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杏梅 《小学生》2010,(2):10-11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门;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能深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2.
杜中华 《文教资料》2009,(35):62-63
新课程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呼唤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呼唤着绿色。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灰色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亟待变革。倾注着更多人文关怀的.汇聚着绿色“生命流”的崭新课堂模式——“绿色生态课堂”成为我们研讨的主要论题。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生活图景的出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在意识上应该凸现生命意识、生活意识、生成意识;在课程形态上应该从“向师”到“向生”,从“蓝本”到“文本”,从“听话”到“对话”,从“经验”到“体验”,从“独作”到“合作”,从“单极”到“多极”;在课堂行为上应该关注学生参与程度、情感体验、合作交流、个性差异、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天真可爱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价语,来打动每个孩子的心灵,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创设出一个个优化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带来新理念,新的理念呼唤新课堂,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基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构建和谐课堂,把课堂变成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天真可爱的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教师都知道及时评价、鼓励性评价。可是,及时评价和正面评价有没有值得注意的问题呢?本期特刊发一篇富有启发性的文章,以便引起对课堂评价的深入研究,愿所有的课堂评价都能激荡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只有“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那如何按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激活数学课堂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对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作了一些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才是属于学生的。那么,如何挖掘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并运用于教学呢?预案设计,是一种未雨绸缪、运筹帷幄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戴冠初 《考试周刊》2012,(27):137-138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即兴点评,对课堂教学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就像一根奇妙的杠杆,能使课堂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品德课上的即时评价和其他学科相比,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因为品德课上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做人准则。所以在品德课堂——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中,如何进行有效即时评价,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打造丰富而充满生命力的灵动课堂,是教学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地里.新课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境界,也给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新的思索和启发,引发了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深入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变革课堂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我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有效课堂”,并努力将这一理想付诸于课堂行为。我们呼唤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有效课堂”,那么“有效课堂”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李如 《现代语文》2007,(7):27-28
[案例背景] 语文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课堂即时评价和有效引导时机的及时捕捉,能使教与学互动起来,让学生自由驰骋,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2.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今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新课程的启动犹如缕缕春风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注人了生机和活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生活图景的出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在意识上应该凸现生命意识、生活意识、生成意识;在课程形态上应该从“向师”到“向生”,从“蓝本”到“文本”,从“听话”到“对话”,从“经验”到“体验”,从“独作”到“合作”,从“单极”到“多极”;在课堂行为上应该关注学生参与程度、情感体验、合作交流、个性差异、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14.
余伟卿 《中学文科》2009,(12):71-71
新课程的地理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一位学者这样来描述理想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 “课堂”作为学校和班级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几乎每时每刻都活跃着行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提问与概括、假设与陈述”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5.
袁君亚 《化学教与学》2012,(8):52+69-52,69
活动单导学模式以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满足每个学生对于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它全方位解放着学生,从模式上呼唤传统课堂的变革,是充满智慧、活力和幸福的课堂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身动、心动、神动”。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呼唤高效课堂的产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建。本论文聚焦英语教学中“师(教)”与“生(学)”这对矛盾,重新解读新课程理论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与“少”的辩证关系,从而促进新课改下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呼唤灵动生成的课堂,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灵动的美?下面从“精心预设”和“有效调控”两个方面来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要走进新课堂,教师必须做好“六字”文章。  相似文献   

19.
生成,让生命在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金春 《师道》2007,(1):32-32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也以开放的形式走向了中学历史课堂。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相适应。因此,历史新课程呼唤着一个新的、开放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