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粽子飘香时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粽子飘香的节日——端午节.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的我暗下决心,今年端午节我要跟奶奶学包粽子,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 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是一流的.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着,再把洗好的糯米、红豆、香菇以及切成块的五花肉,用酱油等调料拌好备用.接着,奶奶将拌好的原料用小勺舀进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扎好.  相似文献   

2.
端午粽飘香     
林越 《小火炬》2014,(5):22-22
离端午节越来越近,街匕飘来阵阵粽香! 中午放学,我看见奶奶已经在厨房里包粽子了。只见她熟练地拿起三片翠绿的粽叶,卷成了漏斗形:再往里面加上掺有红豆、肉丁的糯米,然后把粽叶包成三角形,压紧;最后,用棕榈叶线把粽子扎好。这样,一个棱角分明而小巧精致的粽子,就在奶奶的手中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端午节来临了。以往,端午节都是从外头买粽子,吃现成的。今年可就不同了,我们全家人都提议自己包粽子。端午节这天,妈妈买来了粽叶、糯米、绳子。“包粽子喽!”随着妈妈的一声令下,我们全家人一齐出动。我放下手中的笔,奶奶放下了晒衣架,爸爸关了电视,妹妹放下了布娃娃,一起跑到桌子前,望着包粽子的材料,不知如何下手。妈妈笑着说:“我做个示范给你们看。”妈妈抓起一片粽叶,卷成一个菱角形,往里面装上糯米,封好口,系上一根绳子。就这样,三下五除二包了一个粽子。我心想:这不是挺简单吗?于是,我也学着妈妈的样,把粽叶一卷,可这粽叶到我手里…  相似文献   

4.
包粽子     
宇昊 《小学生导读》2008,(Z2):60-61
要过端午节了,奶奶买回粽叶、糯米和火腿等,准备包粽子。放学回到家,刚一推门,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我急忙向桌子扑去,桌上的粽子正冒着热气呢,我抓起一个粽子剥了皮就往  相似文献   

5.
端午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一天,爸爸去超市买了糯米和粽叶。妈妈把糯米放到一个盆里,然后往盆里装满水,妈妈说:“把米泡一个晚上,明天包粽子。” 第二天早上,妈妈、奶奶还有我都起得很早。奶奶找来两团棉线,说是捆扎粽子用的。妈妈拿来包蔡子的馅,有蜂蜜、大枣、糖、桂花、红豆。我照着奶奶、妈妈的样子开始学包粽子,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包,抓一把泡好的糯米放到三角包里,然后放糖、桂花、蜂蜜、红豆、大枣,再搁一把米把三角包填满,最后把三角包用线扎紧。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2008,(13):14-14
粽子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广东一带的人以含碱的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再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这样的粽子称为"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即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到了唐代,包粽子的米已"白莹如玉",粽子的形状也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粽。元朝和明朝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了用芦苇叶钮的粽子,附加料也出现了豆沙、松子仁、胡桃等,粽子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粽叶的清香、糯米的香糯,我永生难忘。——题记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喜欢端午节。每年我们家都是全员动手,制作粽子。粽叶是买的路边小摊儿上新鲜清香的叶子,而糯米则是姑姑亲自送来的。我们家不像别人家一样用蜜枣、用白糖增添粽子的甜和腻,反而除了糯米以外什么都不加。因为我觉得只有那淡淡的清香才值得回味。妈妈是包粽子的干将,而爸爸、姐姐和我只是帮手。妈妈包粽子的时候,先将粽叶卷成一个  相似文献   

8.
奶奶的粽子     
我吃过各种各样的粽子,但还是最喜欢吃奶奶做的粽子。奶奶做的粽子一端上桌,还没吃进嘴里,香味就已经把我们闻饱了。剥开外面一层粽叶,里头必定是金黄的,而不是暗淡的。奶奶喜欢做甜粽,没有肉的地方甜得恰到好处;有肉的地方十分鲜,一口咬下去,能把把牙鲜掉。我怀疑爷爷的牙就是这么掉光的。  相似文献   

