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龙 《中华武术》2000,(5):56-57
1.1963年 3月 26日李小龙与自己的洋弟子道格·帕尔默一同回香港省亲。这是小龙在阔别香港4年之后首次回港探望父母亲与家人。图为李小龙与道格回港前在西雅图合影。2.这次回港省亲,李小龙共逗留了4个多月时间。他一边侍奉父母,以享天伦之乐,一边坚持练习各门派武术,功夫日益精进。这是小龙在九龙城早起练功。 3.返回美国后,李小龙于1964年8月2日出席了在加州长堤举办的“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他炉火纯青的武功技惊四座,一举轰动全美武术界。图为李小龙与日裔助教木村武之(右)在长堤大赛上表演振藩拳法 4.…  相似文献   

2.
李小龙,武术家、功夫影星,短短几年时间通过创立截拳道与拍摄功夫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功夫热,并为中国武术的发展与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分析认为李小龙在武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截拳道所提倡的武术技能对当今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70年代香港功夫电影经由李小龙迈入一个全新时代,而香港功夫电影文化自身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又为李小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文化温床.文章运用文献法、文化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追溯香港功夫电影的由来与演变历程,旨在全面解读李小龙的功夫对香港影视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在诠释香港功夫影视文化的精神意涵基础之上,阐释香港影视文化对李小龙个人的反射性作用,进而更好地论证李小龙与香港功夫影视文化二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快递     
《中华武术》在 香港受欢迎陈琦平 去年夏初,由本刊编辑部与笔者共同策划的《中华武术》1999年7月号“李小龙专刊”在香港受到欢迎。 《中华武术》作为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出版的武术刊物,这期专号以李小龙《龙争虎斗》手持双短棍的剧照为封面,内附精美大幅中插李小龙图片,并有笔者撰写的专稿《7月20日──一个永恒的日子》。该刊在香港与海外李小龙收藏界受到广泛关注与热烈欢迎。香港《李小龙月刊》杂志1999年8月号对本专刊的出版进行了特别报道。 笔者1999年12月赴香港…  相似文献   

5.
李小刚     
《武魂》2013,(2):12-13
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功底。1993年因迷恋李小龙功夫-振藩截拳道,潜心在国际李小龙特训总部练习截拳道;1996年拜截拳道第二代弟子郝刚、陈琦平、朱建华为师,  相似文献   

6.
黄易 《中华武术》2006,(1):12-12
2005年11月27日,是功夫之王、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华裔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诞辰65周年纪念日。香港李小龙会在这个特别的纪念日,为竖立在香港星光大道的李小龙铜像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揭幕仪式。我和身兼香港李小龙会顾问的广东省李小龙研究会副会长李炎才先生一行4人应邀参加了这个典礼,与来自世界各地数千名李小龙迷、游客共同见证了这件盛事,度过了令每个龙迷都毕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27日,是功夫之王、 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华裔国际武打巨 星——李小龙诞辰65周年纪念日。香港 李小龙会在这个特别的纪念日,为竖立在 香港星光大道的李小龙铜像举行了隆重 而热烈的揭幕仪式。我和身兼香港李小 龙会顾问的广东省李小龙研究会副会长 李炎才先生一行4人应邀参加了这个典 礼,与来自世界各地数千名李小龙迷、游 客共同见证了这件盛事,度过了令每个 龙迷都毕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8.
由临汾市体育局、临汾市武术协会主办,临汾燕军文武教育集团承办的2009年临汾市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燕军文武杯"第四届武术观摩大赛暨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于7月6日在尧都区体育馆鸣金。本次比赛由来自全市各县市武术协会、武校、武馆、俱乐部35支代表队的500余名运动员,共参加了14个拳械类别及男女散打各级别的比赛参赛选手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70岁,是临汾市近年来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比赛。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1,(2):60-60
本俱乐部面向全国特招一批在各武馆训练散打一年以上的青少年,来俱乐部试训三个月后(训练费1000元),由武汉体育学院教练前来考核,成绩合格者或有潜力的学员将成为东方龙搏击俱乐部签约运动员,享受国家运动员待遇,月工资1000~8000元,在每年的散打王擂台赛或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进入四强的运动员,除大赛颁发的奖金外,本俱乐部另设重奖。没有入选的学员可继续留在本俱乐部训练,  相似文献   

