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俯身为师     
初为人师,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因为孩子成绩差或顽皮,而把巴掌或拳头一次又一次地落在孩子的身上。大多数受惩罚的孩子,因畏惧老师、心理压力过大成绩更差或因逆反心理而变得更顽皮。“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有缺点和不足是必然的,更何况年龄尚小的孩子呢。教育是一个过程,是改掉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正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所以,必须俯下身子了解孩子为什么成绩差,为什么顽皮。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可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的往往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孩子的优点。这就需要我们留意孩子的一…  相似文献   

2.
萧洁 《家庭教育》2010,(1):26-27
换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过程,也是孩子的一次成长蜕变。父母除了要关心孩子的牙齿健康,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关心体谅这一阶段孩子微妙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张锐 《教书育人》2006,(6):22-23
前一阶段和一位旧友谈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朋友谈到单位同事的一个孩子,觉得他能考大学,特别是清华大学,真是不可思议,后来我了解到是因为这个孩子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傻子”。原因是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曾经发高烧,医生诊断说,孩子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孩子能活过来,智力上也会有些问题。到了第二天早晨,孩子幸运地活了过来,但是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反应有点迟钝,人们一直也把他当成“傻子”看待。  相似文献   

4.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小学阶段。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的背唐诗也好,学外语也好,都不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孩子和孩子之间,不会因为一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多背诵几首唐诗或多记住了几个外语单词,就会拉开了多少智商的距离,那只会满足干做家长的虚荣和自得。与此同时,做家长的往往能够看得清楚的是,逐渐拉开距离的是在孩子的小学阶段。饭是一口一口吃的,  相似文献   

5.
蔡静 《学苑教育》2012,(19):72-72
爱是一种情感,是心智成熟的原动力,是促使内心完整的力量。父母爱孩子,就要按照孩子的需要去满足孩子,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不管家境如何,只要父母给了孩子爱,孩子就能勇敢地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和困难,并努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过去,教育孩子,我是极其缺乏耐心和自制力的,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讲了一遍,孩子不明白,讲了两遍,孩子摇头,讲了三遍,孩子还是用怯生生的眼光看着你,这位家长已是气得头发根竖起来,巴掌已落在孩子的脸上。对此,我真的有同感,因为缺乏耐心、缺乏自制力,我早已是火冒三丈,伴着一些不良用语,声音提到了高八度,孩子呢,或是由于害怕或是由于逆反心理,索性不学了,更不会了。现在,每遇到这种情形,我就让孩子放一放,做点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过一会再来说,孩子很快就明白了。女儿上2年级了,由…  相似文献   

7.
涂鸦是婴幼儿的一种本能表现,是一种游戏。虽然这种游戏无实用性,无目的性,但是其中包含了孩子的语言和情感,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会在涂鸦中和孩子对话,帮助孩子把他想说的东西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8.
家长批评孩子是很常见的教育方法,如果方法不当,孩子就会反感和不满,效果很不好。我觉得批评孩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谈一谈批评中的“三忌”和“三讲”。  相似文献   

9.
玩具是专门供给孩子游戏的物品和材料。许多家长、老师认为,玩具是孩子的“良师”,是孩子的“益友”,只要给孩子玩具玩了,自然而然地就能促进孩子的发展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玩具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载体,玩具既可以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也可能会阻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许多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如何通过玩具这种载体来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使玩具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  相似文献   

10.
在管理领域有“细节决定成败”一说,在家庭教育中,细节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如果孩子发烧了,父母肯定会送孩子去医院。但是如果孩子睡觉打呼噜,父母可能就会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果我们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和孩子打呼噜这两件事可能是相关的。您可能更要在心中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11.
何帆 《教师博览》2014,(11):53-54
1954年,戈尔丁出版了一本寓言式的小说《蝇王》。故事说的是一群孩子因为飞机失事,被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开始,这群孩子还能够团结在一起,并努力建立起来纪律和秩序。但是,很快,孩子们就分成了两派。一派孩子代表理性和文明,另外一派代表野性与原始。拉尔夫是一个海军军官的儿子,成了理性派的代表。杰克是唱诗班的大孩子,充满了野兽本性。他把打猎时得到的野猪头插在尖木桩上,逼着其他孩子像野蛮人一样把脸涂得花花绿绿,跳舞狂欢。在戈尔丁的小说里,野蛮派的孩子逐渐占了上风。两派孩子最终陷入了互相杀戮,整个小岛陷入了恐怖和火海。  相似文献   

