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翠艳 《考试周刊》2013,(50):102-102
新课改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如何巧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所进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划分学习小组,建立微型交往情境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每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化学课堂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进行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观摩,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从小组组建、有效提问、合作探究、课堂管理、多元评价5个方面制定教学策略。本文就初中化学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以及教学反思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主动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提高化学成绩。  相似文献   

4.
小组合作学习是随着新课改的开展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一堂课都由教师主宰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活动的主体,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实践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些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小组学生全体参与并开展学习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步伐,小组合作学习受到了许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与合作的精神。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小组合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入手,对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展开讨论,旨在提高小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在知识大爆炸时代里,都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那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呢?《社会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十分重视探索和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其能自主学习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科学课堂,通过量化考核,对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学校的和谐教育,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重视,所有教学工作都要围绕学生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便是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团队意识,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文章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新课程理念提倡的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目前几乎在所有的历史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其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探讨、反思、校正,真正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益、促进学生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0.
姚艳 《考试周刊》2013,(59):74-75
<正>新课程理念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从而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下面我就结合我校具体实际情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低效的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被更多的小学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相比,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小组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它结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探讨如何对小组合作模式进行优化,这对于丰富初中语文课堂内容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现实的意义。一、优化小组合作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很多语文教师都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认为这种方式就是在课堂中让学生讨论文章内容。老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在学生提前对课程预习的基础上,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比如:  相似文献   

13.
杨昌强 《学子》2015,(6):19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由于刚入学不久,没有合作的意识,而且在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一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觉得低年级孩子围坐在一起,连课堂组织都有问题,更别说合作了。从问题中我们能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十分淡薄。可是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恰恰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我  相似文献   

14.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具有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发挥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作出全面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除了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外,还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他人优秀的学习方法,应用到自身的学习中,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日渐突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那么,英语课堂中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怎样恰到好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需要探索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实践中谈谈自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林琼心 《教师》2013,(27):95-96
本文结合自身中学美术教学实践,论述了“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课改经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师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真正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紧扣新课程理念,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探讨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9.
吕忠群 《考试周刊》2014,(98):136-136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改革逐渐加快脚步,课堂教学形式随着新课标不断渗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在倡导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合作交流更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自主、和谐和愉快的课堂模式起着重要作用。小组学习活动不仅在师生、生生之间架起了交流的桥梁,更锻炼了学生之间合作与分享的思想品格。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转换教育理念,从而解决在历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并且积极寻找解决策略优化课堂,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探究,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人手一台iPad。互联网已充分融入当代教学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课堂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科学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