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全国的记者队伍中,地方记者的比重相当大,不仅包括国家通讯社地方分社、国家和省级报纸驻各地记者站的记者,而且包括省、地、县、行业报纸的记者。在这些地方记者当中,我们地市报的记者所占的比例更为突出,因为我们生活工作在基层,供职的报纸也是基层报,所写的稿件更是身边发生的新闻事实,所以相对其他记者来说,我们地市报记者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地方性。  相似文献   

2.
亥年伊始,陕西日报社委会毅然推出加强记者站工作的新举措,决定:从本年起轮流抽调部主任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资格的同志担任记者站站长。在最近召开的记者站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抓重点报道和深度报道,进一步上质量上档次的任务和要求。省上领导亲临记者会讲话,语重心长,鼓舞人心。会上,各路将士锐气昂昂,决心下去大干一场。 加强记者站,这是一个好举措,也是一个好兆头! 我们说这个举措好,就是它抓住了出好稿的关键和根本。记者站和编辑部的关系就如同原料和加工厂。首先是“原料”,其次才是“加上”。倘若记者站提供的是一般化的“原料”,编辑的本事再大也是枉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因之,大凡办得好的报纸,都非常重视抓记者站和记者素质。他们都有一批出色的记者终年在下面奔忙,为编辑部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进而才能使编辑部这个“加工厂”充分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单位似乎不自觉地形成了“重编轻采”的氛围,“大手笔”统统坐编辑大楼,记者站力量薄弱,一些年轻同志也把下站作为踏进编辑部的“跳板”和“阶梯”。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倾向,它最终必然在报纸质量上得到“报  相似文献   

3.
杨静 《新闻窗》2006,(4):25-26
记者站是报纸伸向地方的“触角”,驻站记者拥有直面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但也有新闻如何对口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起因是这样的:最近有些刚进报社的年轻同志被分配到记者站工作,由于没有新闻实践经验,远离编辑部,他们中的不少同志感到茫然,不知采写些什么是好。当看到一道来报社被分配到编辑部同志的名字接二连三地在报纸上出现时,他们又焦躁不安。内心无不有一种艳羡之感:在编辑部做记者多好啊。有这种想法的同志,我只能说他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十分了解,还没有看到驻站记者的优势,还没有体会到驻站记者在新闻一线的乐趣。本人在编辑部呆过,也驻了一段时间的站,两者比较,我还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8,(8):113-113
作为地方报纸,除采用新华社通稿、派出自己的体育记者去现场采访、参加各种奥运报道联盟等方式外,动员全体市民参与报道,让地方报纸奥运报道体现自己的独到之处,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的区位优势、政治优势、经济文化优势,决定了河南主流媒体对她的特别看重,把郑州宣传报道好,有利于彰显河南良好形象。我作为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驻郑州记者站记者,深感宣传报道好郑州对于树立河南省的良好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快速反映省会发生的新事面对郑州人民的伟大创造,我时常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好在我们记者站和省电台编辑部处于一个城市,距离较近,因而我常把自己从实际出发、从记者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出发形成的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富民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判断,拟成报道计划,上报编辑部,与编辑及时沟通,并取…  相似文献   

7.
在报社编辑部,文字记者为了丰富自己所写的报道,往往想起摄影记者:唉,配个照片吧。 摄影记者为了能使自己拍摄的照片作为单条新闻在报纸上发得突出些,便不愿意和文字记者一起去掺和。摄影和文字,到底谁配谁? 我以为,谁也不用配合谁,两者在报纸上不是主从关系,是并列同等的伙伴,只是报道新闻时所借用的手段不同而已。 文字和摄影,在报纸工作中应该是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共湖北省委员会决定将湖北日报记者站交地、市委领导.湖北日报在关于这一问题给省委的报告中说:记者站交地、市委领导,便于迅速地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时报道地、市委认为应当报道的任务,同时又有利于加强对记者的政治思想领导.实行这一做法以后,站的报道思想、政治工作都要接受地、市委的指导,报道计划要在地、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制订.报社编辑部仅在突击性和重大的报道任务上加以指导,对记者站的工作只作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在全国拥有30个分社和40多个支社、记者站,这些分、支社和记者站记者采写的地方经济报道,总社播发后,一般很难为报纸广泛采用,特别是当地报纸、电台更难采用。因为这样的新闻或通讯,当地新闻媒体都可以采写,有的稿件还可以走在新华社前面。那么,新华社的地方经济报道是否没有出路了呢?并非如此。如果我们的报道能高屋建瓴,抓住地方经济工作中具有全国意义的重大主题,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同样可以在全国、包括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1995年上半年新华社社级优  相似文献   

10.
中央级、省级报纸、电台、电视台驻站记者,地、市、县(区)级报纸、电台、电视台记者,我们姑且称其为地方记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少地方记者认为自己是基层新闻工作者,是新闻工作的“手足”部位,新闻视野狭窄,活动空间狭小,新闻来源匮乏,因此而常常看低自己。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首都、省城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有自己的优势,地方记者也有自身的地方优势。概括地说,地方记者距生活的激流较近,更容易抓到活蹦乱跳的“活鱼”;地方记者身置生活的原野,更容易采撷到带露水的“鲜花”;而且地方新闻工作者脚踏一片火热而独特的乡土,也能做出  相似文献   

