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媒法制报道的三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衡 《今传媒》2007,(2):9-10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无论从法制建设还是从宣传工作角度,法制新闻宣传越来越重要.全国有不少专门的法制报刊,电台、电视台也都有法制栏目.学法普法,宣传法治成绩明显.现在大家不甚满意的是:节目展现犯罪过程,难免有教唆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2.
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会与社教中心于11月7日联合召开法制节目研讨会,为法制节目改革献计献策。i 与会人员对法制部开办的《法治新世纪》和《现在开庭》节目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法制节目近年来整体质量呈上升态势,对我国立法、司法等方面的工作做及时全方位的报道,内容丰富,形式鲜活。最近播出的《忠诚》、《伟j大的方略》等系列专题节目介绍的先进人物事迹生动感人,有深度。Ⅸ现在开庭》浓缩庭审情况,使听众从中学习法律知:识,受到教育。为了把法制节目办得更好,专家们建议在宣传上要加强整体策划,资源整合,准确定位,抓住广播优势,i…  相似文献   

3.
法制新闻报道和其他类型的报道是不同的,法制新闻在选取材料、切入角度、创新、写作技巧等方面都和普通的新闻编辑有很大的区别。法制新闻报道有其本身的原则,这是由法治新闻的法制特性所指定的,本论文着重从法制新闻编辑的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法制的重要性,因此档案机构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依法治档"。对《档案法》的宣传,不仅要从档案机构内部加强,更需要对广大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要对档案机构内部和广大群众达到合理有效的宣传效果,宣传形式的选择必不可少。档案法制的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如何能够达到长久性、社会性、普遍性的宣传,是档案人员思考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大家看法>作为一档法制节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一直有不俗的收视率.本文以节目的宣传语"大家帮助大家,为生活寻找办法"为切入口,通过探讨<大家看法>在节目选材、节目形式、节目专家等方面的创新与不足,思考这档法制节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金震茅 《中国广播》2010,(10):75-77
法制报道在宣传法治精神、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新闻宣传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高新技术的使用,增强了法制报道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对法制报道的影响与推动越来越大,从而赋予法制报道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作为服务社会、宣传主流思想的重要媒介,对公民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引导有着重要的方向标价值.而法制节目作为电视节目中的重要分支,近两年随着我国电视节目及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增加,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大卫视再到县级电视台,均开办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制类节目,通过对各种法制新闻的报道和剖析来提升法治社会的发展进程.法制节目的策划与制作与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之间是一种双效互动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当前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的情况下,电视节目中的法制类节目所承担的价值和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对于法制宣传和践行的影响不容小觑.在我国不断强化法治社会建设和公民法治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内容、技术和方法创新来提升法制节目在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实现中的作用是当前电视节目中法制节目组需要重点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业务平台如今,法制宣传已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但是要真正搞好法制宣传还必须从观念重视的层面,深入到战略、技巧、方法的具体层面。一、对象定位:广播与窄播对象定位是所有宣传均需解决的根本问题。定位不当,势必要影响宣传效果。在节目的定位中,第一要义是明确节目的对象。法制节目宣传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这是毋庸置疑的。媒体把法制节目的主体定位于青少年,是不是与普法教育“广”“、普”的要求相背离呢?表面上看法制节目选择一个“窄”的对象,其实是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这个结论基于三点:一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法制的国…  相似文献   

9.
大到一个电视台的发展路线、一个电视频道的发展规划,小到一档电视栏目的风格与定位、一期电视节目的内容编排与设计,都不能缺少事前策划。目前的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已经进入发展的繁荣期,因此分析法制节目的策划,必须摒除固有的观念和思路,要从当前的新媒体环境、普法宣传的形势与要求以及法制节目自身的发展特点入手,对节目创意进行再发掘。  相似文献   

10.
分中美出版法制状况简介、中美出版法律制度的相同点、中美出版法律制度的不同点三个部分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相同点从两国宪法对出版自由的保护、著作权保护和刑法处罚3方面进行了简论,不同点从两国出版法制的立法体系、判例的作用、法律与行政法规所占的比重、对青少年的保护程度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结尾部分简要叙述了美国出版法制对中国出版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制新闻娱乐化是指采用各种娱乐化的方式以及其他各种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对有关立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所进行的报道。但法制新闻的娱乐化有其限度。首先是法治功能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释法为己任;其次是价值追求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导。娱乐化内容选择也有其限度,应该“言而有尽”;在...  相似文献   

