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源字和通假字是通过不同方式产生的两种文字现象。学术界对同源字和通假字的关系问题有分歧意见,一部分学者认为同源字和通假字毫无关系,是应该被区分的两种现象;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同源字和通假字有交叉关系。实际上,通假字和同源字有读音相同的共同特点,结合段玉裁提出的"凡同声者多同义",得知两者有交叉关系,即有一些字组既是本字和通假字的关系、又是同源关系。通过实例分析发现,有交叉关系的一组字有义素层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古今字与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详加辨析,指出:古今字与同源字是部分重叠关系;与假借字有交叉的地方但颇有差别;与通假字在理论上没有关系,在实践上有纠葛但可以分辨清楚;与异体字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关于同源字与通假字不相容的理论与其实践是自相矛盾的,这一理论不符合古代文献通假的实际情况。同源字和通假字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这种交叉关系的形成有四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通假字说略     
<正> 探讨文字的通假现象,对我们阅读古书、考证古音、研究同源字都是十分必要的.然则,古汉语论著中全面考察通假字者尚未多见,工具书使用"通"、"同"二字以判别通假者亦尚未严格区分.本文试图从通假字的定义、类别、辨别方法及其与古今字异体字的关系等方面,谈些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5.
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中存在数量众多的“某通某”的注释,即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通假字。这些“某通某”注释中的大部分都是符合古文通假的原则的,应属于通假字,但也有一部分值得进一步商榷。通过与王力《同源字典》。古书中的注解及其他辞书的考查比较分析,我们认为这些“某通某”的情况中有些应属于同源字,有的属于并体字,还有一些属于误释。  相似文献   

6.
颜师古《汉书注》共有493条“古今字”材料(包括颜师古本人指认及引用前人指认),可以归纳为211组。逐一分析“古字”与“今字”的字际关系,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种字际关系类型:异构本字、异写本字、同源通用字、同义换读字、古本字/重造本字、源本字/分化本字、分化本字/源本字、本字/通假字、通假字/本字、假借字/后补本字、后补本字/假借字、通假字/通假字、假借字/假借字、异构假借字、异写假借字。  相似文献   

7.
《辞源》(修订本)是当时影响最大,时人阅读古代典籍无可替代的权威工具书。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它还存在着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通假字解释方面就存在着以通假字术语说解异体字、同源字、古今字和本借字互倒等缺欠。  相似文献   

8.
"假借字"、"通假字"、"同源字"本来都有明确的概念,明确的归属和定义,可是因为"因声求义"中"音近义通"的扩大化和历史的原因,这三个概念常常互相混淆,影响着古文的阅读、教学和研究,因此必须探讨相混之源,以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9.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我国传统文献语言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们在古书通假字发明方面有成就亦有不足。其成就乃明确提出"因音得义,不拘形体"的释读标准,为借字的发明和本字的揭举建立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始终坚持"立足于音,证以成训"的标准原则,使借字的发明与本字的揭举允当可信;坚持运用连类而及、触类旁通的研究方式,将单个通假字的发明演绎成为一组通假字的辨识。其不足则为探讨字与字的关系缺乏严格的深层辨析,有时不免将通假、异体、同源等不同的字词现象混同一体;在术语运用方面也有失严密,随意性较大;在实践操作中,也不免拘泥古训、以偏概全,时有轻言假借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三字"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字"即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三字"问题主要是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者们对这"三字"的定称和术语界定比较模糊,因而导致古代汉语任课教师在教学处理上没有一个清晰的判别标准,引起学生认识上的混乱.目前流行的四套教材对"三字"界定和判别存在一定的分歧,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判别都有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古代汉语教学界对此问题应予以关注,共同扭转大学古代汉语和中学文言文教学乱讲通假的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献词汇研究在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对敦煌文献中的讹字、俗字、通假字要作深入考证;应与佛典文献词汇研究相结合;应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学界研究已经较多的文献,还可进一步研究,同时更要善于发现新的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三国志》以其丰富的语料价值和文献学价值逐渐成为学术研究中持续升温的热点。从事《三国志》的整理研究.通假字是绕不过的路障。不明通假往往造成误删、误改、误点、误译、误点复误译、滥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启示我们,通假字研究与古籍整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假字是古籍整理中值得花大力气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汉语同源词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自汉代以来的同源词研究状况,简要评价了其成就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同源词研究一方面应立足于语言本体,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开拓文化及认知等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对汉语同源词研究历史进行简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同源词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古今字与通假字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字的产生途径可以归纳为八种情况,通假字根据通假后的沿变可以归纳为七种情况,其中有十二种可以构成六组对应关系,另有三种不能对应。古今字着眼于字际关系,通假字着眼于字词关系,古今字与通假字之间有错综交叉的关系。对各种用字现象在注释时应视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年代,教科书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话语权,但现实的教科书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主线,再加上教科书的单元内秩序与单元间秩序使得原本凸显的统治阶级话语权隐蔽化,导致学生基本话语权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为数不少的古语词,并在释义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古词语的收录和释义语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古词语收录应该遵守的两个原则以及古词语释义语言应该注意的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18.
点睛语取画龙点睛之“点睛”意,是说一个广告中总有一句广告语,被解说员或其形象代言人反复使用或强调。其作用是使这一句话为观众熟悉,以至能深刻印在脑海中,能因而联想到产品,达到宣传的作用。点睛语是广告语言中的灵魂,广告者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点睛语取画龙点睛之"点睛"意,是说一个广告中总有一句广告语,被解说员或其形象代言人反复使用或强调.其作用是使这一句话为观众熟悉,以至能深刻印在脑海中,能因而联想到产品,达到宣传的作用.点睛语是广告语言中的灵魂,广告者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词汇教学时,师生都须明白,哪些为被动词,哪些为主动词.对于前者,我们只需根据语境及词的形态理解其大概意思即可;对于后者,教师在呈现新词时,一定要把握交际性和意义性原则.句型操练非常有效,但不能过度使用以至变成机械操练.鼓励学生使用新词,这对于词汇的巩固也很有效.最后,笔者还提到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