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学建模与常规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数学建模环节远多与其他内容,而且连贯性更为突出。因此照搬之前的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将一次建模活动进行分割,从单元视角下多节课多重点去理解数学建模,比走马观花的“感受”模型更有教学意义。文章以沪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中《刹车距离》为例,从大单元设计角度出发,提供一种数学建模的教学可能,并选取其中的一节课作为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关键。本文结合建模教学实践,从突出活动,自主建构;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模活动是提高数学建模教学实效性的鼓励创造,提升能力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强调数学应用现已成为当今各国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特点.美国提出了“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口号.近年来,我国对数学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学数学教学也开始进行建模教学的探索,北京、上海等地每年还开展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不少地方也开展了中学生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然而,相对于全国乃至全球参与度最大、开展最为广泛的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中学建模活动还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对比中学数学建模与大学数学建模,探讨中学数学建模活动如何更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4.
2020版高中数学课标在2003版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对高中数学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调整课程类别,设置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3类课程;优化课程组织,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4条主线;细分选修课程,增强了选修课程的针对性;突出活动课程,提升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地位;凸显数学文化,强调数学文化的全面融入;设置衔接内容,增强学段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教育教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教育的难点,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数学建模教学方式的出现和应用,解决了以往课堂教学过于单一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中基础教育的扩展。当然,由于这种建模方法应用的时间还比较短,教学过程还不够完善,很多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我国数学建模教学的实际情况,简单阐述一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促进高中基础教育的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6.
<正>强调数学应用现已成为当今各国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特点.美国提出了"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口号.近年来,我国对数学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学数学教学也开始进行建模教学的探索,北京、上海等地每年还开展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不少地方也开展了中学生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然而,相对于全国乃至全球参与度最大、开展最为广泛的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中学建模活动还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对比中学数学建模与大学数学建模,探讨中学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针对工科数学建模课程与实验体系,强化课程案例问题的"工程性"与"专业性",突出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性"和"创新性",结合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我院构建形成了以"数学建模课程"为基础,"数学建模实验"为训练手段,"数学建模竞赛"为实践平台的三级数学建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增强数学建模在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建模是联接现实世界与数学世界的桥梁,同时也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近二十年来中学数学建模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数学建模教学、数学建模内涵、数学建模评价等方面,表明中学数学建模从实践摸索走向价值追求,注重实施有意义的数学建模活动.同时,中学数学建模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建模研究内容不够系统,教师建模素养不高,教材建模问题资源匮乏,建模课程实施不均衡,建模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今后中学数学建模研究应全面培养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均衡数学建模在各学段的实施,构建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新课标的心得感受,提出应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建模活动,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相似文献   

10.
如今,数学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数学应用与建模.数学应用与建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谈到数学建模,教师觉得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则认为这是好学生参加的活动,这些想法都使得数学建模活动难以开展.如何选择、设计适合所有学生的建模问题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攻关能力.在对理工科学生的教学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基本途径为:开设数学建模系列课程;构建创新实践活动体系;改革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案例教学法;组建教学团队;增设创新学分.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职院校,数学建模课的开展对于数学的深入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数学建模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应用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院正式开数学建模课已有五年的时间,结合自己从教数学建模课的经历,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重要意义,并针对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与培训介绍了自己的做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研究前提和依据,架构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分析框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别研究了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研究表明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能够贯彻执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基本方略,突出数学学科的科学与教育价值的考核,注重函数、几何与代数的考查,数学建模能力的考查力度显著提高,但数学文化浸入数学考卷的力度还需要加强,创新性的考查还不够充分,探索创新和生活实践类问题情境上的考查相对较少.展望未来的新高考,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考查应该会加大比重;数学建模能力的考查可能会持续加强;数学文化的考查将会逐步浸入到填空题与解答题之中;推陈出新的创新性题目将会层出不穷;生活实践类问题情境的创设可能会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数学已经被称为是撬起未来的杠杆,因此,在中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应用教学和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结合实际谈谈具体的实施策略和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杨丽  富强  石琦 《教育探索》2013,(2):47-48
金融类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有其必要性。金融类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也有其必须克服的困难——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教师的能力不强及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建模课程重视不够。据此,金融类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应立足长远,应遵循低起点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数学建模活动是一项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活动 类型,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建模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 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还能强化学生的计算、空间、逻辑等方面 能力。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介绍背景,分析了培养学生建模 能力对于学生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如何培养并提高 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ARCS学习动机(成功引导)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寻找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并努力从中获得预期的学习益处的教学方法".在数学建模教学中运用此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增强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ARCS学习动机(成功引导)教学模式在数学建模课中的运用需注意:此教学法需要和别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并且应该在实践教学起到更大的作用;教师要扮演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监督者的角色.ARCS教学模式在数学建模课程的运用中存在考核机制缺失和师生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全面推广此教学法还需进一步试点,同时完善相应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小学非常重视开展数学应用与数学建模教育.这一数学教学的目标也挑战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仅仅简单地将应用数学的能力融入学校的数学课程框架是不够的,数学教学还需要注意下述方面:  相似文献   

19.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进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数学建模活动一定要加强<数学建模>课程建设和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而一个好的建模培训体系又是竞赛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结合钦州学院的课程教学特点和现况,给出了<数学建模>课程建设和数学建模培训的实践方案,同时,也提出了今后更好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八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介质与距离对WiFi信号强弱的影响”的数学建模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是数学建模活动教学的设计,基于常规教学设计对其进行拓展,通过改进使之适用于数学建模教学设计的撰写;第七方面是学生获得的成果,包括成绩和不足两个方面;第八方面是对本次活动的反思.这样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并真正理解数学.该教学设计还基于数学建模活动的需求在表达形式上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