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三、透镜成像和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是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学元件。透镜成像的现象、原理和规律是物理课中几何光学的重点内容。对于透镜成像的现象 ,学生看到的不很多 ,想得也不细 ,甚至有些误解 ,因此使他们通过做实验得到正确、深刻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课本中安排的分组实验内容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将它做好、使它充分起作用并不容易。再者 ,还应当补充一些能解决某些难点问题、提高设计能力和有趣味的实验。本文将对此做些介绍和讨论。1.初中分组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个实验不一定要使用光具座 ,可以将蜡烛、凸透镜…  相似文献   

2.
光具座是中小学普遍应用的光学实验教具,其主要构件牢固耐用,美中不足的是其配套附件有的不好用、易损坏。笔者在实践中,对其附件烛台、凸透镜和光屏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仪器结构不合理以及容易损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光具座主要供中学物理学生分组实验使用,用以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并验证透镜成象公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1”字屏 2.透镜 3.白屏 据学校物理教师及实验员普遍反映,该实验的测量数据与用透镜成象公式计算的理论数据相差很大。为此笔者进行了探索,找到了改进方法,兹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校作为青岛市的初中物理课改试验学校之一 ,在近一年教学过程中 ,运用“三位一体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新教材的试验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实验角度谈一谈《透镜及其应用》一章的教学。1 《课程标准》对本章教学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通过实验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这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在于从根本上要求本章知识的获得应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  相似文献   

5.
用普通蜡烛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存在如下缺点:把蜡烛粘接在光具座的滑块上或光具组的烛台上,比较麻烦;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流下的  相似文献   

6.
光学演示实验是小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小学自然课本第五册有光、凸透镜成像,眼睛的科学等三节课,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凸透镜的会聚、放大和成像等提出了一系列演示实验要求。 传统的小学光学演示箱是1978年《小学自然数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老产品,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编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一课《凸透镜》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凸透镜的成像作用。 为了让学生掌握“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倒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放大倒像”的规律,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8.
该仪器是将一块完整的凸透镜分割为两块,安装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可沿“凸”型架上下移动,下部分可沿两个滑槽前后或左右移动。这样两块透镜既可吻合好相当于一块透镜,又可分开。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结构,因此它与普通光具座配套使用后,既可替代普通透镜完成一般实验,又能完成普通透镜所不能完成的特殊实验。该仪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操作性强。演示效果明显、直观、生动、新鲜有趣。  相似文献   

9.
2仪器特点及用途2.1特点①利用光具座改进而成,仍可作为光具座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②各部件可拼装组合,便于讲述照相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③能快速成像,把知识原理与科学应用紧密结合,在课堂上实施“STS”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折射规律以及透镜的内容之后,通过实验,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进一步研究,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以及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的光学原理,是一节探究物理规律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课。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好强的特点,八(1)班的学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一节,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利用光具座,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片、光屏及蜡烛等一套装置来完成的。实验中学生只能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或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如果用此套装置观察人、茶杯、房屋、树木、汽车等就比较困难了。此装置只能放在桌子上,使用起来,显得不太方便。而且只实验点燃的蜡烛成像情况,对于学生深入透彻理解凸透镜成像有欠佳之处。因为学生通过直接利用仪器观察到的现象少,缺乏较多的实验感性知识。为了弥补这个实验的不足,我做了一个简易的…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既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又要让学生全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进而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下面就透镜成像情况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 ,不要求学生利用透镜成像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那么定性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先分组实验 ,然后利用透镜成像公式进行定性讨论 ,最后归纳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具体作法如下 :实验前引导学生讨论透镜成像是折射成像。所以成实像时 ,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  相似文献   

13.
凸透镜成像问题是中学几何光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通常是运用透镜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以及结合透镜成像实验来讨论成像性质的.当物距取不同数值时,物体所成的像呈现出正倒,虚实,放大缩小等多种变化。由于这种变化的多样性对学生掌握成像规律造成一定困难。为此,笔者采用物像关系(v—u)图象讨论其结果明了且便于记忆.  相似文献   

14.
两则光的实验改进江苏灌云县实验小学陈广超一、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可以用针孔成像,本影、半影等实验来验证。还可利用烟箱来演示光直线传播的光路。针孔成像:把强光源,针孔屏,白屏或毛玻璃屏按图1放置在光具座上。调节光源(灯丝部分...  相似文献   

15.
单球面折射系统,是最简单的光学系统之一。单球面折射成像是透镜、共轴光具组成像的基础。 为了满足光学教学与实际测量的需要,我们设计并试制了单球面折射仪,该仪器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光具座组合。  相似文献   

16.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做好这些实验,对学生掌握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原理、球面镜对光的作用、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等重要知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用现有实验装置,在一般环境亮度下光路的可见度很低,效果极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了折反射演示仪。它具有可见度高,光路清晰,使用方便,应用面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刘庆贺 《阅读》2016,(Z3):30-34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  相似文献   

18.
讲授新编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课《光》和第十一课《凸透镜》时,我设计制作的“光路显示杯”(以下简称“光路杯”)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凸透镜的会聚,凹透镜的发散等光学现象。它能变虚为实,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光学知识,起到了替代光学实验箱的作用。 “光路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特别适合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它不需用平面镜把阳光反射入室,可直接在阳光下实验,且光路清晰,实验现象明显。 多年来,我使用“光路杯”进行光学实  相似文献   

19.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实验素养、实验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2 0 0 0年秋和 2 0 0 1年春两次全国卷中都出现了光学实验题 ,两道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几乎是一致的 ,题型皆为开放型实验题。为给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和复习提供参考 ,现从试题的解法、特点及其启示三个方面阐述如下 :1 试题解法[题 1] (2 0 0 0秋全国卷第 15题 )如图 1所示 ,一光源位于金属圆筒内部轴线上A点 ,与筒B端距离为d ,d无法直接测量。另有凸透镜、光屏、米尺、带支架的光具座。现用这些器材测量d。为此 ,先将圆筒、凸透镜、光屏依次放…  相似文献   

20.
用J2501型光具盘,只能演示凸透镜成像的光路。箱式光具盘,既可演示凸透镜成像又可演示光路。这对教师讲课和学生掌握成像规律及作图,建立牢固的概念很有帮助。兹介绍如下: 一、用“1”字屏和双凸透镜演示成像 (一)准备 选取J1201型低压电源1台(或其他型有12V档的均可),将箱式光具盘的光源引线和电源的12V档相接。开启电源,灯泡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