那群顽劣的学生!”和女朋友吵架也越来越显得平常了。对于她那些“关心不够”、“一没钱币二没前途”的刺心窝子的话我也逐渐麻木了。“我还得和张老师去收学费呢!”我们骑着一辆借来的摩托车准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那个学生是我和张老师班上的,家离学校很远,听  相似文献   

4.
张老师速写: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也是我的舅舅。矮矮胖胖,头很大,脸上肥肉纵横,眼睛小小的。他是学校出了名的大嘴巴,喜欢开玩笑,喜欢胡扯,更喜欢批人,同学们送他一绰号:“张铁嘴”。呵呵呵……张老师的说笑声远远地传了过来,赶快进教室,要不然小心他的那张“铁嘴”。一、批人艺术“张铁嘴”管理班级很有方法,他对学生的优点大加表扬,对学生的缺点更是毫不放过,该批评就批评。本来上中学了,孩子大了,挨了批会起逆反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和老师发生冲突。但是被“张铁嘴”批了,学生们总是服服帖帖,听得进耳,上得了心——因为“张铁嘴”讲…  相似文献   

5.
提起“游学”,我想起一个好友——中年大叔张老师.张老师讲一口流利英语,每当有人问起他学习英语的窍门时,他经常说:“跟美国人一起玩.”张老师是个超级爱玩的人,而“玩”也成就了他的语言学习. 张老师留学美国时,开始他也听不太懂美国人说话,但他摸索出一个诀窍,乘坐灰狗大巴(美国跨城市的长途商营巴士,客运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游历美国各地与美国人聊天,他的英语口语水平是突飞猛进,而且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6.
沈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近日,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一件让我头痛的事:那天,我准备用情境教学法上说话训练课《转告》———课前,张老师佯装找不着我,于是,让我班学生转告我一件事:“星期六,请陆老师到她家附近的书店里替我买一本《格林童话选》。”上课了,我刚一走进教室,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陆老师,张老师让你……”我暗暗高兴:“刚才同学们把张老师的话告诉给我听,这就叫‘转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气呼呼地说:“原来,陆老师串通好了张老师来骗我们!”紧接着,其他学生也小…  相似文献   

7.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8.
“我再也不给语文老师送贺卡了。”读着庄伟的日记,我吃了一惊,迫不及待地读了下去。“教师节即将来临,不少同学给老师送了贺卡,我也想给老师送一张贺卡。我想:买张贺卡吧,不足以表达对老师的谢意,还是自己制张贺卡好,我就利用晚上时间制作了一张贺卡,送给最关心我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9.
新来的老师正在提问。“1班25号!”老师点道。一片沉默(张三正在发呆)……  “25号--张三!来了没有?”老师重复道,唰!整个教室的人都看着张三。  “没来!”张三大叫。全班人都愣了!不过很快又开始佩服张三的勇气了。  “怎么没来的?”老师又问。  “他病了!”张三无奈,只得撒谎,全班一阵哄堂大笑。  “你和他很熟吗?”对于莫名其妙的大笑,老师也被搞糊涂了。  “是的。”面对老师的盘问,张三脸都绿了。 “太不象话了,回去告诉他,让他下午到办公室来找我!”全班同学又是一场大笑。 “啊?好。”张三头皮都开始发麻了,下午找谁替…  相似文献   

10.
童言稚语     
(一)昨天,我在赶往学校的路上,忽然听见身后有一男孩急促地喊:“张老师,张老师!”我听了,连忙跑到他身边,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小男孩歪着头,笑着说:“张老师,早上好!”(二)我到一年级去监考语文。快要交卷时,一个小女孩用力地拉着我的衣角,问:“老师,‘piāo’字怎么写?”我想了想,说:“这个字———老师也不会写。”小女孩听了,大惊:“你也不会写,怎么当老师?”童言稚语$湖北武穴田镇小学@张欢  相似文献   

11.
(一)一道因式分解的数学题,小华实在做不出来了,就去请教张老师。张老师看了半天也不会。小华见张老师十分焦急,便说:“这道题太难了……”张老师说:“我现在  相似文献   

12.
“我可以从一张作文纸中把整个人穿过去,你们信不信?”“可能吗?”“老师又不是魔法师。”“嗯?呵—老师又没魔法?!“不信!”……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个人一张纸,让我们想想怎么穿,再做一做。我苦思冥想,如法炮制余悦尔的方法,直接将手一穿。我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别人的方法:有的将纸一分为二,向后一抛;  相似文献   