9.
倪嘉欣 《新作文》2011,(6):15-15
这天一大早,我就跟着奶奶包粽(zòng)子,看奶奶包起来挺容易的,一裹(guǒ)一封一扎,一个玲珑(línglóng)的粽子就成了。可到了我的手上就不听话了,一扎就散了,我很着急,"奶奶,  相似文献   

10.
端午文化     
贺飙  ;任梦晨图 《小学生时空》2009,(6):F0003-F0003
端午节到了,满大街都飘着粽叶的芳香,钱狗狗捧着一大包粽子来找福咪咪和贾旺鼠玩。  相似文献   

11.
甜蜜的味道,尝起来总是让人心旷神怡,喜笑颜开.我最喜欢的甜味,是外婆为我包的甜粽的味道. 小时候,我最爱吃甜食,每每到了端午,外婆就会给我包粽子吃. 端午前夕,外婆早早备好白白的糯米、墨绿的粽叶与深红的红豆,找一个闲暇的夏日午后,包一锅甜甜的粽子.这时,小小的我便围在外婆身边,饶有兴致地看她包粽子.  相似文献   

12.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粽子香了。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  相似文献   

13.
人们盼望以久的端午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在准备包粽子,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迎接端午节的到来。妈妈买回糯米和粽叶子,我高兴得连嘴都合不拢了,一会儿抓起一把糯米看看,一会儿拿起粽叶子,像皮带一样系在腰上。晚上,妈妈把粽叶子用沸水泡了,剪掉粽叶子的尖端,要开始包粽子啦!我急忙跑过去看,只见妈妈拿了4片粽叶子,拢在手上,两只手一转,粽叶子便折成了漏斗状。妈妈把糯米装在里面,再用一张粽叶子把剩下的部分封严,一只手稳稳地抓紧,另一只手拿一根绳子,一端咬在嘴里,一端在粽子上绕了好几圈,最后打了个结,一只粽子就包好了。妈妈做这些动作时很麻…  相似文献   

14.
明天是端午节,我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忙着洗粽叶,淘糯米,配料,搞粽馅,我也想跟妈妈学也粽子。说干就干,我拿起两张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向中折出一个圆角,左手捏紧,右手拿勺子将拌好的糯米装入圆角内,用手指压平,把粽叶往里折好捏紧,最后,再用事先撕好的棕叶条向粽子的两头各绕两圈匝紧。一个娃娃  相似文献   

15.
芦苇赞     
端午节到了,我和爸、妈一起回到了农村老家。奶奶拿出亲手包的粽子给我们吃。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问奶奶:“这么好  相似文献   

16.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艾叶、菖蒲,用来辟邪、驱赶蚊虫.此时,你若是行走在乡间,一定会闻见那淡淡的艾叶清香……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过端午节时,我和家人总是兴致勃勃地聚在一块儿包粽子.妈妈先把粽叶卷成冰激凌筒的形状,然后把米和排骨、香菇、板栗、海蛎干放进去,封好口,最后再用事先泡好的柔韧的草绳把粽子捆得结结实实的.我们学着妈妈包粽子的样子,开开心心地包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端午的粽子     
小时候,端午节曾带给我无数的好奇,包粽子便是其中一件。两张墨绿的粽叶,在父亲的手中乖巧地变成了漏斗状,浸过酱油的糯米被放进去之后,一块肉,一个蛋黄,再是些糯米,馅算是放好了。也不知父亲是怎么包的,只看到双手翻转之间,粽子的雏形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一、第一次备课的教案 1.初次备课我为大班科技操作活动“又到粽叶飘香时”设定的目标为:(1)观察粽叶的外形,了解它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2)在探索中学习包粽子的技能.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9.
浓情端午     
宋梓瑄 《作文》2023,(5):28-29
<正>我最喜欢的是粽叶飘香的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包……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粽子和做香包了。粽子的品种有许多,红枣馅儿的、菠萝馅儿的、肉馅儿的……而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儿的。剥掉粽叶的粽子,就像一个白白胖胖、长着两颗红眼睛的小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尝了尝,甜而不腻,  相似文献   

20.
九个小时     
每年端午节来临,便眼巴巴地等着享用奶奶包的粽子。知道我爱吃,奶奶总千方百计地托人把粽子捎来给我。每每接过那一大串沉甸甸的粽子,我觉得我的心也是沉甸甸的,满满的都是温暖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