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新一轮改革,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新高考加分政策大幅削减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引发广泛热议,公众认为大幅削减鼓励性加分项目有可能导致新的高考不公平。大幅削减甚至取消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将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特殊人才选拔、不利于高考招生公平。据此,提出高考鼓励性加分政策的调整策略:政策制定应发挥加分导向作用,政策执行应坚守人才选拔初衷,政策监督应完善监督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优先录取、降分录取以及加分录取三个阶段,梳理了高考加分的三种论调:维持论、废除论与规范论,并对谁应该成为高考加分的对象、高考加分应以多大幅度为宜以及谁有权制定高考加分政策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应慎之又慎,决不可随意制定出台新的高考加分政策,理想的社会应该不存在任何高考加分政策。  相似文献   

3.
有效提升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力和实效性,需要清晰判断出制约高考加分政策的三个基本问题,把握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高考加分政策的根本性问题,即高考加分政策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现行高考制度的体制性弊病以及相关利益者非合作博弈关系引起利益配置失衡。高考加分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是:构建完善的高考加分政策监督体系,理顺高考加分政策的管理体制,建立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协调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尝试对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进行了整体性分析.研究发现:高考加分项目、分值的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加分腐败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源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策源流;强烈的国民情绪和教育公平的制度诉求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辽宁和河南两省高考加分造假事件催化了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软化”助推下,实现了三大源流的耦合,最终达致高考加分政策改革议程的设置和完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出现的某些加分项目不合理、加分制度缺乏公信力、各地加分政策不一等问题,正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考的公平性。本文建议采取建立加分政策的民主决策机制、规范高考加分的对象和范围、加强高考加分政策的法律法规建设等有效途径,维护高考加分的公平性,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6.
正高考前夕,全国31个省(市、区)相继出台高考新政。从媒体报道看,加分项目的调整与变化分外吸引眼球。高考加分政策事关考生的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本期新闻视点,让我们一起聚焦这个备受关注的教育民生话题。现象:高考加分项目大幅"缩水"高考加分政策是指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起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  相似文献   

7.
高考加分问题是教育领域一直关注的话题,并且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本文在简要介绍高考加分政策的由来和作用的基础上,关注目前社会舆论反响强烈的高考加分乱象问题.目的是回归高考加分政策的本真,让加分政策真正成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元评价信息的有力措施;发挥高考加分政策在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党和国家关心部分特殊群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效提升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力和实效性,需要清晰判断出制约高考加分政策的三个基本问题,把握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高考加分政策的根本性问题,即高考加分政策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现行高考制度的体制性弊病以及相关利益者非合作博弈关系引起利益配置失衡。高考加分政策改进的三条基本思路是:构建完善的高考加分政策监督体系,理顺高考加分政策的管理体制,建立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协调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高考加分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德智体绩优考生、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考生和特殊身份考生。指出了目前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剖析了具体的原因,针对其问题与原因提出构建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完善高考加分政策,依法制定和执行高考加分政策,建立政策执行者责任追究制,接受社会监督,以供政府和教育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考加分政策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今年1月21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惊曝群体作弊丑闻,把高考加分政策推向风口浪尖。为何高考加分丑闻,诸如孝女、"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造假等事件延绵不断?本文通过案例回顾,分析得出产生争议的原因:一是高考加分对象、加分项目、加分衡量指标随意性大;二是高考加分政策程序不透明,从而导致权力寻租。笔者认为,由于高考加分政策本身具有合理性,不主张将其取消,而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趋于完善,使之回归公平。  相似文献   

11.
高考加分政策是少数人的特权,还是合理与可接受的政策取向,高考加分的公平性如何体现,这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显然,政策保障不利就会滋生腐败现象。当前高考加分政策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高考加分实行“二元决策”弊多于利;“不得累加”规定有损特殊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德”的加分资质认定粗泛软化;奥赛及科技类竞赛缺乏活动规范;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上下政策明显冲突;艺术特长生加分的政策遗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及改革必须完善其不合理之处,确立平等竞争的环境,切实维护高考公平。  相似文献   

12.
高考加分政策已实施近30年,为我国选拔特殊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同样出现了许多问题,调查了解社会各界对高考加分政策的看法和建议,梳理和分析高考加分政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对于完善高考加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考加分乱象丛生,使其逐渐偏离政策制定之初所追求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理念。高考加分政策逐渐异化为权势阶层子女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敲门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异化为制造和加大东部、西部地区教育差距的"帮凶",高考加分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规范高考加分政策,提升政策的权威性;建立高考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积极推进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是对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进行完善,使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初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6市的798名高中生、282名家长的调查,发现对新高考加分政策的反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家长及学生对新高考加分政策关注程度相当高;二是大多数家长及学生对新高考政策的调整项目持认同态度;三是绝大部分家长及学生认为新高考政策将会降温奥赛热;四是新高考加分政策对杜绝体育加分资格造假有一定的效果;五是广大学生及家长认为新高考加分政策促进了高考公平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云 《考试周刊》2012,(78):1-2
高考加分政策是我国高考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策的初衷是对“应试教育”中单一分数考核的修正.以体现人才选拔机制的公平与合理。当前.我国高考体育加分政策中出现了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亟待完善。研究认为,完善高考体育加分制度.以健全监督机制为重点。增加体育加分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应该是高考加分政策完善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1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0号)文件,对现行的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统一调整,并规定新的高考加分政策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政策实施在即,本文通过对比全国30多个省市区2013年与2014年的高考加分政策,探讨高考加分政策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而提出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荣誉造假、城乡差距拉大以及谋求他利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新思考。将高考加分政策概括为以下几类,进而提出了细化补偿性加分政策、缩减鼓励性加分政策以及取消照顾性及政策性加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考加分政策已实施将近30年,为我国选拔特殊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同样出现了许多问题,梳理和分析高考加分政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对于完善高考加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