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蒋冠 《档案学研究》2009,23(6):44-46
基于保密文化环境下制定的现行档案管理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间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公众利用档案限制严格,档案保管部门自由裁量空间过大两个方面.要理顺档案管理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间的关系,主要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将机关档案利用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障社会公众对档案馆中政府档案的利用权.  相似文献   

2.
档案信息公开制度是国家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任何人都有权请求国家所拥有的档案信息,而不论与请求信息的利害关系或者信息的使用目的如何。1987年《档案法》确立了档案信息公开的基本立法原则,初步建立了档案信息公开制度。经过20年的发展。档案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加强档案开放利用工作,保护公民的档案利用权和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信息知情权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档案馆是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实现公民信息权的理想平台。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部分公共档案馆信息利用情况及热点的分析,说明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实现公民信息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获取是信息社会的普遍现象,任何人都要从外界获取信息。公共信息获取权被视为信息社会公民的重要权利,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保障公民信息获取权,应充分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公民信息获取权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利用工作中,信息伦理建设面临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应从开展公民信息伦理教育,大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专职人员信息伦理素养,加强信息伦理制度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信息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在行政公开制度乃至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所着力追求的目标。然我国现行的档案法律制度却与其背道而驰,严重制约了公民对档案信息的合理利用,因此必须建立相适应的档案制度。  相似文献   

7.
张长琳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1):110-111,137
公民的信息获取权是一项基本的民主权利,保障公民信息获取权,是民主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公民信息获取权利的实现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充分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公民信息获取权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在行政公开制度乃至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所着力追求的目标。然我国现行的档案法律制度却与其背道而驰,严重制约了公民对档案信息的合理利用,因此必须建立相适应的档案制度。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是目前我国信息化战略实施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机构必须向社会提供的两种信息服务。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从政治基础上统一于民主社会的形成,透明政府的构建和人民参政议政的需要;从法律基础上统一于公民知情权、信息权的享有;在实践工作上统一于政府文件及其档案信息的公开、利用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从公民信息获取权保障视角审视我国《档案法》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档案法》未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获取档案信息的权利,对公民获取档案信息的目的进行不合理的限制,对公民可获取的档案信息的范围界定不明确,并存在救济制度及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国《档案法》应明确赋予公民获取档案信息的权利,应采用除外式明确界定公民可获取的档案信息的范围及构建档案信息公开公益诉讼制度等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作为政府信息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信息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对我国档案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山东档案》2010,(2):30-30
2009年10月,青岛市市北区档案局以档案人身份开设了博客(http://qdtsbgj.blog.163.com),将政府公开信息、民生迅息、档案利用信息及时整合、适时发布,使公民在第一时间了解政策、掌握信息、发表意见,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兼论档案开放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制定到正式实施以来,给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开创了新的局面,也给我国的档案开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如何改革档案开放制度,使之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互衔接,引起了众多档案人的思考。文章从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关系入手,对档案开放制度改革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民信息获取权的影响及完善措施均进行了论述,以期能更好保护公民信息获取权,改善政府和公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促进社会的信息公平。  相似文献   

15.
新《档案法》明确赋予了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并设置了“投诉”这一救济途径,这是新《档案法》在公民权利保障方面的重要进步.但新《档案法》对“投诉”这一救济途径的具体内容未有明确规定;对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对综合档案馆是否是行政诉讼的适格被告有不同的理解和判决这一现实未有回应.从法理上分析,在档案开放利用中,综合档案馆属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所实施的档案开放利用行为属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行为,而且公民利用档案权利与公民获取政府信息权利均属公民信息获取权的范畴,因此,可参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民获取政府信息权利救济制度的设计来构建公民利用档案权利救济制度,具体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大类,其中行政救济包括投诉及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公民要求知情权实现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现有档案开放法律法规中却缺失了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条款。文章主要从知情权与隐私权、保密的关系以及对依申请开放制度的完善入手,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讨档案相关法律、法规如何为档案开放中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包括信息公开和信息控制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协调 ,相互制约。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势在必行 ,既要倡导政府信息的充分公开 ,又要确保国家的秘密及公民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和群体利益不一致时 ,公民的知情权重于公民的隐私权。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信息获取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民信息获取权的影响及完善措施均进行了论述,以期能更好保护公民信息荻取权,改善政府和公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促进社会的信息公平.  相似文献   

19.
4月18日,上海市档案学会在外滩新馆报告厅举行东方讲坛档案法律知识讲座,市政府法制办高级法律专务刘平作了“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利用的法律衔接”的专题报告。刘平从法律的角度对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管理、房地产资料查阅制度、以及个人信息和特定企业信息等方面关系进行了深入地阐述。他认为,政府信息公开一方面可以规范和监督政府行为,另一方面使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为公众所利用,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明 《浙江档案》2008,(1):26-28
政府公开信息与其归档的档案,在内容、形式、信息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政府信息公开,不代表其相应归档的档案就可以开放了,档案馆设置档案封闭期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并不矛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档案馆是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是对当前实行的档案封闭期制度的有效补充和最佳保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30年以内的政府公开信息的保存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