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一词的首次出现是19世纪60至70年代,当时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从贬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直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者才开始从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提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何时开始使用“科学社会主义”一词近年来,我国的专家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何时开始使用“科学社会主义”一词,有的说,恩格斯在1872年5月一1873年1月的《论住宅问题》中首先使用了“德国科学社会主义”一词(见1992年2月17日《科...  相似文献   

3.
评西方“马克思学”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观点叶卫平西方“马克思学”是当代西方一些学者用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理论的思潮,其领域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把科学社会主义混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拟从社会主义思想史角度,谈谈这一论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一两个文明建设从来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虽然没有使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法,但他们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精神  相似文献   

5.
一在教学中,我们参读了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发现其中有的提法和史料的使用有不够准确之处。现提出八条,就教于同行。一、关于巴黎公社颁布的第一个法令不少教材写道,公社颁布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资产阶级常备军,用人民武装来代替,并宣布国民自卫军是唯一的武装力量。这个传统提法的根据来自于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该书写道:“公社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  相似文献   

6.
一、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渊源 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史上,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早就使用了“为人民服务”、“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口号,而且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还使用了“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的提法。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也说,党的文学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在1942年所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4年他在中央警  相似文献   

7.
通常被称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哪里 ,是史学界值得弄清的一个问题。1999年 5月 14日《文摘旬刊》第 683期以《谁最先提出“五四运动”一词》为题 ,摘录了黄志文发表于《新闻汇报》1999年 5月 3日上的一篇文章 ,提出 :19 19年 5月 2 6日罗家伦用笔名“毅”在《每周评论》第 2 3号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 ,此时五四运动爆发仅 2 2天。在该文中 ,作者从标题到正文都使用了“五四运动”一词。这是第一次在印刷品中采用这个提法 ,以后这个名词就成为这次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主义一词的词源谈起,分析了社会主义理念与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种种社会主义理念之所以不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因。就其根本原因而言,就是未能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也就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重大哲学难题。而马克思的重大贡献就在于,用劳动界定了人本质,从而建立起了科学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理念的本质就是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黑客”一词是英文Hacker的音译。这个词早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已存在了,但是人们直到25年前才第一次将它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报刊杂志第一次使用“黑客”一词是在1976年,当时它被用来指代“技术通常十分高超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一语,只是见于他给查苏里奇复信的三篇草稿中的初稿,正式寄出的信件中没有这个提法。有关马克思给查苏里奇复信的史料到1924年才第一次公开发表。在讨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时,应该把这些历史情节向读者有所交代,否则,读者会把“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一语误以为是马克思的一个明确论断。马克思给查苏里奇复信草稿中没有“跨越卡夫丁峡谷”字样。将原稿中“不通过”三个字换成“跨越”二字,与原文的词意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重要文献,有很多新的提法。其中把多年来书刊上常用的“个人迷信”改为“个人崇拜”,这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抉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早是马克思于1877年11月10日给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威·布洛斯的书信中明确提出“厌恶一切个人崇拜”。这里“个人崇拜”一词,德文原文是 Personen kultus,英文译为 Personality Cult,法文译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1992年11月27日~3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下简称“特色理论”)及其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关于“特色理论”的历史地位,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观点认为,“特色理论”的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 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一语,只是见于他给查苏里奇复信的三篇草稿中初稿,正式寄出的信件中没有这个提法。有关马克思给查苏里奇复信的史料到1924年才第一次公开发表。在讨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时,应该把这些历史情节读者有所交代,否则,读者会把“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一语误以为是马克思的一个明确诊断,马克思给查苏理奇复信草稿中没有“跨越卡夫丁峡谷”字样。将原稿中“不通过”三个字换成“跨越”二字,与原文的词意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4.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的—部伟大著作。该书是马克思写于1875年4-5月,恩格斯于1891年初将其发表。原文题为《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德国工人党纲领是在哥达城通过的,所以称其为哥达纲领,对其批判称为《哥选纲领批判》。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提法是马克思美学理论中的一段极为重要的论述,然而对于其中“内在的尺度”究属谁的尺度却众说纷纭,本从比较各家译入手,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中译词和德原词义不完全对等上,根据中译词词义,则理解为“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均无不可,但根据德词义的特定含义,则“内在尺度”只能理解为“物种的尺度”。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我们必须坚持。但是,我们要坚持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林彪、“四人帮”所鼓吹的假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这是当前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出现在人类社会,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对这一概念,历来就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在国际共运史上,关于什么是真社会主义,什么是假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斗争的焦点。恩格斯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马克思和他“一生中对冒牌社会主义者所作的斗争比对其他任何人所作的斗争都多。”的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在同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批判了以“救世主”自居的魏特林的  相似文献   

17.
“德育为首”这一提法已经提了几十年了,但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一提法,我忽然觉得这一提法有些欠妥。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首”是“第一,最高的”的意思。据此解释,我认为“德育为首”提法的不妥之处在于:首先,“德育为首”的提法有将德育与智体美劳各育比高下的意思。既然德育处于第一位,是最重要的,那智体美劳各育又将处于什么地位呢?是次重要,还是不重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都是必须的,没有高下、轻重之分。其次,“德育为首”的提法是将德育作为独立于…  相似文献   

18.
剔除原则是藏书建设中应遵守的一项原则。过去的提法是剔旧原则,现在看来这种提法欠妥当。“旧”的标准是什么?常被人们理解为是以时间为限,几年为旧恰当?图书馆在使用“剔旧”一词时,有它特定的含义,而不是以时间为限。有的书刊资料,虽有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千百  相似文献   

19.
“回到马克思”的提法,仍有一定的片面性。根据已知马克思和未知马克思的现实状况,应该提出“探究马克思”,以免再次陷入片面性。把化等同于意识形态,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这导致我们在化问题上的重大失误,教训极其深刻。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第98页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这种提法值得商榷。“文革”十年(1966~1976年)期间,全国人大还是于1975年初举行过一次重大会议——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