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龙 《中华武术》2000,(11):44-45
纪念小龙六十华诞·“收藏王”联手办大展 为隆重纪念李小龙诞辰六十周年,由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牵头,全美最大的两位“李小龙收藏王”——美籍华人陈勤伟、派瑞·李及截拳道日本首席传人、李小龙收藏家中村赖永联合主办的大型“李小龙回顾展”于2000年10月对日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拉开帷幕。 本届大型“李小龙回顾展”会址位于三藩市中国城“假日酒店”三楼,从这里可以俯瞰不远处的李小龙出生地——东华医院。 在大会举办的前一天晚间举行了“李小龙六十华诞纪念会”,会上还举行了两部影片的首映典礼:一部是由美、日两国根据…  相似文献   

2.
唐龙 《中华武术》2000,(6):44-46
奋斗好莱坞 1.1966年6月,李小龙应好莱坞导演威廉·杜杰之邀出演电视片集《青蜂侠》,受到美国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图为《青峰侠》 剧照,右 为“青峰 侠”(范· 威廉姆斯饰),左为 李小龙扮 演的二号男主角加 藤。 2.《青峰侠》走红之后,李小龙尝试打开电影界大门。1968年巴月,李小龙在影片《马洛》中客串一个反面角色,这是李小龙一生中惟一出演的反面角色。图为《马洛》剧照。3.这一时期,李小龙依然信心百倍地继续坚持刻苦锻炼。妻子琳达也一如继往地信任他、支持他。图为1967年李小龙与琳达在洛杉矾自宅…  相似文献   

3.
许多青少年习武的目的就是技击实战,因此.被誉为“功夫之王”的李小龙自然成了技击者心中的偶像。  相似文献   

4.
2003年6-12月,时逢“功夫之王”李小龙逝世三十周年。为隆重纪念李小龙,在李小龙曾经旅居多年的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时半年之久的“李小龙收藏家展览会”(The Bruce Lee Collectors Exhibit)。  相似文献   

5.
唐龙 《中华武术》2000,(5):56-57
1.1963年 3月 26日李小龙与自己的洋弟子道格·帕尔默一同回香港省亲。这是小龙在阔别香港4年之后首次回港探望父母亲与家人。图为李小龙与道格回港前在西雅图合影。2.这次回港省亲,李小龙共逗留了4个多月时间。他一边侍奉父母,以享天伦之乐,一边坚持练习各门派武术,功夫日益精进。这是小龙在九龙城早起练功。 3.返回美国后,李小龙于1964年8月2日出席了在加州长堤举办的“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他炉火纯青的武功技惊四座,一举轰动全美武术界。图为李小龙与日裔助教木村武之(右)在长堤大赛上表演振藩拳法 4.…  相似文献   

6.
名震世界的截拳道创始人、“功夫之王”李小龙,不但拥有超卓的武道造诣、深厚的哲学修养,更拥有着博大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重华 《中华武术》2000,(11):47-47
为纪念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诞辰60周年,由美国“李小龙教育基金会”与“振藩截拳道核心”联合主办的“千年龙聚会”于2000年4月27~30日在拉斯维加斯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李小龙以哲人、智者的通达,竖起直指人心的灵性之指,自渡渡人、自觉觉他。如今,李小龙革命性的武道哲学和技击思想,对于全世界习武者解放思想,打破门派束缚,认识自我,忠诚求真,具有无可比拟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他指引了人们从单纯求“必杀术”往求道、求自我发展的更高目标,或者说更具人牛意义与价值的方向努力,以武入哲、以武证道。李小龙简明地还原了人与武术的本质关系:不足“术”(即所谓绝招秘技)决定人,而是由人来决定“术”。在李小龙看来,包括武术在内,“所有形式的知识摄终意味着自我的认知”,“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得多,也更有价值”。由此,  相似文献   

9.
丁珮(丁珮小姐一再强调她的名字应是“丁珮”而不是“丁佩”),或许是李小龙在人世上看到的最后一个人。33年前,一代传奇、集万千敬爱于一身的李小龙猝死在女友丁珮家中,震惊世人。全世界的龙迷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把对李小龙的爱化作了对丁珮的怨。  相似文献   

10.
金宝 《中华武术》2002,(2):41-41
如果你知道李小龙,当这个石天龙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会惊呼:“李小龙!”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新年伊始,国内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率先推出了两套很有收藏和观赏价值的李小龙图书:《画说李小龙》丛书和《全图解李小龙二节棍》单行本,为内地的李小龙研究与收藏领域又增添了两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撷敢的五组一招制敌的技击方法.都是振藩截拳道的自卫术精华。全部由李小龙本人与他最杰出的门徒共同示范。其中,“振藩拳法”一组动作技术照摄于1963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振藩拳法大弟子木村武之;“截拳道”部分的四组动作照摄于1967年和1968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截拳道两大顶峰门徒伊鲁山度、黄锦铭。  相似文献   

