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浩峰 《武当》2013,(10):8-8
受日本函馆太极拳研究会泽谷进会长邀请,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会长赵幼斌先生于8月10日前往传拳授艺,21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回国。此次授课共9天45个课时。普及班49人,教练员提高班20人,主要是函馆市和来自札幌在内的北海道各地的太极拳骨干。教学内容以传统85式杨氏太极拳、太极功法、推手和经典套路37式太极拳为主,还抽出课时教授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杨式太极拳初段位一段的单练和对打,提高了他们浓厚的习拳兴趣,亦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应我院陈安槐院长的邀请,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名誉教授吉田直忠和函馆喇沙高等学校保健体育科主任林昌司,于3月16日来院讲学,主要内容有柔道的历史、柔道的特点、柔道基本技术、柔道裁判法、以及柔道在日本学校中的地位。听讲的除本院有关专业的师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柔道教练员。两位先生教学态度严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很受学员欢迎。  相似文献   

3.
“我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亚洲排球再创新高,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得着手狠抓青少年排球运动。”日本排协青少部部长荻原秀夫先生加是说,这次他又率日本青少年排球代表团访问中国的北京和秦皇岛。年近花甲的荻原先生从事了一辈子排球工作,出自他对排球运动的挚爱,仍在积极探索提高日本青少年排球水平。在秦皇岛荻原先生欣然接受了笔者的专访,就目前日本青少年排球运动开展情况做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西日本选手大赛 当年将要进行西日本选手大赛之前。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报道: “……参赛的运动员有星野展弥(全日本冠军)、涉谷五郎(全日本冠军)、原田武、阿部好幸、国重博……”一连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12日晚,位于日本东京繁华商业地带涉谷的可容纳2000名观众的东急文化村果园剧场内,一向以冷静著称的日本观众掌声、欢呼声不断,演出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演员多次谢幕观众仍然流连忘返。这是战旗杂技团和江西省杂技团联袂演出的大型杂技主题晚会《茶》结束上海世博会演出任务后赴日本进行的首场演出盛况。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早在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就提出过运动处方(exerciseprescription)这个概念。1960年日本猪饲道夫教授首先使用运动处方这一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确认。二、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7.
提到现代的中国围棋,就不能不再次提起藤泽秀行先生。作为一个职业棋手,藤泽秀行先生所做到的不仅是在棋艺上的刻苦修行,他那种超越国界的胸襟更加让人敬服。藤泽秀行先生多次组织日本棋手到中国进行棋艺上的交流,为中国围棋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役的中国职业棋手们提起秀行先生,都会用一种极为敬重的语气。 时光流转,藤泽秀行先生年事已高,终于决定了退出棋坛的搏杀。在别人眼里,也许他会开始另外一种生活。不过,在2000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人们改变了这种看法。曾任日本棋院理事的藤泽秀行先生突然宣布要脱离日本…  相似文献   

8.
简讯     
据日本《读卖新闻》86年10月8日报道,亚运会后,日本体育界痛感体育情报统系的迟钝。其中亚运会百米银牌获得者不破弘树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他说:“根本不知道卡塔尔还有跑得那样快的运动员。”日本体协内部现在要求在东京涉谷区幡谷东京教育大学建立体育情报中心的呼声很高。尽管对情报中心的内部组织问题还有争论,但日本的教练员们总算明白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古老的谚语。  相似文献   

9.
有的同志认为,在清朝末年,日本体育比赛属武事类,举办运动会是不准华人观看的。《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一篇文章《我国近代体育教育家——徐一冰》就持这种观点。文中说,徐一冰先生留学日本时,由于中国人不准观看日本的运动会,但他希望把运动会传入中国,以提高中国人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于是,便不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6,(21)
正作为中国文物艺术品的重要货源地,日本早已是全球拍卖行觊觎的对象。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的重要瓷器,很多出自日本。中国众多拍卖行也在日本经营多年,努力开掘资源。那么,流落日本的中国古瓷资源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在多年征集之后,这些资源是否已挖掘殆尽?本刊特别采访了旅居日本几十年的张荣先生。张荣先生既是收藏家,也是古董商,近几年又成了日本关西拍卖行的董事,多年的行业视野为我们打开日本古董市场这扇神秘之门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1.
日本集邮家古庄昭夫先生于1996年12月14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66岁。古庄先生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解放区邮票专家,也是以中国区票邮集在世界邮展荣获金奖的第一人(1984年,韩国)。1988年在东京创立“中国切手(邮票)研究会”,古庄先生担  相似文献   

