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大名著的阅读历来是中小学生阅读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它们都是鸿篇巨著,篇幅都在100回甚至100回以上,所以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是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上,教师大都侧重于对小说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分析和讨论,再进一步就是对小说思想艺术和小说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的探讨。笔者认为,长篇小说本来就具有主题的多元性、主旨的多义性。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任何对四大名著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王米俊 《西藏教育》2011,(10):22-24
文学作品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的内心世界的,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而且越是伟大的小说,越是具有无比的丰富性,读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阐释。而由于个人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性格倾向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爱滋 《山东教育》2009,(12):34-34
在全区第二届教师基本功比武大赛的选拔赛中,老师们的统一授课题目是《冬阳&#183;童年&#183;骆驼队》。这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因为是同课异构,所以在最后的课堂呈现中自然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中有两节课的设计引起了争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的符号     
立意范本之四:巧设角度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写作来说,在主题一定的前提下,每个考生都有自己思考和写作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反映着一个人对问题思考的深入程度及其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作为《阿Q正传》这样伟大小说的主人公阿Q,80余年来,也以它神工鬼斧般的艺术魅力和至大至刚的思想力量,一直震撼着中国知识界及世界坛。本将介绍国外一些名学对阿Q形象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导引】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从《水浒》问世至今,人们对这部鸿篇巨制的主题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部农民起义的斗争史,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部黑帮史,还有的人认为是一部右倾投降主义的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名著,去品味作品中那些闪光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将较为成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从作品本身的形成过程来分析,文学作品具备一个客观的主题,也可以叫作规定性主题,但从读者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来分析,当作品一旦成为读者的读物时,每一位读者眼中的作品主题就会产生个性化的差异,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样的主题可以叫作差异性主题。阅读教学进行文本解读时,文本本身、教师、学生等多元因素的参与,文学作品的规定性主题和差异性主题形成了阅读的多…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将较为成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从作品本身的形成过程来分析,文学作品具备一个客观的主题,也可以叫作规定性主题,但从读者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来分析,当作品一旦成为读者的读物时,每一位读者眼中的作品主题就会产生个性化的差异,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主题可以叫作差异性主题。阅读教学解读文本时,文本本身、教师、学生等多元因素的参与,文学作品的规定性主题和差异性主题形成了阅读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安排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这一综合性学习课,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文学、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常规的东西如小说的基础知识等当然要讲,但知识层面的东西终究是表象的,我以为,最要紧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体验别样的人生,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这些内容应当属于理解、鉴赏、探究的层面,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底子。人在现实中有很多无奈,无奈之一就是人在现实中的活法只有一种,你选择了这种活法,就意味着放弃了除此之外的千万种活法。小说,则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人体“验另一种人生的可能。以笔者之浅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精神享受的王国。教师当然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评判与审美角度,但教师应时时牢记“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1.
社会进步 ,观念更新 ,评价体系的变革 ,带来阅读者认识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被遴选入教材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数年前的初读和数年后的重读 ,要求感受相同和理解完全一致是不现实的。据此 ,我们在文学作品的应考复习中 ,若对策得当 ,方法科学 ,当可使原本单调枯燥的“炒冷饭”工作 ,变得丰富充实、新鲜活泼 ,正如同吃葱蛋炒饭般喷香可口。紧紧把握创新点 :从形象到主题 形象和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分析形象 ,探究主题 ,是解读文学的主要任务。由于“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又…  相似文献   

12.
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读法。有一种乖张的读法:在高山上,更能读出贾平凹的空灵与泥土般的朴实与清新;在大海边,更能读出余秋雨的壮阔与雄奇;播放旧上海老歌之时,更能读出张爱玲小说的气息;夜阑人静的时分,更能读懂钱钟书的睿智。你是哪一种诗意的读法呢?习作文笔优美,情感真挚。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鉴赏和一般的作品解读中,人们都承认“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承认读者对于同一个人物可以有不同的形象投影和感情体认。但是对于作品的主题,正统的看法是应该大体趋于一致。如果引入西方现代文论来看对主题的理解,就会发现人们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往往有着较大的有时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别。这个问题可以从纵横两个向度来考察。纵向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阐释权利”,从而产生不同的阐释。横向看,  相似文献   

14.
张振 《学苑教育》2012,(24):83-83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也是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初哀。抓住了小说的主题就等于读懂了这篇小说。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主题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常选的文体之一,也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很多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准确提炼小说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文本的中心,更是作者创作的主要目的。准确把握小说主题是学生解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避免失误、有的放矢的依据和保障。一般来说,准确把握小说主题,可以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16.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一直是小说考点中的难点。教会学生如何回归文本,寻找小说文本中的“抓手”,并通过这些“抓手”透露的信息来把握小说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七课《变色龙》为例,谈初中小说主题探究的三个“抓手”。  相似文献   

17.
小说是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习惯列人的主要文学体裁之一。因为小说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与典型的人物形象,更在于它往往能深刻地揭示某种哲理——小说的主题。读了教材,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关于小说主题的常识,如小说主题具有模糊性、多样性和哲理性等特点,小说主题的形成跟作品与读者有关,而跟原作者无关,等等。  相似文献   

18.
【考点指津】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  相似文献   

19.
一曲《天时·地利·人和》,将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2013音乐季的帷幕再次拉开。美好的寓意让人心领神会,民乐团的发展建设不也正赶上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文艺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期了嘛!西谚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毛主席说:"不看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部小说,不能算中国人。"今天,当我们走进剧场欣赏"古韵音梦"四大名著民族交响音乐会,即  相似文献   

20.
<正>【考点指津】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