10.
杭东 《武当》2014,(11):36-37
李小龙是世界武道变革之先驱,是武术技击家、功夫电影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影视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李小龙通过电影,把中国功夫传遍了整个世界。因此,李小龙对中国武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国功夫的明星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武术在世界的传播,功夫明星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们通过功夫电影,使更多的人认识武术,了解武术,喜爱武术。不仅将武术推上了世界的大舞台,还促进了中国武术在国内的繁荣。所以,功夫明星们凭借他们在武术上的成就,积极地影响着武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例举证法,对李小龙、李连杰两位功夫明星对中国武术在全世界的发展中做出的贡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65年李小龙回香港的时候,我有幸拜会了他。那时香港人对李小龙的武功还不怎么了解。尽管当时他的电影已数次打破票房纪录,但由于他很少当众表演功夫,因此他的影迷们经常怀疑:李小龙的功夫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3.
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的传奇人物,其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养成是他坚定前行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武术精神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和思想资源。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李小龙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意涵进行梳理与凝练。研究指出:李小龙“志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形塑阳刚身体的志气、攀登武学巅峰的志气和传播中华功夫的志气;“骨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坚强刚毅的爱国骨气、尚武自强的侠义骨气和正义暴力的民族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无限超越的技术底气、以武入哲的功夫底气和武之大者的文化底气。李小龙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蕴含着一种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与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当代中国培育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青少年,可以从李小龙的武术精神意涵中汲取智慧以作为培养国人血性人格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振奋人心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6,(5):58-58
为弘扬中华武文化,打造继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之后新一代中国功夫巨星,“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3月30日在京正式启动。此次大赛由中国最年轻的卫星频道深圳卫视与具有1500年历史的少林寺携手主办,并联合海内外多家实力传媒机构,通过大众参与的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中国功夫的魅力,甄选出新一代中国功夫代表。嵩山少林寺住持释永信认为,本次大赛是以展示、弘扬中国传统的“武文化”为主要目的,也是探索中华武术继承与发展途径的一次新尝试。  相似文献   

15.
鲁夫 《中华武术》2004,(12):6-7
佛山人很骄傲,因为这里出了令所有中国人骄傲的黄飞鸿和李小龙(李小龙祖籍顺德,顺德属佛山市)。所以佛山人有充分的理由举办他们的武术文化节,有丰富的内容充实他们的节日:参观李小龙故居纪念馆、中华民间武术论坛、南派武术精英赛、黄飞鸿李小龙电影展……而压轴大戏是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  相似文献   

16.
若愚  刘伟 《武当》2011,(12):3
11月12日,备受关注的首届湖南武术节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馆盛大揭幕,来自泰国、香港、澳门、台湾、美国、泰国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98支代表队,1089名运动员齐聚岳麓山下,比武弄剑,一决高下。本次大赛由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武术协会主办,湖南省功夫王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武当杂志社等单位协办,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全力推广。大会的举办得到了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龙行天下酒、美克服饰的大力支  相似文献   

17.
一、香港举办纪念李小龙7·20晚会 今年7月20日,是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30周年。香港翡翠电视台特别在7月19日星期六晚上8时30分,制作播出了一台纪念李小龙的专题晚会《一代武神李小龙》。  相似文献   

18.
星辉 《精武》2005,(5):1-1,4
元华,与成龙、洪金宝、元彪、元奎及元武、元德同为香港于占元武师教出的七小福。他曾做过李小龙的替身,武功很好,常与元彪、成龙、李连杰配戏,还出演过不少周星驰喜剧片中的反派主角。2005年3月27日,在香港红馆,元华继获得“金紫荆”最佳男配角奖后,再次摘得“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桂冠,香港影人不由得感叹——  相似文献   

19.
李香凝(Shannon Lee)是国际功夫巨星、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的女儿。1973年7月,她那叱咤风云的父亲在香港猝然辞世时,李香凝年仅4岁。 1993年3月31日,李香凝的胞兄——李小龙独子李国豪(Brandon Lee,1965.2.1~1993.3.31)在拍片时意外中枪身亡。此后,全世界的功夫电影观众和东方的制片商们都将目光的焦点投向李香凝——这位李小龙惟一健在的血脉传人身上。这一年,李香凝刚满24岁。  相似文献   

20.
以弘扬中华武术为宗旨,为国内外高水平武术运动员提供武术交流平台,由世界传统武术联合会主办,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华夏武状元国际争霸赛于4月18日在湖南省娄底市开幕。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加坡、香港、澳门等5个国家和地区的63支代表队、600多名运动员参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