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方圆 《知识窗》2001,(5):43
陈某以个人名义申请登记了一家服装店.1999年初冬,陈某认准了一种冬装,决定大批进货.于是,他向朋友李某借款8万元,约定2个月内归还.这笔钱,陈某全部用来进了这种冬装.但是,这种冬装销路并不好,造成大量积压,眼看冬季将过,债务到期,陈某只好将冬装低价处理.这次错误的决策,使陈某只收回了5万元,归还李某后还欠3万元,陈某表示自己无钱可还,要求李某宽限一段时间,李某认为陈某纯粹想赖账,因为陈的父母有数万存款,其妻子也有3万元存款,用他们的钱还所欠债务理所应当.双方争执不下,李某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2.
吴某曾因做生意需要而向徐某借款1万元.由于经营状况一直不太好,借款到期后,吴某无力归还.由于徐某见面就讨债,使吴某烦恼不已.吴某的好友李某听说此事,主动对吴某说:“如果下次徐某再来找你,你就叫他来找我,我来还给他.“吴某感激不尽.当徐某再次找到吴某要求其还款时,吴表示已经和李某达成了协议,由李负责还款.徐某找到李某,李某并不否认此事,但是仍然表示无钱归还,请求延期.徐某认为吴某在有意逃避债务,于是起诉到法院,要求吴某还款.……  相似文献   

3.
陈雯 《知识窗》2002,(6):42
村委会盖办公楼时欠下村民陈某2万元,并出具了欠条.2001年6月,该村委会在撤乡并村时,与相邻一个村委会合并组成了新的村委会.此后,陈某多次向新的村委会要求归还欠款,都被他们以不是自己的欠款为由拒绝.陈某于是起诉到法院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一日下午,小学生刘某和陈某(都为8岁)在路上玩耍,看见精神病人余某在路边玩石头,刘某和陈某便走上前去取笑、戏弄余某.余某被惹恼了,开始追打刘某和陈某.刘某和陈某一边跑,一边捡地上的石块向余某抛去,其中一块石头击中了余某的眼睛.余某被家人送进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2000多元.余某的监护人找到刘某和陈某的家长,要求他们共同赔偿这2000多元.但刘某和陈某的家长都纷纷否认自己的孩子击中了余某,拒绝作出赔偿.无奈之下,余某的监护人起诉到法院,要求刘某和陈某的家长赔偿医疗费.……  相似文献   

5.
陈某是A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去年5月,A公司因不满陈某的工作,决定解除与陈某的保险代理合同,并要求陈某在一周之内交回所有的业务资料和公司核发的展业证书,陈某表示同意.但就在陈某要交回所有资料的前一天,他动起了歪点子.他想起一位姓李的潜在客户,很想投保但一直犹豫不决,于是陈某找到李某,几经说服,李某竟然同意投保了,陈某喜出望外,很快与他办好了投保的一切手续,并收取保险费2000多元,此后,陈某再也没有露面.……  相似文献   

6.
《知识窗》2007,(12):58-58
[案例]2007年4月,王某将陈某告上法院.要求陈某归还欠款50万元,并有借条为证。借条上清楚写明:陈某因经商需要,向王某借周转金50万元.并约定了归还日期。但陈某辩称,王某从来借钱给他,因陈某经常和王某在一起赌球。50万元债务属于赌债,而赌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陈某还向法院提供了双方拟借条前后的三段录音记录。  相似文献   

7.
2000年6月,某建筑公司职工陈某在施工作业时不小心碰上了高压线,当即死亡.噩耗传来,陈某全家沉浸在悲痛之中.事过不久,陈某的儿子却听说,其父所在建筑公司已从保险公司领取了其父的人身保险金2万元.陈某的儿子并不知道他的父亲投了人身保险,也不知道谁是人身保险的受益人.他经过调查才知,2000年初,该建筑公司在征得全体职工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以公司全体职工为被保险人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险,保险金额为每人2万元.在指定受益人时,建筑公司指定本公司为受益人,对这一点,职工们并不知情.  相似文献   

8.
熊铭贵 《知识窗》2006,(4):60-60
[案例]2005年3月,初一学生何某在上学途中被一货车撞伤,造成腿部骨折,卧病在家2个月。为不耽误学业,何某父母请人在家中为何某补习功课,花费了4000元。何某的父母要求货车司机陈某赔偿包括补课费在内的一切实际支出的费用共计2万元。陈某对其他费用不存在异议,但拒绝赔偿补课费,认为这一费用法律没有规定。何某的父母于是将陈某告上法院,要求陈某赔偿何某补课费4000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熊铭贵 《知识窗》2006,(1):61-61
[案例]2005年4月,某中学初三一班有位学生患病在家休息多日,同学们打算去看望一下他,班主任王老师也有此想法,于是带着班上同学去看望这位学生。在返校途中,班上学生胨某被一大货车撞伤,医治无效死亡。车主已接规定给予陈某的父母一部分赔偿,但陈某的父母认为,陈某是老师带着去看病人的途中死亡的,对陈某的死亡学校也应承担赔偿责任。校方认为,陈某的死亡是货车司机造成的,校方没有责任,且陈家已经得到赔偿,再向学校索赔毫无根据。陈某的父母于是将学校告上法庭,要求学校支付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共计6万元。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2006年7月,某线缆有限公司通过本单位业务员陈某将价值100万元的电缆销售给某钢铁有限公司,陈某在2006年底将回笼的50万元货款用于个人的经营活动中,陈某在2007年5月得知线缆公司因钢铁公司迟迟不支付100万元货款,已经向法院起诉钢铁公司,为防止自己挪用单位货款的行为败露,  相似文献   