13.
“李小龙网站”专栏目1998年初开办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多承广大读者厚爱与海内外同好的热情支持,栏目伴随着《中华武术》前进的脚步而茁壮成长。 2000千禧年恰逢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年”,11月27日是振藩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宗师60华诞纪念日。李小龙宗师出生于“龙年”(1940年11月27日)“龙时”(早晨7点),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本名李振藩,艺名“李小龙”,主演了《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一系列“龙”的影片,一生都与“龙”有着不解之缘。如果他依然健在,该是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了。为了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14.
杰西·格洛弗是李小龙到美国后的第一位徒弟,同时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李小龙最伟大的学生。虽然他和李小龙一起练武的日子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杰西?格洛弗依然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武术领域的权威。斯基普·埃尔斯沃思(李小龙早期一位著名的徒弟)不仅仅称杰西·格洛弗为“李小龙最优秀的门生”,还进一步赞誉道:“当提到杰西·格洛弗时,我很敬畏他。首先,我见过世界上最伟大的斗士,但我从未见过有人超越杰西。当然,李小龙除外。“但比杰西的格斗技术更重要的是,他身上体现了每个人的武术哲学里应包含的所有优秀品质。他非常诚实、厚道、勇敢、忠诚、耐心、宽容、正直、谦虚、直率。他还非常聪明、有教养和博学。你能够信任他到把生命托付给他的程度。当时,如果说在我格斗艺术领域内有个英雄的话,那肯定是杰西·格洛弗莫属了”。  相似文献   

15.
李恺师傅,出生于中国上海,李小龙亲传弟子,实战派武术家。10岁时开始练习少林功夫和气功。13岁开始进行西洋拳击的学习,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于1948年参加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取得轻中量级拳击冠军。1952年留学美国,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后又于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6年,跟随杨式太板拳传人董虎岭(董英杰之子)学习太板拳。1967年,正式拜师李小龙,学习截拳道。并成为李小龙在洛杉矾开设的“振藩国术馆”的首位注册学生。之前,李凯师傅曾达到柔道棕带、肯波空手道黑带级别。正是由于李凯师傅深厚的武术知识以及丰富的搏击经验,而被李小龙挑选为“后院训练对手”之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系统地接受了李小龙的训练。 1988年,李凯师傅被美国《黑带》杂志选为“黑带群英殿”年度名人,曾任“振藩截拳道核心”总会创会核心成员之一。为了弘扬截拳道,李凯师傅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了研究与教授工作,同时继续致力于中国武术(杨式太板拳)在美国的推广。 以下这篇文章来自他的网站,我们把他翻译过来,希望能够对一些传统武术家有些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唐龙 《中华武术》2001,(11):26-27
为了感谢《中华武术》“李小龙网站”广大读者朋友长期以来的热情支持与厚爱,帮助大家更好、更多地了解网络李小龙文化与最新信息,笔者特地从大量网上李小龙站点中精选出最“酷”的十二个网站,逐一加以详细介绍评点,并附各站详细网址于其后。供大家上网查询。  相似文献   

17.
陈老师信箱     
《中华武术》2002,(1):54-56
一、安徽肥东县青春路10号王双才:我非常崇拜李小龙宗师,近年收集了不少有关宗师的著作,其中也有您推介的《李小龙技击法》,但总也不全,还想收藏一些关于宗师的资料,所以想请问您“湖南李小龙截拳道总会”和“振藩截拳道香港分会”的准确地址、邮编及联系人。  相似文献   

18.
博文 《中华武术》2000,(1):15-15
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卓越成就,在武术界无与伦比,追随者甚多。在进入 2000年的时刻,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研究、书本等又将昂然踏进21世纪。 在深切怀念李小龙逝世20周年的时候,香港武术界、牙买加太极拳协会及李小龙俱乐部,共同举办“21世纪李小龙功夫武术大赛”,旨在让学习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年轻运动员能一展所长,以认真的态度互相学习、切磋武艺同场竞技。大赛于1999年12月 17日,在香港李小龙俱乐部举行。大赛设最佳李小龙功夫武术运动员奖、最佳武术指导将、最佳两节棍奖、最佳散手组合奖及最佳形态奖。21世纪李…  相似文献   

19.
袁康就 《武当》2004,(8):28-29
关于生死问题,对于一个已经穷究生命意义和实践了生存价值的“得道”者而言.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庄子可以面对妻子的逝世“鼓盆而歌”.老子叫人去掉“吾身”便能消除生命中的一切“大患”。李小龙的功夫,通过几套震慑人心的电影的展示,在技术与智能、觉悟与实践之间,似乎看到了话语的句号,尽矣。  相似文献   

20.
2003年6-12月,时逢“功夫之王”李小龙逝世三十周年。为隆重纪念李小龙,在李小龙曾经旅居多年的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时半年之久的“李小龙收藏家展览会”(The Bru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