12.
定窑绿釉瓷器史无记载。自从1957年故宫博物院在调查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窑址时发现两片绿定瓷片,其中一片还刻有云龙纹(见《中国陶瓷史》)以来,"绿定"就成为古陶瓷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尚未发现"绿定"完整器,因此关于"绿定"的争论声也不时响起。本刊2008年3期发表了杨静荣先生的《关于定瓷鉴定的几个问题》一文后,一些读者打电话或写信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本着鼓励争鸣的原则,本刊将道夫先生的质疑文章发表如下。我们希望学术争鸣能够建立在一个实事求是和严格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女子柔道运动最先始于日本,早在明治26年(1893年)柔道运动的创始人嘉纳治五郎先生,就在日本讲道馆开始传授女子柔道。但是只进行一般性训练,而不组织竞赛活动。这主要是受嘉纳治五郎先生提出的“女子无需争赢斗胜”之戒律的影响,直到1978年才召开了第一届全日本女  相似文献   

14.
安永一著 《围棋天地》2010,(20):105-109
安永一先生为日本围棋界一代传奇人物,研究大家。他曾经痛感于日本围棋成文规则的欠缺,于1932年发表被后人称为“安永宪法”的《围棋宪法草案》。他与吴清源、木谷实两位大师合著的《围棋革命新布局法》更是成为围棋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甚至广大棋迷所熟悉的中国流布局,第一个下出的人也是安永先生。安永先生是日本棋界的中国通,对中国古籍多有涉猎,而对新中国和新中国围棋的发展也颇多关注。《中国的棋》成书于1977年,是安永先生对中国围棋研究的总结之作,至今仍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龙 《钓鱼》2010,(4):61-61
日本丸美钓具株式会社是日本一家老字号的钓具生产及连锁销售商社。在日本,丸美钓具旗下有38家连锁钓具店,销售的钓具深受钓鱼人的喜爱。在欧美国家丸美钓具同样受到国际钓鱼圈人士的追捧。在对中国市场一年多的考察期中,九鬼健一先生与中国钓鱼人进行频繁接触,将丸美钓具的产品赠予大陆钓鱼高手试用,试用者试用后都称丸美钓具产品肯定会成为中国钓鱼人喜爱的钓具产品,这更增强了九鬼健一先生对中国市场的信心。2008年11月中旬,丸美钓具在四川成都正式设立中国营销总公司。  相似文献   

16.
杨才玉 《收藏》2007,(1):44-51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藏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景德镇官窑瓷器、上海稻房博物馆(筹)藏景德镇在20世纪70年代制作的7501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连同台湾鸿禧美术馆藏景德镇瓷器,于2006年10月21日开始在日本国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举行“景德镇千年展”首展,之后还将陆续赴茨城县陶艺美术馆,山口县立荻美术馆,东京市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举行为期一年的巡展。此巡展的展品皆为三馆馆藏精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景德镇千年制瓷业的悠久历史及其辉煌成就,在当前中日关系解冻趋暖的大背景下,这种文化交流受到日本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作为民间藏家藏品的“7501毛瓷”首次成批出国巡展,其重要意义及其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榆 《收藏》2014,(8):62-64
胡适(1891~1962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核心人物。胡适先生于1945年9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又曾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同时,胡适先生也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绩。近日,笔者在瓯江草堂展览大厅,蓦然看到一幅江寒汀先生绘制的颂扬胡适先生的《绩媲鹰扬图》,心灵为之震撼。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九段,于一九一四年生于中国福建省,一九二八年东渡日本。在近六十年漫长的围棋生涯中,他以卓越的战绩称霸于日本棋坛,其间,至少有二十五年是作为“天下第一人”来统治日本棋界的。象吴清源先生这样的旷世奇才,在围棋史上无人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00,(3):4-4
1月18日,记者会见了随团旅游苏州、途经上海的日本集邮家伊藤丰明先生和夫人。家居名古屋市的伊藤先生现已七一高龄,早年收集日本邮品,但成绩不大。1994年起对新中国早期邮政史发生兴趣,自从在  相似文献   

20.
王长启 《收藏》2008,(10):110-115
20年前的日本香川县西安文物展是西安市第一个大型出国文物展。那是在1985年春天,某日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李家翰对我说,日本香川县通过西安市外办邀请西安文物赴日本展览,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明天早上到人民大厦去找一位叫松本昭雄的先生,尽量谈成功。第二天,我带着精心准备的文物目录拜访松本先生,他是一位清瘦、干练的中年人,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精通中国历史与文物。经过细致的磋商,最后确定在1988年日本祝贺濑户大桥建成通车时举行西安文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