11.
驻地记者与编辑部记者相比,离新闻发生源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拼抢地方新闻。但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和信息渠道的极大改善,驻地记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有所弱化,不少当地发生的重大新闻,往往编辑部的记者也能做到"早知道",他们"一竿子插到底",获得抢发新闻的先机;有的重大题材,也由编辑部派出记者采访,驻地记者仅为配角而己。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驻地记者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在浙江日报台州记者站当了4年驻地记者,我的体会是,驻地记者要有所作为,搞好报道,关键是要适应新的形势,切实做好"足"和"腰"两字文章。  相似文献   

12.
地方报纸在报道体育大赛的时候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在新时期,地方报纸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积极的报道策略,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创新报道形式,不断扩大自己的信息渠道,抢占独家新闻,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一席之地。文章对地方报纸如何报道体育大赛做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大公报第一次全国地方记者会议于2月8日到1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首先肯定了一年来的工作成绩。一年多来,地方记者站及时地反映了各地财贸工作继续大跃进的形势,反映了党的财贸工作方针、政策在全国各地贯彻执行的情况,介绍了各地财贸工作的先进经验,报道了各地财贸部门的红旗。由于建立了记者站,大公报的财经工作报道,有了显著的提高,改变了过去有些地区报道很少的情况。1959年报纸有关财经的新闻报道,比1958年增加了50%以上。过去报道少的地区如新疆、内蒙、青海、福建等省、区1959  相似文献   

14.
当了4年多的驻站记者,本人常听到记者站小兄弟们这样的慨叹:“我们不如编辑部记者发稿方便”、“遇到采访,我们也不如编辑部下来的记者受重视”云云。果真如此吗?不然。地位是你自己通过努力争取来的。唐代诗人李贺《致酒行》中说:“少年心事当拿云”,这一句,诗人道出了自强不息立身世间的满怀豪情。驻站记者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和豪情。唯如此,才能把报道工作做好,为自己和所在的记者站谋取较高的地位。胸怀全局才能天高地阔偏居一隅,驻站记者采写的新闻很容易由于受地域之限,驻站记者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出现新闻不新、没有深度…  相似文献   

15.
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更具有一定导向性.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决定着我们工作的好坏和工作成果的大小.驻站记者远离报社编辑部,面对诸多的事情,更要求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我认为,驻站记者要想把工作做得让编辑部满意,让地方赞许,应具备以下三种思维方式.一是交叉性思维.记者站是报社的派出机构,驻站记者是报社派出人员,从角色上讲,驻站记者一不同于编辑工作人员(就业务范围而言),二不同于地方工作人员,这就决定驻站记者要扮演双重角色,也就是说要具备交叉性思维.从地方来讲,自然希望驻站记者多报道,多写一些有深度、客观反映当地经验的新闻,这一点同编辑部要求一致.但某一地区的某项工作出色,并不等于这项工作在全省、全国也出色.在这种情况下驻站记者就应该站在编辑部角度分析、从全省乃至全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来写本地的新闻,而不能去做“井底之蛙”.当然,驻站记者又长期在一个地区工作,在接受报社领导的同时,应接受地方领导,搞好本地区的报道,这是驻站记者应尽的职责.做好这一点,驻站记者在同编辑部各部门的交往中,需要扮演“地方干部”的角色,换言之,就是站在本地区的角度,多反映当地的情况,增加编辑部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及时把当地的经验、成果反映出来.二是“形象”性思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省台驻各地的记者站应是编辑部意图的最直接体现者,它是省领导思想的延伸,也是当地政府最新运动的最快速、最权威的报道者。但这些年来,由于受传统报道思维理论的束缚较深,报道方式观念上的更新不够,加上驻地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壮大,各专业、业余报白记者站的不断增加,驻地记者站特别是我们省电台记者站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成为“广老三”的同时,对当地一些新闻的报道正在失去权威性和深刻性,电视与报纸正在飞快地占据我们曾经拥有的地位。我们节目的听众群日益萎缩。市场经济在使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给京郊平谷县带来了进步与发展。作为县委宣传部专职从事新闻报道的干部、《北京日报》平谷县记者站记者,如何把地方发生的变化客观、公正地报道出去,为提高平谷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笔者认为,地方的新闻报道,必须从共性中抓个性。也就是说,要认真分析地方优势,从地方优势中突出地方新闻报道的特色。这  相似文献   

18.
省级党报分布于全省各地的记者站,是报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名驻站记者,是报社一支善于打硬仗的主力部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宣传事业的需要,记者站工作也呈现新的态势,编辑部工作人员如何为记者站做好服务工作,是一个新课题。 我以为,在具体工作中,要处处体现一个假设:如果自己是一名驻站记者,身在记者站,有哪些困难,最  相似文献   

19.
1998年3月,我从编辑部到人民日报北京记者站做驻站记者。从编辑到记者,角色的转换需要适应,而在北京这个特殊地方当驻站记者,其中的甜酸苦辣似乎也很特别。借《新闻战线》一角,说一点不成熟的感悟。倾注一份热情 记者出身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有一句名言: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他说,记者就是编辑部的采购员,出门去就是要拿回东西来,要有“每采必得”的勇气。我确实体会到驻站记者应该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在北京当驻站记者,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了解宣传信息比在外地驻站要方便,但它所要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也更强。譬如,一件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驻地记者多为文字记者,尤其是各报纸的记者站,由于长期以来报纸偏重理性解析的缘故,大多数记者站的记者都是“清一色”的文字记者,鲜见摄影记者。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报纸已经迈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