12.
立法、普法、执法是法制工作的“三重戏”,作为区档案部门来说.普法和执法是档案法制工作重点。回顾近年来杨浦档案法制工作,靠借力到自立,从“软”走向“硬”,与不断加大档案普法宣传力度,强化执法主体意识,坚持执法监管到位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0):I0012-I0012
1986年,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创办。2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其后衍生出的《金剑之光》、《评案说法》等栏目一起,成为我国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多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金剑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奖”。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道德与法制》栏目连续15次获国家级政府奖一等奖。在常规节目制作之外,《道德与法制》平均每年度举办8—10场法制知识竞赛,20集法制教育讲座,先后创作过近50个法制小品、短剧,形成既有质、又有量的多样化的法制宣传形式。开办20年无间断,开办时间长,节目质量优,栏目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始终位居前列,成为法制栏目一流品牌。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新闻报道是指各新闻媒介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包拒宣传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与研究等多个方面。如今,法制类节目或栏目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宣传的重要园地,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法制新闻报道在普及法律知识、传递法制信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媒体的法制宣传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使用法律语言时经常出现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15.
周力 《东南传播》2016,(5):128-131
以央视《今日说法》为代表的电视法制类节目承担着党和政府赋予普法的使命,通过电视媒介宣传社会主义的法制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以舆论力量维护人们权利和社会稳定,帮助人们形成增强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引导公民学法、用法、守法。随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概念之后,文化舆论宣传阵地上就广泛开展了对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度报道。央视作为文化舆论宣传阵地的"风向标",其头牌法制节目《今日说法》的改版和转型就显得尤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郭欣 《传媒》2013,(1):78-79
近年来,媒体越来越关注社会生活中热点法制新闻并作跟踪报道,对一些法制事件的解决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从法制新闻对司法实践的影响角度,分析了对法制新闻存在的误区,认为可以从坚持新闻真实性、加强媒体自律、提高法制新闻从业者专业素养等方面入手,做好法制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7.
陈丽丹 《新闻界》2007,(5):81-82
目前,娱乐经济大行其道,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传播内容庸俗,连以法律宣传为目的、性质严肃的法制新闻也不能避免.可见,对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进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一要反思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原因、受众需求等;二要反思解决弊端的有效对策,如加强对媒体的管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发展公共媒体等.  相似文献   

18.
1、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来贴近百姓.贴近性是法制节目的生命力所在.就法制栏目的听众定位来说,还是应该以最广大的老百姓作为目标受众,节目是办给芸芸百姓听而不是办给专业法律工作者听的.我们国家的老百姓,文化水准偏低,法制知识比较差,虽然经过多年普法教育法制观念有所增强,但由于法律专业性比较强,讲的太专业了老百姓听不懂.法制节目要从这一基本实际出发,从广大群众的切身要求出发,从适应大众接受能力出发.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广电传媒,还足平面媒体,法制新闻占有量越来越大。众多的案件和纠纷报道评折对揭露腐败、打击犯罪和宣传法制、维护社会公正在社会上所起的作州也越来越大。闲此,法制报道也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仔细梳理大量法制报道,我们不难从中窥视出媒体在法制报道中的角色“尴尬”,如何纠正媒体在法制报道的角色问题,需引起传媒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以1999年1月2日央视《今日说法》诞生为发端,短短两三年时间,全国许多省市电视台都相继开办了法制频道,它以其贴近市民生活、宣传社会主义法制的专业特色,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法制频道在全国如此红火的发展趋势,标志着中国的法制节目正在从栏目时代向专业频道转型,这说明中国的电视法制宣传已经跃上一个较高的平台,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如何才能在诸多专业频道的崛起中独树一帜,这正是我们面临和研究的问题。对于一个电视专业频道而言,品牌意味着观众的信任感、忠诚度和收视习惯的养成。换言之,当观众对某一个电视频道产生了浓厚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