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话题作文审题难度降低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尽量降低,因此,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用心审题。从这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的比例。2002年有不少考生作文仅得十几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因此,无论审题难度怎样降低,考生都必须仔细阅读作文要求,要认真审理。试想,如果不按题意去写,而是另起炉灶,即便写得“很好”,那也是不能得高分的。所以话题作文要审题这根弦应当绷紧。二…  相似文献   

2.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作文的成败。本文就新材料作文谈一下审题立意的“三字诀”,以期对高考作文的备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考作文也是如此,一个好的立意离不开好的材料来显现充实。由于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难度,考生的作文一般不会出现偏题的情况,但是考场上能够写得新人耳目、十分出彩的文章仍是凤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文命题在经历了八年话题作文的苦心经营之后,在2006年开始转战到新材料作文这片沃土上。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因为它打碎了学生“不用审题也差不多”的侥幸心理,也基本上断掉了想靠猜题、套作、宿构和抄袭拿高分者的后路;所以这种作文命题形式近两年来在全国卷和部分省市卷中逐渐流行起来,并且成为高考作文的新趋向。在这种新材料作文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不仔细审题立意,一不小心就会偏题、离题,于是审题立意在作文教学中再次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虽然有其命题方式的独特性,但它也有一般作文规律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避免话题作文的失败呢?笔者特提出以下对策供同学们参考。一、不可忽视审题不少人误以为话题作文打破了审题方面对学生思想的禁锢,学生不会再发生因为走题而失分现象,事实并非如此。诚然,话题作文较传统的材料作文,扩大了学生立意取材的范围,给学生在体裁的选择等方面以更多的自由。然而,这并非说不需要审题。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高考作文题),确实选材立意限制较少。以立意而言,可以写“移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益处,也可以写“移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高考作文评卷发现,部分考生因审题不清而造成立意偏差的作文得分至少减少8分。因此,审题与立意万万不可疏忽。审题,就是对话题材料、提示语以及话题的审读、理解、分析与联想。有些话题材料对立意与写作起着导向作用,不能不审;提示语则提示与引发人们展开想像与联想的翅膀;而话题则是规定了写作的中心与范围,更应该审读。有一则话题材料:八哥被人捉来调教之后,便会模仿别人的声音,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一直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一般所给话题范围较宽,降低了作文审题的难度,有利于同学们打开作文思路,扩展作文写作内容,让大家写出较好的文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像许多同学想的那样,话题作文什么都可以写,怎么写都可以。任何作文在写作前都要进行思考酝酿,然后构思、整合成文。我觉得话题作文在行文前要做到五个定位:立意定位“意”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虽然一篇好文章常常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在实践中,一篇文章的立意,常常是关键之关键。所以,我们通过对话题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分析,进而把握话题以后,就需要从跟话题有…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容易出现内容泛化、文意散漫等问题。本文以2017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谈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路径,具体分析虚实切换、拓展思路,善用提示、明确方向,以问导写、深入挖掘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10.
从1998年到2004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可以鲜明地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命题者提供给写作者一个话题、一段导言、一个引子,让写作者审题命意写作。对这类作文,我们姑且称之为“话题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是话题作文构思的第一步,也是能否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那么,话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1.
正话题作文由于其写作范围宽泛,表达方式多样,便于拓展考生思维和想象空间,发挥写作特长,展示写作才华,因而被高考作文广泛采用。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本文拟从近年来高考作文存在的几个问题入手,从审题立意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名曰:审题立意的"三忌"与"四要"。一、"三忌"在高考作文实践中,不少考生疏于审题,材料的内涵尚未弄清楚,就信马由缰,敷衍成文。或抛开话题,另起炉灶,或但求形似,貌合神离,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其结果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种因为审题失误而丢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间以来,话题作文成了高考作文的普遍现象.部分学生淡化话题作文的审题而造成走题、偏题的现象严重,淡化文体造成大量的“四不像”作文。学生不想、不会写规规矩矩的文章,总想投机取巧。  相似文献   

13.
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是作文备考第一难.有人说,现在考话题作文,立意自定,审题立意可以淡化了,其实不然.无论什么形式的命题,只要是考场作文,只要是别人命题你写,就必须"遵命作文",除非你不想得高分."遵命"则要仔细审题,则要精心立意.  相似文献   

14.
一、咬定话题不放松其一,要把立意出新的基础建立在正确理解题意上。话题作文虽然不设置审题障碍,降低了审题难度,但准确无误地把握题意还是立意的前提。偏离话题一直是学生作文的一大误区。以高考作文为例,2006年重庆卷“走与停”、江苏卷“人与路”和浙江卷“生有所息’生无所息”,都属于关系型话题,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肢”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找突破口。而有些考生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而对另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因此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  相似文献   

15.
从这几年高考作文情况来看,因审题不仔细而导致偏题跑题的作文仍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审题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审材料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话题产生的基础,能帮助作者理解话题,打开思路。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  相似文献   

16.
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是作文备考第一难。有人说, 现在考话题作文,立意自定,审题立意可以淡化了,其实不然。无论什么形式的命题,只要是考场作文,只要是别人命题你写,就必须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已有五、六年了,但在每年的高考作文中仍有不少考生的作文因把握不住其写作的关键而偏题、离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意在帮助学生领会其实质,走出话题作文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已有五、六年了,但在每年的高考作文中仍有不少考生的作文因把握不住其写作的关键而偏题、离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意在帮助学生领会其实质,走出话题作文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有话题,没有提示材料;一种是有话题,还有提示材料。不管哪种形式,其中话题是审题立意的关键。1.范围型话题(亦即定中式话题)。这种话题的结构是“定语加中心词”,中心词表示大范围,定语表示小范围。在审题立意时,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在抓住中心词的前提下,强调定语,即在文章中要把定语所含的意思写透写充分。2005年山东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双赢的智慧”,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智慧”是大范围,定语“双赢”是小范围。在写作时,我们必须扣住大范围“智慧”,亦即所写的应是明智的行为,更要强调小范围“双赢”,亦即写…  相似文献   

20.
核心阅读 高考作文要求“切合题意”,不能偏题,许多考生审题时虽然能抓住材料的主旨,并能准确立意但行文时却若即若离,即使点题也是蜻蜓点水,令考官司看不明白他写议论文要阐述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