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作物育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途径,根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点,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试验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育种的方法.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进展,育种的方法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到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再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育种,发展迅速,效果也越来越好.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理解和掌握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下面就育种的原理、方法、特点以及解题思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回交在作物育种上有其特殊功用,已成为主要育种方法之一,被认为是改良优良品种个别重要不良性状的好方法,是实现基因转移的重要途径。回交育种法主要有下述方面的应用:(1)改良现有作物优良品种个别缺点性状,使其继续推广种植,延长品种使用年限;(2)在作物远缘杂交育种中,反复回交可克服杂种的不孕性,有效提高杂种结实率。(3)转移雄性不育基因育成新的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3.
<正> 基因工程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与杂交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精确性和导向性,且育种周期短,并能克服远缘杂交的障碍等,极大地提高了育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转基因作物就从实验室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大大推动了世界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自1996年美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转基因食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扩散,2002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已达5 867×10~7 hm~2。2004年10月,转基因水稻已经  相似文献   

4.
作物定量化育种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作物定量化育种的概念与特点;阐明了作物定量化育种的学科体系;介绍了作物定量化育种的研究现状;展示了作物定量化育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馆史、研究对象、供体DNA的导入方法、植物分子育种的特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基础性研究等方面简介了我国植物分子有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5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认为中国植物分子育种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此将会给我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太空育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植物种子或器官放到返回式航天器上,利用宇宙的强辐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大温差和交变磁场的特殊环境,诱导植物变异,返回地面后,进行培育、筛选植物优良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单倍体一般是指由生物产生的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染色体组数是正常生物体的一半。单倍体育种是现代作物育种中的重要的育种方法之一,利用花药培养等方法诱导产生单倍体,并使其单一的染色体各自加倍成对,成为有活力、能正常结实的纯合体,从而选育出作物新品种的方法。由于多数的植物是二倍体,此育种方法具有快速获得纯合正常植株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单倍体育种、同源多倍体育种、异源多倍体育种和非整倍体育种等方面阐述了作物育种的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前,转基因植物在作物育种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就转基因植物的概念、转基因育种与常规育种的区别,以及转基因育种在作物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及抗逆性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多年生作物较一年生作物在应对未来人类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优势,概述了传统的直接驯化、远缘杂交育种方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原位杂交、胚拯救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多年生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情况及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多年生作物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高级植物育种理论与技术"是作物育种学延伸出来的一门课程,主要是结合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解析作物育种前沿理论与技术进展。随着近年来研究技术和手段的日新月异,作物育种学学科高速发展,与之相关的"高级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各大农业高校的重视。对农业高校"高级植物育种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为开设"高级植物育种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农业高校及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作物育种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当推水稻杂交研究。自1976~1993年,全国累计推广杂交水稻24亿亩,增产稻谷2400亿公斤,增产额相当于近年来我国粮食年总产量的50%左右。这是作物育种史上的奇迹。水稻杂交育种,从方法上说,分为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三种方法的依次发展是育种程序越来越简化,育种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太空育种,就是将作物种子经选优、烘干、装袋、封存、监测、消毒、装入太空舱,随卫星邀游,返回地面后种植。通过太空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综合环境因素诱变植物基因,这种太空作物变异频率高、幅度大,是一种选育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性等物种资源的新途径。目前仅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太空育种做得较为出色。我国自1987年就开始实施太空育种了,  相似文献   

14.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组合是育种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介绍了杂交组合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步骤,重点介绍在作物灰色育种智能决策系统中如何设计和实现杂交组合灰色评判.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就是食物。在当今社会,粮食危机是很多国家的一大难题。要解决粮食的自给自足,就需要掌握必要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融合育种是遗传学上常见的几种育种方法,掌握和理解其优缺点,有利于学生对育种相关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并且概述了它们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及基因定位;(2)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3)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品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以分子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的遗传工程骤然兴起,这使得传统的作物遗传育种方式如虎添翼。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创造出来的作物新品种乃至新物种竟使人类有些应接不暇。进化学说的鼻祖达尔文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提出的旷世宏论竟会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如此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等。1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即,不同个体间  相似文献   

19.
我国航天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浩瀚的太空 ,已经成为农业育种的基地。作为最早开展航天育种研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我国航天育种开展 1 0多年来成绩斐然 ,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少太空农作物正在不知不觉地丰富着人们的餐桌。1 航天育种的技术特点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 ,由于太空环境有许多地面难以获得的诱变因素和多因子综合作用的条件 ,某些作物的品种有可能出现一些特异性状的有利变异。这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从而创造出更优良的作物新品种。航天育种具有如下特点 :( 1 )太…  相似文献   

20.
周伟 《生物学教学》2009,34(8):71-71
1为什么会出现“杂种优势”? 杂交育种是指让基因型不同的作物品种进行交配或杂交,然后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由于杂交引起基因重组,使分散在同一物种或不同品种中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产生加性效应,并且通过某些基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具有超亲类型的新个体。例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作物的培育就充分利用了杂种优势这一特点,其育种方法为让纯合双亲杂交,以获得超亲类型的杂合子品种,不过这种育种方法有一个缺陷,即需要年年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