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专就唐代状元总数、各科状元姓名,针对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下称《记考》)相关记载而作,兼及明人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下称《谈荟》);1992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状元史话》(下称《史话》);1993年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状元录》(下称沈《录》);199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状元录》(下称沪《录》)的相关部分。  相似文献   

2.
笔者研究中国古代状元多年,虽然尚未全部结束,但已发现关于中国状元总数的几种说法均有误。1994年7月30日《文汇读书周报》说从唐武德五年(622)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止,有名有姓的状元共599人;《中国历代状元录》(沈阳出版社1993年版)、《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则都只列出596名状元姓名。笔者所搜寻到的有名有姓的状元大大超过这两个数。具体情形如下:  相似文献   

3.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载陈逖为贞明年间状元,但未指明具体年份,清·徐松《登科记考》卷二五也认为他是状元,将他置于贞明四年(918年)戊寅科,并注明:“附此俟考”,并无佐证,笔者认为放在本年是对的。有一条佐证:《潘湖俊儒》一书提到泉州另一状元黄仁颖明经及第于贞明四年,而这年恰好陈逖于进士考试中夺魁,《记考》卷二五转引《太平广记》所引《稽神录》也说:“贞明中”陈逖中状元,同年黄仁颖明经及第。不过,也有可能是循环论证,即《潘湖俊儒》在这个问题上依据的是《记考》。 关于陈逖的字号、生平、仕历等,《谈荟…  相似文献   

4.
康学伟等《中国历代状元录》、周亚非《中国历代状元录》的五代状元名单中都列有丘旭和乐史。其实他们是同榜的南唐进士,一榜出现两个状元殊属失考。 宋·马令《南唐书·丘旭传》云:“丘旭,字孟阳,宣城农家子也……凡九举而曳白者六七,然自励弥笃,不以为耻……再就乡举,明年春试《厚德载物赋》,旭为第一。”有人据此以丘旭该科状元。其实,这是个误会,考赋得了第一,并非就是进士第一,因为不光只考一场赋。又,《十国春秋》卷一一六载:“南唐给事中乔匡舜知举,进士及第者五人,即丘旭、乐史、王则、程渥、陈皋也。该举数升降,…  相似文献   

5.
《登科记考》(以下简称《记考》)在对五代中原5朝47次科举考试进行考证时,标明为状元的只有11人:崔邈、陈逖、崔光表、王归朴、黄仁颖、郭晙、卢华、寇湘、王溥、王朴、扈载。笔者认为:其中卢华应为知贡举;据《莆阳比事》应补入徐寅、据《广卓异记》等应补入郑雍;就《记考》本身的记载并参之以它书,应补入王彻、李飞、李覃、刘坦、艾颖等5人,即有姓名可考的五代状元共17人。  相似文献   

6.
徐度《却扫编》卷中有云:“陈参政去非少学诗于崔德符,尝请问作诗之要。崔曰:‘凡作诗工拙所不论,大要忌俗而已。天下书虽不可不读,然慎不可有意于用事’。”方勺《泊宅编》卷九、《名贤诗旨》亦有类似记载。简斋在诗歌上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除其他因素外,能牢记遵守师训,并且贯彻体现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之中,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崔其人却鲜为人知,涉及者亦多云不详(如《中国历代诗话选》二P972云“崔  相似文献   

7.
中国千余年来人们崇拜、羡仰状元,“中状元”更是历代读书人憧憬的最高目标。在众多的传说、戏剧、书传中,都反映了“状元”题材,当代影视园地中也有不少“状元”片连续上映。状元制度消亡近百年了,但“状元”效应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高考状元”、“行行出状元”也是人们常说的习惯语言。然而.我们对中国特有的这一文化知识了解甚微,对状元群的原貌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近时读邓洪波、彭明哲、龚抗云三位先生编著的《中国历代状元殿试卷》(以下简称《卷》书)一书,对中国状元的情况略有初知,写点粗浅的学习心得,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8.
唐代状元中有不少名人,然而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莫过于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人物王维。 徐松《登科记考》卷七全文转录了《集异记》中有关王维夺魁情形记载,其大意说: 他尚未成年时,即以文章知名,而且还精于音律、擅长弹琵琶。当时的读书人为了能尽快在科场得手,早些进入仕途,往往都要设法接近权贵与名流,以求得他们的誉扬与推荐,王维也不例外。他选择的接近对象是皇室要员,并迅速讨得了他们的欢心,尤其被岐王所看重。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归田录》所记“卖油翁”故事,告诉我们北宋有一位箭术“当世无双”的“陈康肃公”尧咨。这位“发矢十中八九”的神射手居然还是状元。父子两代就出了“一门四进士,兄弟两状元”,父亲陈省华和三个儿子都是进士,老大尧叟、老三尧咨还是状元。虽然如此显贵,陈家却以家教严格闻名。景德年间,兄弟几个都做高官,陈尧叟是宰相,陈尧佐在史馆任职,陈尧咨任知制诰,但是家里来了宾客,兄弟三人还得侍立在父亲身后。客人很不安,陈省华却说:“小辈站着陪长辈,不是很正常么?”与陈家情形有点类似的,是宋初王溥家。王溥是五代状元,在后周、宋初做过…  相似文献   

