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在涂鸦的时候所表现的往往不是一个题目,而是一种心情。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宣泄感情,表达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所以细心观察孩子每次游戏时的作品,仔细地分析孩子的绘画语言,会有利于我们更真切地了解孩子。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收集孩子的涂鸦作品,尝试从孩子的绘画语言中去看孩子,这样的经历给了我很多触动。下面我就结合几幅作品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意图涂鸦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尤其是两到三岁的孩子,他们经常会在墙上、纸上、桌上、地板上尽显绘画天赋。许多成人可能要皱起眉头说:这是什么呀,画得乱七八糟的,一点都不像……其实,我们不能小看宝宝的随手涂鸦,应放手让他们自由涂画,并走进他们涂鸦世界,这样才能了解他们,读懂他们,帮助孩子的心智健康成长。怎样让孩子喜欢画画、大胆画画呢?方法一:多开展二○○六年四月号下半月教育导刊玩色游戏,让丰富的色彩通过视角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激发画画的欲望,培养画画的耐性习惯。方法二:设立宝宝涂鸦墙,提供充足的空间让…  相似文献   

3.
小孩子大约到了15个月左右,就自然而然地想画画──在沙地上用手指或铲子画线条,或用泼洒的饮料画线条,都是画画的一种形式。涂色和画画还是孩子表达自己的一种理想方式。给他粉笔、蜡笔和铅笔让他随意去涂。孩子的涂鸦经历几个阶段,如果把他在不同年龄时的涂鸦保留下来的话,你会看出它的变化。 2岁时,你会看到孩子的涂鸦充满活力,把页面涂得满满的。但是从约2岁半起,他开始画“之”字线和线条。到了3岁,大多数的孩子能够画直线和交叉线,能够模仿画圈,写一些字母,画一张脸或一座简单的房子。他还能够用3只指头握笔,而不…  相似文献   

4.
三四岁的孩子本能地喜欢在一切能涂鸦的地方涂鸦,在他们心中这种涂鸦的行为不是画画,而是一种喜欢的动作或游戏,也可以把这种行动称之为表达。大人看到孩子经常作画,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有天赋,认为在专业老师那里学画画,有了同班同学的相互学习及老师的指导,在画室浓厚的绘画氛围下,孩子的绘画水平会进步得很快。同时家长也会观察孩子自己在家画画的情况,有时候家长会反映这样的问题:回家给孩子找来笔和纸,希望他能把学校里学的东西再画一遍,这时候往往会发现一个糟糕的问题,孩子在学校画得很好很漂亮,在家里却画不出来甚至不愿意画。部分家长因此担心孩子是否真的“学到”。关于上述现象,本文将深入探析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5.
杨英  谷玥姣 《考试周刊》2014,(76):187-187
涂鸦是幼儿拿起笔绘画的第一步,幼儿喜欢用涂鸦的方式表达内心想法。教师在幼儿园小班安装了涂鸦墙,引入了涂鸦笔,按照研究人员设计的涂鸦游戏的方式,开展了涂鸦墙游戏活动。同时研究者和带班老师相互配合,共同观察孩子们在涂鸦墙游戏中的表现的发展变化情况,并进行简要记录。  相似文献   

6.
幼儿涂鸦的心理动机及托班实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托班幼儿来说,涂鸦是一种游戏,是幼儿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是纯粹表现情感的手段.作为教育者,应该明确幼儿涂鸦的心理动机和重要意义,在幼儿入托焦虑期、心理适应期及稳定期科学地开展涂鸦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涂鸦是什么?涂鸦是孩子的天性;涂鸦又被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当然,大多数状态下,是用做谦辞。可是,如果当你一堂课正上得渐人佳境时,却被一阵窃笑打断,一看,原来是有学生信手涂鸦在作怪!那时,你又怎么看涂鸦这个雅好呢?我就遭遇了这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创造”最富有情趣,请看一首描写孩子“涂鸦”的古诗:“黄发垂髫儿,握枝向泥沙。似解世人意,信手乱涂鸦。桥畔流水淌,树梢日影斜。口口呢喃语,兴尽忘归家。”不是吗?当孩子抓起树枝在地上乱画时,那画是多么的无拘无束,典型的天马行空,典型的自由自在。自然,在某些“成熟”了的大人看来,“涂鸦”既无章法又无意义———他们显然忘了,他们小时候也曾如此这般地“涂鸦”过!他们更不曾发现,以大人的“成熟”嘲笑孩子的“幼稚”,这本身就是一种幼稚。请细品老舍先生的一段话:“看小女儿写字,最为有趣,倒画逆推,任意创…  相似文献   

9.
卢小玲 《广西教育》2013,(45):96-96
绘画,是一门艺术。它能开启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涂鸦”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活动,然而却往往被大人认为是瞎画、胡闹。幼儿在涂鸦时不经意间弄脏衣服、桌椅常常会受到家长的训斥。殊不知,大人的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抑制了幼儿绘画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涂鸦”这一爱好,点燃幼儿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在“涂鸦”中找到绘画的乐趣,开启幼儿的绘画之旅。  相似文献   

