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王益民 《江西教育》2010,(11):14-14
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将教师的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的智慧优势,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一旦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就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教师积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鸡肋”。如,备课目的是应付检查。学校之所以进行集体备课是迫于教育局的统一要求,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因而对集体备课认识不到位,准备也仓促。  相似文献   

2.
刘学山 《江西教育》2011,(22):64-65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于培养和发扬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教师素质,尤其是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规范合作研讨的良好氛围,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等低效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教研工作这一部分,多数学校都有考核方案,但对集体备课,不少学校基本上只是对出勤、资料等作了一些要求,但这些并不能很好提高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所以,如何让集体备课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进而实现高效,需要教师、备课组长和学校管理者认真思考,迅速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就管理层面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了每位教师走进课堂前的一个必备环节.但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现在许多的集体备课仅仅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对集体备课"三元素"课例、困惑、反思的把握不够深刻,备课效果较差.笔者所在学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集体备课的"三元素"十分关注,作出了许多的尝试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对集体备课"三元素"进行了有效的界定."课例"部分,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就教学内容进行熟悉、了解和准备,拿出初案,供集体备课时展示和交流;"困惑"部分,要求教师针对  相似文献   

4.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集体备课的最大特点是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协作精神,使之产生1+1>2的效果.但就对课堂教学效益起关键因素的集体备课来说,在农村小学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结合教师教学实际,我们对农村小学集体备课的有效性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陈华忠 《湖南教育》2006,(11):28-28,19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具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反倒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相似文献   

6.
直面“集体备课”的误区与不良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具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反倒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相似文献   

7.
李丽 《湖南教育》2023,(10):66-68
<正>集体备课已经成为广大学校、教师探索有效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教师们在集体备课中交流思想、分享智慧,让课堂教学从单打独斗成为集思广益。常德市德善学校高中部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制度,出台了《德善学校高中部集体备课实施方案》,要求教师关注新教材、新课程,及时反思与总结,深耕于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高中语文组扎实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抓好精品课和家常课,打造高品质课堂。  相似文献   

8.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然而在实践中,它未能产生应有的作用和效果。2005年《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一组文章,就“集体备课”进行了争鸣和讨论。有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是一种教研幻想,再怎么改良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有的认为“集体备课形式主义严重,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教研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头戏.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推崇.不单是学生在课堂上要求合作讨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也要求加强合作讨论.于是,集体备课应运而生,成了教研活动的核心之一.但是,笔者却发现集体备课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0.
姜玲 《语文天地》2013,(7):12-13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或不同年级(班数较少的学校)同学科教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它既能提高教师的合作精神,还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营造教学科研氛围。那么,如何让集体备课发挥教学团队的集团效应,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规则和本质。  相似文献   

11.
集体备课的指导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本文以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突破口,引领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特色化学校建设,对当前开展校本教研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集体备课是教师进行合作研讨、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要求同一个学科或者是相关学科的教师为了完成某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共同研究、集体讨论等制订出相应的教学预案。这种备课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能发挥集体合作的精神,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之间互相切磋,从而达到良好的备课效果。但是就当前乡村小学的备课来看,集体备课模式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笔者就当前乡村小学集体备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集体备课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新课程有效实施下,我们基层教师都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打造高效课堂,大家都非常重视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形式,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一般情况下,各学科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每周抽出一部分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确,备课是高效课堂的起点,可通过课堂教学贯彻教育思想、目标并使之达成。但是,就集体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教师每天的必修课,是教师一生的工作.而集体备课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在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和夯实课堂教学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集体备课即团队合作备课,换一种理解,就是多位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强化备课含金量,丰富课堂教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学校里,教师备课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体备课,另一种是个人备课。这两种方式缺一不可。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对于集体备课有时重视不够,往往流于形式。特别是在村小和较小的学校,一个年级就一个班,一个人教,怎么能进行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16.
数学校本教研是为提升数学教师的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展学生数学意识服务的,其在各校开展的形式多样,“集体备课”是大家共同关注并不断探讨而又褒贬不一的形式之一。“集体备课”的优点是:同伴互助,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集集体之智慧,提高教师钻研、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数学“集体备课”在部分学校名存实虚,教师为了“省事”,往往是你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我,我按有关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你。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是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一大悲哀:部分教师可能对别人所给的教案不甚理解甚至连看都未看就走进教室,这…  相似文献   

17.
<正>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能实现思维碰撞,形成多元思想,进而优化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对教材、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深入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的过程,也是一所学校学科教师成为发展共同体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但就笔者研究视角下的学校存在以下五个误区。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备课"的定义 所谓"第三次备课",就是在第一次备课(区教育主管部门或各学校的备课组组织的集体备课)和第二次备课(教师结合集体备课所确定的内容和要求,诸如教学进度,应该传授的知识,具体的教学方法等,揉入本班实际教学情况及个人的知识见解进行的课前的知识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的详尽的书面形式的备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个人课堂教学的教后感、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质疑的相对集中部分以及教师间相互听课后取长补短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新发现的有待于进一步加以强调才能阐明道理的知识现象及道理等进行的教学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集体备课是基层学校教研常用的一种方式:同一学科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研究教法,攻克难关,大家彼此启迪,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但集体备课形成集体意见、撰写统一教案的现象颇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有些学校集体备课前指定一名教师准备,集体备课时作中心发言人,讲述教学思路,其余教师或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缄口不言,或随声附和几句以示参与,然后由中心发言人执笔写成统一教案,发给大家照"案"宣课.有些学校青年教师较多,集体备课时,往往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唱独角戏,青年教师噤若寒蝉,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更有甚者,将全学期教学内容实行任务分解,每人完成一部分,然后打印汇编成"教案集",美其名日:资源共享,减轻教师负担.  相似文献   

20.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集体备课是基层学校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