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虎教授     
李虎教授,1955年2月出生,陕西兴平人。198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1996年曾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负责人,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自任教以来先后讲授过中国古代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人口史、中国法制史、隋唐史、明清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学历史教学论、训诂学、史学论文写作等10多门课程。完成咸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1项。担任"十一五"规划国家级教材《中学历史教学论》一书的副主编。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明显的历史学特性,如果从更宽广的人文视野去观照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摆脱"政治课"与"历史课"的纠结,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作为历史教学本身的强大功能。"纲要"课的教学必须首先是历史教学,必须尊重历史学的学术品格,遵循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逻辑方法。其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最终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感,这既有效地实现了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切中了大学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中国现代史”课程主要讲述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30年间的中国历史,具有自身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近年来,安徽大学围绕“中国现代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教学资源建设,提升课程质量;重视课程实践,强化协同育人,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教师需要探索并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热情,促使学生通过认识政治制度演变规律和把握制度发展条件深入探讨现实的制度建设。因此,本研究尝试将翻转课堂与"教学法——学习空间——技术"框架联系起来,创建信息技术、教学法以及学习空间有机结合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对各种知识和理论需要进行理解性记忆,单纯的理论教授很有可能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因此,需要广泛采用多样、活泼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热情,进而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门课程,并获得满足公共管理需要、处理公共事务以及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所以,探索"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和方式,正是对如何突破行政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瓶颈的一个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徐江虹 《高教论坛》2005,(4):98-100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和行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突出特点、比较教学、理论和现实相结合以及启发和讨论式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了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规律,把握制度发展的条件,更好理解现实的制度建设,扩大和加深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知识面。  相似文献   

7.
准确的定位是高校基础学科发展的灵魂,创建特色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将乡土史与民族史融入通史内容,以区域史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将中学一线教师请入课堂,在实践教学上取得突破;将民族精神寓于历史教学,培养满足和服务于地方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之一,中国历史地理又是历史地理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历史地理》是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在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活动中,成效却不甚理想。有的大学历史学课程中竟没有列入《中国历史地理》这门必修课程(甚至有的历史系或学院还是国家教学或科研的历史学基地,  相似文献   

9.
高校历史学学科,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两门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历史学教师在新时代,要充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书育人,不断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笔者主要论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挖掘和利用思政教育资源,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学科属性上属于历史学,“求真”、“求实”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历史学的意义还在于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为人类社会提供历史知识和规律,以资进步;同时这门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必须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直面社会现实,用历史规律、历史知识考察、分析、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指归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地方历史资源不仅形象、生动和直观,而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梅州历史资源为中国众多的地方历史资源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中国现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主干课之一,积极推进地方历史资源的开发及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拓展和丰富《中国现代史》教育资源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和改进《中国现代史》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中国现代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将地方历史资源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模式,对于地方高校探索《中国现代史》教学的新路径,构建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史政治制度学可谓历史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当下政治制度。历史制度主义研究范式是其兴起的一个背景渊源。会通政制、引古筹今,既是历史政治制度学的核心内涵、主要特征,也是中国古代史学、政治学的鲜明特征。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杜佑的《通典》都是古代历史政治制度学的典范。熔铸义理、经制和事功于一炉,"言史必以制度为重心"的南宋浙东史学派是古代最早的一个历史政治制度学流派。在近现代政治变迁的过程中,历史政治制度学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政治学、历史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组织学等多学科融合,是当下历史政治制度学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它既有扎实丰厚的学科史基础与充足的合理性,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历史学与地理学从来是密不可分的,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正确地进行历史阐释;同样,引入历史学知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兴趣。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就是这样一门符合时代需求,具有综合性和教育创新意识及行为的学科。作为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适应时代需求和学科发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显现史、地互融的整体思想,培养学生全方位了解历史和多角度分析历史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史学论文写作》是历史学本科专业教育中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是从自身对论文的理解出发来讲授,讲法和教材五花八门,目前还没有出版一本有一定影响力的史学论文写作教程。笔者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和中国古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将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史是高校历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课程。随着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国近、现代史分期不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滞后等问题更显突出。将现行的中国现代史并入中国近代史部分,将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明确为中国现代史,其积极影响将超越历史学学科领域。而深化中国现代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继续贯彻实事求是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启发式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的基本方法,对历史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影响重大。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在政治制度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予以运用,效果是明显的,对学生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构建教学新模式是推进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其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发展走势、知识时代的特点及对人才素质结构的新要求,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探研式教学的尝试、史料训练与田野考察的结合、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及中国古代史课程特有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等方面,全力构建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以期实现培养素质全面的历史学人才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政治必修一"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其中关于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是重要内容,但在中学历史的教学实践中,制度史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见"与"不见"的不足,下面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为例,谈谈对制度史教学的建议和看法。一、制度史教学存在的问题1.只见具体制度,不见其中的政治智慧制度的变革体现了治国者的政治智慧,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序言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史》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历史学主干基础课,由于其时空跨度大,内容博大精深,教学设备简陋,导致课堂教学形式调调,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尝试,有利于《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组合,克服《中国古代史》的时空障碍,增强其学习的系统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史》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历史学主干基础课。由于其时空跨度大,内容博大精深,教学设备简陋,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尝试,有利于(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组合,克服《中国古代史》的时空障碍,增强其学习的系统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