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郁达夫曾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朱自清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特别是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一篇篇都脍炙人口,其中《荷塘月色》更是历久传诵,佳话不断,一直是中学语文各种版本教材中的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题材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研究者在论及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时,大多会关注他的像《背影》《给亡妇》《儿女》之类的亲情篇或者是《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绿》之类的写景记游篇。但是像他的散文集《你我》中的《谈抽烟》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其写作文笔细腻唯美,所有的散文都被文学爱好者称之为美文。特别是其中的《荷塘月色》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铺天盖地的研究和评论。《荷塘月色》将朱自清先生所有散文艺术融汇一炉,集中表现出朱自清独具特色的散文创作风格,给人一种真实的美感,直接成为朱自清先生的代表名作。本文针对朱自清先生与《荷塘月色》进行浅析,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讨论来找出其中的文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4.
说到朱自清,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散文名篇《春》、《匆匆》。听流行歌曲《荷塘月色》,会想到他的同名散文名篇。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举闻一多和朱自清的例子,“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称赞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5.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文学》)。翻开《荷塘月色》,幽静、淡雅之气沁人心脾。1927年7月的清华园,应是酷暑难当,但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让人陶醉,让人感悟。  相似文献   

6.
现代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其散文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如著名的篇章《荷塘月色》《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给亡妇》等。但名篇《背影》却一洗华美气息,通篇文字语言朴实,浅显易懂。这为什么呢?是因为朱自清写作时都有明确的阅读对象。  相似文献   

7.
一、散文巨匠的纯美情愫 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春》、《绿》、《荷塘月色》,还有《背影》、《威尼斯》等等,由此他被称为“美文大家”。郁达夫先生曾评价他说:“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当我们沉浸到朱先生的作品中时.我们不由得会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它们美得像诗一样!”的确,朱自清先生的精品佳作都给人以“诗”的美妙。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创作散文的先行者之一.他的散文从数量来说不算多,不过《踪迹》(诗文合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几个薄薄的集子,可是从艺术成就来看,这些散文集子不仅尽到了向旧文学示威的责任,而且起了现代散文拓荒者的作用,给后来者以巨大的影响.他的百来篇散文,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有不少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读朱自清散文的人都会承认,朱自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在Petty Bourgeoisie里活了三十年,我的情调,嗜好,思想,论理,与行为的方式,在在都是Petty Bourgeoisie的;我彻头彻尾,沦肌浃髓是Petty Bougeoisie的.”换句话说,朱自清散文的内容,思想,感情,和今天的读者,已经有了不小的距离.可是人们仍然爱读他的散文,除了因为这些作品至今仍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意义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美”,能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比起某些思想性无懈可击而艺术上二流的作品,朱自清的散文有更强的生命力.人们渴望欣赏艺术的珍品,朱自清的不少散文称得上是艺术的珍品.《荷塘月色》等如习习清风,使人陶醉;《给亡妇》等如幽咽琵琶,催人泪下;《择偶记》等则风趣幽默,令人解颐.读这样的散文,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可惜今天真正能扣人心弦的散文,还是太少了.要  相似文献   

9.
《背影》作为一篇用白话写成的散文,于近百年的现代散文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可不读《背影》,研究散文的写作,也不可不读《背影》”(朱金顺《读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说,《背影》是现代散文研究中绕不过的一条溪流。于是,再次探访这条朴实无华的溪流,其默默的姿态却传递出丰厚的信息,曲折有致,叮咚泉响。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在一次送别中偶然捕捉到“背影”这一素材,两年后以此创作了《背影》。通过父亲的特殊“面貌”——背影,真切地写出了旧式中国的父爱,成为现代散文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1.
孟若虹 《语文天地》2011,(12):33-34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的确,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缜密优美,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白话散文对“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是诗的变体,具有诗的艺术特征。其中,《春》更是诗意盎然,以明快婉转的诗化语言、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春之歌。  相似文献   

13.
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尤其在长篇小说艺术上贡献巨大,因而与茅盾、巴金一起,被并称为“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老舍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出了不少精美的散文,比如《一些印象》《我的母亲》《宗月大师》《养花》《五月的青岛》等等,都已成为现当代散文的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现代语文》2006,(4):60-60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散创作的巨匠。他的《荷塘月色》、《背影》、《绿》等前期散的代表作一经发表,就广为流传,数十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写作。这些抒情小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何在呢?唐鼓先生说得好:“佩弦先生后期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但人们还是爱读他的《背影》、《荷塘月色》,这是有原因的,不能够象有些人那样简单地用小资产阶级感情共鸣来解释这个现象。……研究朱自清后期散的语言,注意朱自清前期散的情致,我们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的风格。”这句话里的“情致”是个关键词。作为。一种臻于极致的抒情体,朱自清前期散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这个“情”字。故而,为了进一步欣赏朱自清前期散,我想着重探讨一下这类散的抒情特色。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朱自清是现代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作品已经成为经典老课文,收录在中小学教科书或语文读本中。他的散文有“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风格,这主要表现在:他能够吸收文言写作的精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创作活动从五四开始到全国解放前夕,历经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先写诗,后来写散文,晚年则主要是杂文,也可以说,他的创作生涯经历了诗歌时代、散文时代和杂文时代。在朱自清创作总体中,散文是主要的,他自己也说,“我所写的大抵是散文多。”成绩也是主要的,郁达夫在《现代散文导论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的一生极其短暂,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剧本,但主要致力于写诗。他却用自己的一生在追求爱、追求自由、追求美,并创造出了许多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让人过目难忘的诗歌。徐志摩共留下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相似文献   

18.
方维保 《学语文》2004,(1):16-17
~~正如诗人余光中所说,朱自清散文中的自我是“未老先衰的”。他的意思大概是说,朱自清一方面通过散文的本文作着肆无忌惮的情色梦幻,另一方面又总是老夫子似的摆脱了道德的自我约束。正是这样的原因,才有了《荷塘月色》文末的戏剧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正当“我”为美好的情  相似文献   

19.
《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在杭州任教时写给学生读的一篇范文。它在作者的散文创作中虽不占有突出的地位,也没有他的代表作《背影》尤荷塘月色》的影响大,但是它却能体现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很多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的《背影》“干净”“老实”却又感人至深,朱自清将自然与超然的两种心境融于朴实平常的文脉中,通过情绪、情感、情怀分层构建,将父子间的“怒”“爱”“和”对号入座安放其中,各不避讳却又整体和谐,进而产生巨大的情感张力以及浓厚的伦理意蕴。为此,阐述了《背影》的自然心境及现实伦理,分析了《背影》的超然心境及理想伦理,从《背影》中得到情感教育启示,不仅为散文创作开辟了新的人本主义视角,还为当前进一步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