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符号学“三分法”出发,结合“符号与文本”相关原理,从符形文本、符义文本和符用文本的视角完成对五邑侨乡文化在生活用品设计中的运用探究。五邑侨乡文化在生活用品设计中运用的三种建构方式为:其一,从结构式的符形文本、符码规约式的符义文本,到主导—霸权式符用文本的潜意识认知方式的建构方式;其二,从解构式的符形文本、自携元语言式的符义文本,到对抗式的符用文本的无意识认知方式的建构方式;其三,从后结构式的符形文本、整体元语言式的符义文本,到协商式的符用文本的直接知觉认知方式的建构方式。通过分析符号学理论下的五邑侨乡文化在生活用品设计中的建构方式,归纳出一般的设计规律,可为后续五邑侨乡文化价值开发体系的重构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和历时的角度研究语言象似性在词义演变过程的作用。通过对一词多义历时演变方式的分析,发现词汇的基本义和衍生义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理据关系,表现为象似性。这种象似性以事物之间多种相像关系为依据,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在词义演变过程中,人们利用隐喻达到词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和简评了约翰本杰明公司出版的《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向读者展示了部分英语语法结构的历时演化过程,并介绍了脱语法化和象似性的作用等语法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象似性理论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似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本在于遵循“模仿原则”,即形式模仿意义.文章通过研究诗歌、文字与绘画三者的关系,揭示三者间的“模仿”本质.可以利用象似性原则帮助译者从词汇象似性、句法象似性及篇章象似性三个层面分解并阐释原诗:通过词汇象似性帮助阐释并翻译诗歌的“意象”,通过句法象似性揭示诗歌翻译中形式与内容的重要关系,通过篇章象似性分析诗歌翻译的完整性——歌意象的完整、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完整.象似性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探讨诗歌意象翻译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子娟 《考试周刊》2011,(28):33-34
象似性理论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一种自然的联系.其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当代认知语言学对象似性研究的基础上.将象似性理论运用到意识流小说的研究中,初步探索象似性在意识流小说中的文体效应.  相似文献   

6.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依照“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思路而得出的结论,它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本文论述了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等句法象似性原则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语言学界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索绪尔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象似性是语言的本源性特征。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英汉语中句法象似性的几个主要体现层面: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及标记象似性进行分析,可以为英汉语中的相关规则和表达形式提供理据。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在讨论句法象似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探讨句法象似性在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动画课程具有实践操作性与艺术人文性的双重特点。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以符形、符指、符义三项组成,兼顾符号元素展示性、指代性、解释性的需求,正适合对动画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点的解读进行剖析与改革。  相似文献   

10.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强调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可释性,理据性和非任意性。文章从英汉儿童文学出发,主要分析了象似性原则的四大方面,即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并针对目前对儿童文学象似性研究不足的情况,试图将象似性与儿童文学联系起来,初步探讨象似性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句法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其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语言结构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而句法象似原则是其重要原则之一。本文分别论述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结构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而顺序象似原则是其重要原则之一.关于顺序象似性的研究开始的较早,成果也较多:从时间顺序原则到方位参照以及后来的复句中的分句关系.不过,象似性理论、研究范式以及对汉语结构的系统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映照关系,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从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象似性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试图检验证明语言的象似性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研究中具有可应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关于象似性研究多侧重于对理论的诠释,对象似性本身进行哲学思辨与综述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基于象似性研究现状,以近二十年来国内有关象似性研究的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历时分析。研究发现,国内象似性研究经历高峰期后开始进入瓶颈期,因受限于哲学基础和语言理论等原因而难以实现有效突破。与此同时,跨学科视域下的象似性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并成为突破象似性研究瓶颈的方法之一。这些发现对于国内象似性研究,尤其是语用象似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歌关心象似性胜于真理”,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诗歌的象似性特征,以象似译象似,能够更好地揭示诗歌形式背后所蕴涵的意境,实现原诗和译诗之间的形神皆似。在象似性视角下,从语音、数量和对称象似性三个角度来对比研究杨译和霍译的几首《红楼梦》诗词,探究孰优孰劣,以期为诗歌翻译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在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是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语言的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有着自然联系,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本文研究广告语言中的象似性现象,运用象似性理论——映象象似性与拟象象似性分析广告语言在音、形和结构方面的象似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语言映象象似性在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效果,内容主要涉及听觉象似与视觉象似两个层面的修辞效果.研究证明映象象似性可以被应用到广告语言中取得相应的文体效果.本文的尝试丰富和拓宽了象似性理论的研究,也为广告的创作和欣赏开拓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语言象似性现在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以往的关于象似性的文章大多集中在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问题上,也有很多关于词汇象似性和语法象似性的文章,但关于象似性在广告中的运用的文章则相对较少。鉴于此,论述象似性在广告中的体现,如果广告商能够在创作广告的时候运用到象似性理论,则会使广告更有吸引力,广告的宣传效应也会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反映出象似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句法层面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象似性在英语谚语句法结构中的表现,主要为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对称象似性、非对称象似性等方面。探讨英语谚语中的象似性能够提供一个研究谚语的新视角,丰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象似性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句法层面,而应该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