12.
似乎是在闭眼睁眼之间,我们又到了新的一年。不知道您和孩子是以何种方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的,是在一起度过的,还是各自有自己的安排。也许您已经给孩子制订了新一年的目标,但是您自己呢?您有什么样的目标吗?不管您想过没有,要提醒您的是千万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孩子的发展上。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他人,而不是您自己。把自己的一切,都扑在孩子身上,与孩子融为一体,这样的父母自以为是尽职的,其实不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孩子您都是不称职的。这样的说法您可能有些不爱听,但是看了本期的话题《有了孩子,没了自己》;听到孩子说:“我…  相似文献   

13.
高军 《陕西教育》2006,(9):33-33
最近从网上读到一篇介绍美国家庭注重孩子“体商”培养的文章,文中所说的“体商”一词,是指孩子对体育锻炼的热心程度。美国父母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是希望孩子在运动中结交“运动高手”,通过运动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培养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心理,让孩子在父母宽容的心态下逐步建立起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花开有声     
周红 《家庭教育》2008,(5):16-17
家长朋友们,“示爱”是父母、孩子间必不可少的亲情交流。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我喜欢观察周围的家长和学生,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问的密切沟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要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喜欢用什么方式对待孩子就用什么方式;也不要拔苗助长,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更不要认为父母和孩子交往是没有必要的,沟通交流是在浪费时间。在这里,你们可以读到我们杭州天长小学三(3)班孩子们和家长的对话。在给孩子一个充满笑声温馨的家的同时。爸爸妈妈们,请停下手边的事,耐心地听听孩子的心声,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格健全的孩子。——摘自周红老师的《班主任手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孩子逐渐成人,我越来越发现教育孩子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家长和孩子之间总有一条不深不浅的小河,这是家长不能及时追随孩子们的生活节奏而形成的,我们需要想方设法地搭一座桥,通向彼此的心里。  相似文献   

16.
一笑 《家教指南》2006,(6):48-49
6岁的孩子爱“顶牛”,这是每个孩子都有的一段经历。有的孩子是有时顶牛,有的孩子是一段时间顶牛,有的孩子却总是爱顶牛。  相似文献   

17.
刚入学的孩子天真烂漫,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由于年龄小,正在成长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易受影响。有的因某些原因,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十分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始终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怎样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  首先,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孩子,使孩子树立自信的心理。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赏识。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孩子,这是激发孩子上进心最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应该教孩子些什么?幼儿园到底应该教孩子些什么呢?作为孩子家长,我认为有以下内容。一、品德教育孩子进入幼儿园,心灵是一张白纸,认知水平还相当低下,教育孩子的首要内容应该是品德教育。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教育孩子怎样做好孩子,让孩子能够明辨...  相似文献   

19.
对一些家长来说,孩子不能按时就寝和保证充足睡眠是件很头疼的事,但是孩子有规律地就寝和保证充足睡眠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孩子需要足够的睡眠时间,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1~13个小时的睡眠。睡眠不足和不好好睡觉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性情急躁、有怪癖,而且不定性,一些孩子还过于活跃,并且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是安排孩子提前入睡,还能给你和你的配偶留出一点儿属于你们自己的自由时间,这对夫妻关系来说是很重要的。三是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有利于孩子从小学会掌握时间、把握自己。一般来说,孩子入睡困难的原因是贪玩…  相似文献   

20.
一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真烦,他每天做作业时,总是爱问家长,做一题,问一题,自己就是不动脑子。如果家长不给他们讲答案,他就说不会,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人都有一种惰性,孩子一提问,家长就给出了现成的答案,孩子轻松了,他们当然乐意。但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养成一种依赖思想,养成不爱思考的坏习惯。所以说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帮助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无效的帮助方式。积极的帮助方式应该是,家长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与孩子共同分析题意,讲清解题思路之后,仍然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让他从小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作业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