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阅读可以提高孩子们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力,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课堂效率。新课标也明确规定,要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如今的语文课堂总是按照课本知识讲解,枯燥乏味,致使很多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要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孩子们的阅读量,将方法、途径切实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提高文学素养,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是学生了解生活、感知生活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学习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让学生乐于读,激发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教学模式使得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而阅读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核心,更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如何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让孩子们真正走进书籍的世界,在阅读中健康成长,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老师可以不断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以身示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获得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一个过程。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对以前不重视的阅读现在也变得越发重要。阅读可以增长见识,对语文的学习有方方面面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认清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中的一项主要能力,想要学生具备良好阅读能力首先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具有兴趣的阅读和学习才是切实高效的.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此文就对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具体策略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调动一定阅读兴趣,那么就一定能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大量的阅读、生动的阅读、快乐的阅读,才能在读中有感悟、有思考,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语文之本,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通过培养学生的读书,自学和思考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孩子们获得审美体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教会最基本的读书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积极强化学生的“自我有效感”引导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再通过有效地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学科之一。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识字能力不足,只有先学好语文知识,才能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了解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且能够有效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备语文素养。但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情况十分糟糕,一方面源于学生对于阅读兴趣的降低,另一方面源于学生阅读时间的不足。故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观念,培育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强化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强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收获知识,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但在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课本阅读,忽视了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导致学生受学习压力影响无法提升阅读兴趣,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刻理解与掌握。为确保开展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提高阅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年龄以及接受能力直接相关,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于识字认字,还要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和自主阅读的能力。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文学类型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理解能力,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在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为他们推荐经过岁月洗礼的优秀作品,让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得到培养,核心素质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任会艳 《文教资料》2014,(28):53-54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主要途径的凭借。文章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论述,提出要从激发学生兴趣;把阅读选择权交给孩子;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创造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文本阅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作为小学教育最基础的课程,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只有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更新教学的设计方法以及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等有效策略,结合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应不断总结阅读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净化学生的心灵。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得激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就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养成,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文章分析理解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学生必须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这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重要影响。阅读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通过教师教授的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切实从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情感的陶冶。本文从多读、细读、巧读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高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语言的积累依靠的是海量的阅读,维持海量阅读只能依靠兴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基,兴趣是原始的驱动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将阅读融入各项日常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练习设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但是阅读教学始终存在问题,如教师没有重视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缺少吸引力等等,导致学生缺少阅读学习兴趣。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开展阅读教学,使小学生可以投入阅读学习中。另外,还应重视拓宽小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