13.
与郭吉成老师相识已逾十年。郭老师有一张照片令我印象尤其深刻,高大儒雅的他站在一块照壁之前,照壁上以飘逸遒劲的行书写着一句话:“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显然,这句话化用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的名句“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众所周知,这“三立”乃是古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不朽”境界,窃以为这“三立”在郭老师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我与张红老师只有一面之缘,对她的了解也不太深,然而在编这组稿子的过程中却对张老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读到“‘摘’苹果”教学片断后,我沉浸在张老师的课堂中。张老师有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她让我看到数学课堂原来也可以如此美丽。她的课堂是开放的、灵动的,所展现的学生的内心是丰富的、充满想象的。能上出这样的课的老师,本身就是这个课堂的催化剂。这不禁让我感叹做张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一位学生家长在网上这样评价她:“张老师是一位在人品上平和、善良,在教学上能够因材施教的非常值得尊敬的老师!”得到学生家长如此高的评价,我想这与张老师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是分不开的。“不断探索、不断改变”不仅是张老师的成长轨迹,也是每一位老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是发明一种药,这种药有特效,吃了能让人变小或变大。我想把这种药给我们的张老师吃。因为张老师非常厉害。我们班的同学如果因有事迟到了,他会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而且中午还会把同学留下来;如果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谁做错了或没完成,他就会狠狠地打谁的手板,而且还会罚他重做10遍……我们的张老师太厉害了,我只想能有机会到张老师的办公室,把这种药悄悄放进他的杯中。他喝了这种药,一下就变小了。他对旁边的一位同学说:“杨亮……”“你敢叫我的名字!”“杨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王老师…  相似文献   

16.
征答题     
方爱斌 《福建教育》2007,(12):51-51
广东省深圳市荔园小学李春优老师问:张老师的生日是m月n日。小明和夺强都知道张老师的生日是3月4日、3月5日、3月8日、6月4日、6月7日、9月1日、9月5日、12月1日、12月2日、12月8日中的一天。张老师把m值告诉了小明,把n值告诉了小强。张老师问:“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小强说:“本来我不知道,但是现在我知道了。”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请问张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  相似文献   

17.
胆小的我     
提起我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胆小如鼠。夜里不敢一个人家,上课不敢大胆发言,大家都叫我“胆小鬼”。有一次,老师要来家访,妈妈再三叮嘱我,见到了老师要好,我在心里也暗暗下了决心。可老师刚走到家门前,我就紧张发抖,头冒冷汗,妈妈赶紧向我使了个眼色。我想请老师进去坐可嘴巴张了张就是说不出来,嘴里像塞了一团棉花,怀里像揣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怎么也说不出话来。我脸羞得通红,头也由自主地低了下去。妈妈歉意地说:“这孩子就是这样,请老师别见怪,进去坐吧!”还有一个晚上,下着小雨,雨点打在玻璃上叭叭直响。爸爸妈有事出去了,我也想跟着去…  相似文献   

18.
溪上青青草     
溪上青青草张银洲“当当当!”挂在校园中那棵高大的老槐树上的铜铃急促地震响着,一声声像锤一样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今天又迟到了!”我在心里说。便撒开两腿,疯狂地奔跑起来。我真怕迟到,因为班主任王老师常常以冷峻的面孔“迎接”迟到的学生。站在教室门侧,我已...  相似文献   

19.
张焜 《中国德育》2005,(9):43-43
“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我要喝水。”“张老师。您别生气了,您原谅我吧,我下次不这样了!”他就是既聪明又淘气.既让人喜欢又让人头疼的小男孩——杜傲。  相似文献   

20.
张老师到我家去过。”“张老师也到我家玩过。”孩子们边玩玩具边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时吕倩茹走到我身边说 :“张老师 ,你为什么不到我家去做客 ,有好几个小朋友都说你到他们家去了。”我摸了摸她的头 ,让她坐到了我身边 ,又招呼其他小朋友过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小朋友 ,你们喜欢老师到你们家做客吗?”“喜欢。”“前几天 ,张老师已经去过好几个小朋友的家了 ,还有好多小朋友的家张老师过几天再去 ,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么 ,小朋友知道张老师到你们家干什么吗?”“做客。”“对 ,小朋友只说对了一点 ,还有一点 ,张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