10.
《登科记考》卷十五指出,徐晦为唐代状元,并说:“《玉芝堂谈荟》作‘徐敏’,误。”可见《谈荟》也未遗漏唐代这位姓徐的状元,只是写错了名字。徐晦官至礼部尚书,《新唐书》卷一六0、《旧唐书》卷一六五都有传记,旧唐书卷十七(上)、(下)及《资治通鉴》卷二三八亦皆有相关记载,但是均未提供其籍贯。近年出版的《状元史话》及种种“状元录”、“状元大典”、“状元传”等也均未能提供其籍贯。 据泉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黄启明先生讲,徐晦是泉州人,为泉州最早的状元。近查中国书生发表在《中华网分类信息·福建·泉州名人》中的《欧…  相似文献   

11.
历代状元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常看到有人在谈中国古代共有多少状元这个话题,这些统计数都跟笔者的统计数有一定距离.笔者曾对自己10余年来所搜集的历代状元资料进行过整理、统计,其结果是历朝应有状元约为885名;可考出姓名或姓的状元673人;其中,除其状元身份与夺魁年份外,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些传记资料的506人.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中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句,历来不少注本都未详为解释,解释得较为详细的本子,如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第一册:“君既”句:既然蒙你永远记得我。见,蒙、被。录:记得。北京大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君既”二句:“见”,蒙、被;“录”作“记”解。此二句言“既然蒙你永远记着我,过不多久就希望你来接我”。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也注释得很笼统:“既然蒙你记着我。录,记。”  相似文献   

13.
历代状元中,最早与黄鹤楼发生联系的是唐开元九年(721年)夺魁的王维(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306页),他的《送康太守》一诗中直接出现了黄鹤楼3字。诗云: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何异临川郡,还劳(原注:一作来) 康乐侯(《全唐诗》第四册第1255页)。 此诗含有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但总的看来思想性、艺术性都不突出,所以古今研究者都不曾关注,各种选本均未选,不过它至少可以证明王维是到过黄鹤楼的。 据张清华《王维年谱》,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九月底或十月初…  相似文献   

14.
《淘金记》《困兽记》与《还乡记》通称"三记",是沙汀个人创作历程中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收获。既有的"三记"研究,侧重于人物形象刻画、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等方面。其实,沙汀这"三记",在客观上呈现出了1940年代川西北农村地区的家庭伦理关系。通过对父子伦理、婆媳伦理、兄弟伦理、夫妻伦理的分析,文章认为,沙汀在"三记"中既有对旧时代影响下不合理的父子伦理、夫妻伦理的批判,也有对新时代的婚姻伦理、朋友伦理的肯定,还有对旧时代背景下婆媳伦理的深沉思考。沙汀对家庭伦理的强调,真实地反映了1940年代中人性的复杂,真切地体现了他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崔篆,汉人也,为郡守。时王莽改制,爪牙遍及各地,严刑峻法,杀戮无辜。篆所至之县,囚系满狱。篆垂涕曰:“嗟乎,刑罚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吏叩头谏曰:“君诚仁者,然今独君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吾无悔,纵杀吾一人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吏默然无以应。(改写自班彪《东观汉记卷十七·传十二·崔篆》)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中国图书集成。它对清代乾隆以前的历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整理。在纂修过程中有三百六十人在四库馆中任职,其中包括一部分山东人,如刘统勋、刘墉父子,窦光鼐、窦如翼父子以及周永年等等,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为《四库全书》的纂修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从教高中语文十余年,换过了好几种语文教材版本,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不管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没有苏辙的文章入选,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又询问了初中的语文老师,发现初中教材中也没有苏辙的文章,我不禁发出一声浩叹:子由文章今何在?"一门父子三词客","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三苏"之名,如雷贯耳。很多人知道苏洵、苏轼的文章,因为教材里有苏洵的《六国论》,苏轼的《石钟山记》《赤壁赋》等;但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父子的思想观点是相通的,还是截然相反的?历代评论者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没有作出完全符合司马迁父子思想实际,令人满意的回答。对这一问题作一点深入的分析研究,还是很有意义的。一、历代对司马迁父子思想的评论司马迁撰《史记》,成而“藏之名山”,到汉宣帝时,才由其外孙祖述其书,公诸于世。此书一问世,即遭到一些封建正统文人的指责与批评。最早的要算是扬雄,认为“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迄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见《汉书·扬雄传》)并进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书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父子是人伦大端,父子形象本身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学和伦理学内涵。中国古代有"移孝于君"的观点,父子人伦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儒林外史》中的父子形象,正是通过他们对待功名富贵和孝道的态度来凸现和深化着作品主题,使读者看到封建社会末世,宗法血缘关系抵挡不住功名富贵的诱惑,伦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禅宗史上五祖弘忍门下弟子众多。关于其一世法嗣,佛教史籍记载各异。兹结合《楞伽师资记》、《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传法正宗记》、《五灯会元》等著述,对此问题予以综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