10.
涂鸦是孩子的一种本能表现,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发展的产物。涂鸦期(出生—2岁)的创作过程是从肌肉动作(涂抹、抓戳、撕裂)的需求到肌肉运动感的满足。命名涂鸦期(2岁—3岁)是属于想像感觉阶段,孩子常将自己的想像与感觉借助“乱涂乱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位家长在引导孩子画画时,必须先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绘画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极有兴趣的游戏,这种游戏的才能似乎是本能的,自幼儿会抓笔,就会在纸上涂鸦了,尽管起初是一种无控制动作,也没有任何创造的意向,但他们这种“动的快感和对纸上出现线条的惊奇”是儿童绘画学习的开始,这时候起的“涂鸦”就可以称“儿童绘画了”...  相似文献   

12.
姚敏霞  谷玥姣 《考试周刊》2014,(77):193-193
涂鸦墙是一种新型的绘画方式,利用环保材料,可以反复涂鸦、擦洗,让幼儿自由自在地绘画。它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模式,将纸上作画更换为在涂鸦墙上创作,绘画形式趋于自由、自主。作者针对涂鸦游戏材料中的涂鸦墙、脱敏、你讲我画、评价卡等环节的设计,谈谈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孙亚琴 《早期教育》2006,(11):25-25
我们从儿童绘画发展来看一看罗恩菲德的划分方法,涂鸦期(2~4岁),接着以后出现的是前样式化阶段(4~7岁),样式化阶段(7~9岁),写实主义的萌芽阶段(9~11岁),推理的拟似写实阶段(11~13岁)。按照罗恩菲德的划分方法,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处在涂鸦阶段和前样式化阶段。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阶段幼儿绘画的特点1.涂鸦期。涂鸦—其实并不能称之为绘画,只能说是一种练习性的游戏,就是儿废进行的乱涂乱画,在乱涂乱画中能识别出各种形状来。  相似文献   

14.
刘军 《广西教育》2013,(45):90-90
儿童对于美术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随心所欲的涂鸦,总能带给孩子无比的快乐,它是孩子对世界的一种感知方式,也是孩子的另一种生活语言。新的课程教育理念要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对美术课堂充满热情,因美术学习而对生活有更细微的感受,能运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情感和对世界的感知?  相似文献   

15.
绘画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它表述孩子的思想、传递孩子的感情、体现孩子的心灵。孩子从小喜欢画画,低年级学生也喜欢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认识。他们常常在随意涂鸦过程中自画自说。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6.
谢芳 《孩子天地》2017,(6):250-251
美术可以提高幼儿园小班孩子分辨颜色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毕竟年龄较小,他们的绘画目的不明确,多只停留在涂鸦阶段,只将绘画看成一种游戏。这个小班美术教学带来了阻碍。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简要的谈一谈在开展小班美术教学的时候,如何培养孩子的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孩子都喜欢涂鸦,草稿纸上、图画本上、教科书上……甚至自己的皮肤都是他们的画纸.大人们对这些涂鸦的态度,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无所谓,小孩子嘛,哪有不乱画的,随他去呗;一种是"看不上",觉得那都是些"鬼画符",难登大雅之堂,只有素描、水彩那样的才叫"创作";第三种以鼓励为主,能从孩子的随手涂画中解读出孩子的所思所想,并加以引导,帮助孩子训练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叶锦辉 《辅导员》2011,(24):25-27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游戏角指在家中根据空间条件为幼儿创设的专门的游戏区域。它对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丰富幼儿的家庭游戏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家中为幼儿创设游戏角。给他们提供一个专供活动的“小天地”.是一种花费少而又受幼儿欢迎的游戏环境。空闲时在家和孩子一起游戏.和孩子互动,在游戏中增加亲子交往,培养孩子的情感、言语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苗儿离不开土地、鲜花不能没有雨露,人生起步怎能离开老师的引导、父母的教育。今天的幼儿家长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培养孩子的心情十分迫切,样样都想学,样样都想速成,巴不得十天半个月就成为小音乐家、小画家。我的孩子叫樊厚良,他从两岁开始,就无目的地在纸上一圈圈地画,这是涂鸦期,涂画成为了孩子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由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用他们独特的图像符号表现着自己对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天性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的、梦想的、涂鸦的……孩子天性的呈现需要教育者创造足够的条件,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保护。当前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专用室环境日渐优美,比如,美术活动室里,根据空间大小划分成了绘画区、泯塑区、手工制作区等,为了孩子营造了有序的学习空间。但创作形式的限制、材料单一、规则的呆板,往往在有意无意间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如果对美术专用室进行一番创意设计,让孩子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学习和创造,也许孩子会更加充分的发展,我们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