11.
吴某与宁某是好友,99年2月,宁某向吴某借款3万元,并写了借条,借条上约定1年内还清借款,但对利息的事只字未提.2000年2月,借款到期,吴某提及还款一事,宁某表示暂时无钱还款,要求延期,吴某不悦.此后,吴某多次催宁还款,宁某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2001年2月,吴某在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要求宁某归还借款3万元,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相似文献   

12.
赵利民 《知识窗》2006,(8):58-58
[案例]2005年12月,小学生李某(9岁)在中午午休时间被班主任老师章某叫去帮忙打开水。李某打来开水在回老师办公室的路上,被正在走廊内荡秋千的同学陈某(11岁)撞了个正着,开水瓶被打破,李某的腿也被烫伤,花去医药费等共计4000余元。李某的父母要求学校、章某和陈某家长赔偿。学校认为,李某的受伤发生在放学以后,且章某让学生为其打开水,是其个人行为,不是职务行为,学校不应担责。  相似文献   

13.
熊铭贵 《知识窗》2008,(8):56-56
2008年4月,刘某认识了以盗窃电动车为业的王某,并从王某手中以3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电动车。几天后,刘某认为该车太旧太小,于是将车转卖,又找到王某,要求王某给他搞一辆八成新的某型号的电动车。王某答应“搞”车,要刘某等他电话。在刘某的多次催促下,王某终于按刘某的要求将车盗到手,刘某付给了王某600元。不久,王某在盗窃时被抓,  相似文献   

14.
程某和丈夫刘某于94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2001年3月,因感情不和,程某和刘某决定协议离婚,双方对财产作了适当处理,并约定儿子归程某抚养,刘某每月支付200元生活费和教育费.2002年1月,小孩生病住院20天,花去医疗费6000元.程某工作的企业效益不好,收入不高,难以独立承担巨额医疗费.程某于是找到刘某,要求他承担医疗费的一半.刘某则认为自己收入也有限,且每月都给了程某200元,没有理由承担小孩子的医疗费,遂以没钱为由拒绝了程某的要求.程某几次要求未果,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15.
赵利民 《知识窗》2008,(3):56-56
[案例]2007年5月,王某收到好友陈某的手机短信.短信中说陈某正在外地,突然生病住院,向王某借5000元钱,并请他汇到陈某的卡上。王某当即去银行为陈某转了钱。陈某回来后,向王某表示了感谢,但没有还钱,也没有补借条,但王某保留了手机短信和银行的汇款回单。2007年5月,王某与陈某发生矛盾,王某遂要求陈某还钱,陈某不承认有此借款,拒绝还款。王某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决陈某归还其5000元钱。  相似文献   

16.
周兵 《知识窗》2001,(11):40
陈某丧偶后,与儿子(22岁,未婚)共同经营了一家商店,当时该店的总资产约为6万元.96年,陈某与杨某结婚.婚后,陈某与儿子继续经营商店,杨某操持家务.由于陈氏父子经营有方,到2000年,商店的总资产已达到24万.但此时陈某与杨某关系已经恶化,陈某提出离婚,杨某并不反对离婚,但要求先分割商店的财产.陈某认为商店是他们父子共有的,杨某未作任何贡献,因此不同意分割商店的财产.此事最终被提交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17.
吴某租住了李某的一套住宅,没住多久,吴某发现房子有点漏,当时也没太在意.后来,吴某受单位指派,要去外地出差半月,有朋友提醒他,雨季要来了,房子有漏的话要及时修,吴某则笑笑说:“没事,我学过法律,修房子的事由房东负责,漏雨造成的损失也由他赔.“吴某出差期间,当地果然连续下了几天大雨,等到吴某出差回来,发现他的房屋潮湿不堪,已有部分家具因漏雨而造成损害,经济损失达4000元.吴某遂向房东李某索赔,李某认为他起先并不知道房子有漏,吴某在知道房子有漏的情况下也没有通知他修缮,因此拒绝赔偿.吴某于是起诉到法院,要求李某赔偿他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张某(出租人)与李某(承租人)于2001年3月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房屋租金为每月500元.李某自同年5月至10月一直拖欠房租,张某多次向李某催交租金未果.一日,张某乘李某外出,到李某住处拖走摩托车一辆.李某回来得知此事后,上门找张某理论,张某则说,你的摩托车先“留置“在这里,限一个星期内缴清租金,否则,车子恕不奉还.张某只好将李某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9.
郑某与李某是同事,有一次单位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来到某海滨城市.郑某想下海游泳,就把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交给不打算游泳的李某,请他代为保管,李某答应了,并随手把电脑放在自己身边.不料,李某玩得兴起,竟忘了保管电脑的事,导致电脑被盗,郑某损失上万元.因为都是同事,郑某起初也没说什么.不久,两人因别的事关系恶化,郑某于是旧事重提,要求李某赔偿电脑.李某认为自己是无偿为他看管电脑,纯属朋友间帮忙,电脑被盗非他本意,不应叫他赔偿.郑某则认为电脑被盗完全是因为李某不负责任造成的,于是起诉到法院,要求李某赔偿电脑被盗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熊铭贵 《知识窗》2008,(9):58-58
[案例]2008年1月,陈某和几位朋友来到某酒店用餐,因大厅人多,陈某让服务员开了间包间。用餐之后结账时,陈某发现账单上竟有“包间使用费80元”这一项,当即提出异议。服务员说这是酒店惯例,且事先也将此收费告知了陈某,包间的墙上也有明显的收费说明。但陈某坚持说不知情。由于酒店方面坚持收取包间费,陈某于是将酒店告上法院,要求酒店退回包间费并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