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改革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急剧膨胀引发的社会问题、专科教育急剧萎缩制约经济发展以及高校内部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显露。因此,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和发展方向应该是突出办学特色、加强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推进学科发展和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高等教育体制与政治、经济、科技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本文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以及9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与目标等两个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发展战略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十多年高等教育计划管理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存在的实质上被计划经济模式束缚的现状分析,论述了进行高等教育计划管理改革的迫切性;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对高等教育性质新的思想认识出发,提出了进行高等教育计划管理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措施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4.
尤青 《中国轻工教育》2006,(4):23-23,57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改革的日的在于使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更多和人才,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推动人与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全面进步。应该说.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目教育事业的兴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和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改革的系统化,以“效益”为根本价值取向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被证明恰恰是高等教育管理缺乏效益的症结所在。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中,开始引入权力下放、政策指导、教育立法、设立中介机构等具有民主取向的基本价值观念,试图通过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运作来实现其宗旨和目标。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运作:民主化取向的确立、民主化运作的基本框架及社会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6.
论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终身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成人高等教育将从整个教育系统的边缘变为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程中担负更重要的历史使命.这一切都迫使成人高等教育者抓住机遇,通过不断改革,树立新的发展视野,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形成新的发展方略,提供新的高质量的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渠道是多样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优化是成人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服务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现了只重视专业理论的教学,而忽略了人才培养的政治素养和社会目标的要求。本文就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是现代高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就是要明了现代社会的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用什么教育内容去培养这种人。明了现代高等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和如何进行高等教育课程异步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探讨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呢?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应服务于社会人才观的转变和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本文探讨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原则和措施,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国际热门话题: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国际的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活动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为实现改革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应答与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二战以前已形成一定的学位教育体系。二战以后,日本对其学位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现代学位教育体制,它包括本科教育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近十年来,日本对其学位教育体制又进行深入改革,主要举措包括:本科阶段实行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贯通化;建立研究型大学,研究生院重点化;谋求学位教育的灵活化和多样化;导入自律机制和评价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  相似文献   

12.
日本研究生教育的“三化”改革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将研究生教育改革作为"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改革的进展与成效值得关注.研究生教育改革在改革理念上定位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在改革路径上致力于从"模仿"到"创造",形成独特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改革目标上努力造就闪烁个性光辉的大学.改革落实在具体政策和措施上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教育制度"弹性化"、研究生院设置类型"多样化"和研究生院"重点化".这些政策措施引发了日本大学组织机制的变革,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世界成人教育最早发源于英国的诺丁汉以训练女工纺织操作的成人学校,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由政治经济所决定,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力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规的普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日趋复杂的社会发展,成人教育应运而生。英国、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家都是成人教育发展质量较好且改革较为成功的国家,并且也显现出一定的改革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关注着成人教育的发展,站在改革的前沿,提出了关于成人教育的许多共识。我国的成人教育起步晚、发展慢,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改革可以为我国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钱仁泉  俞佳飞 《成人教育》2012,32(8):126-128
日本的社会教育起步虽晚,发展却很快速,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社会教育体系.近几年日本国内为应对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出现的危机而相继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教育领域也相应发生变化.地方分权改革、教育相关法修订、自治体结构改革和社会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等相关改革在促进日本教育变革的同时也对日本的社会教育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岁末安倍晋三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之后,着力推动改革在社会各领域的开展,以“教育再生”作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基本政策方向。“教育再生实行会议”在成立之后的6年多时间里共提出11份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书,直接指向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是第三份建议书“关于大学教育的应有发展态势”和第四份建议书“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及大学入学者选拔的应有方式”。以建议书为依据,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多项大学教育再生政策,一方面以项目形式推动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人才培养与科学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体现政府政策,推动大学改革的深入。同时,日本政府还将“大学教育再生”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到2040年日本高等教育走向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6.
试论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教育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发达的社会教育已被世人列为学习的典范,它对日本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社会教育活动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日本社会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对其研究可谓了解日本社会教育的一条捷径。因此,笔者试图从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找出其日本文化对社会教育活动发展的深层影响,希望能给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化社会带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终身学习理念与日本当代社会教育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学习是当前日本教育改革的中心课题之一,而与之联系最为密切的是日本社会教育。本文从日本终身学习产生的背景及基本理念、终身学习体系中社会教育的地位、日本振兴终身学习事业对社会教育产生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日本终身学习理念与当代日本社会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日本高中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世界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之一。职业教育的改革是日本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优先发展战略之一。通过对日本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开展的现状、所面临的课题、相关改革措施的介绍,概要地展示日本职业教育改革的动向。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部科学省为适应社会经济变革、以学生"生存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改革以及培养教育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在各大学设立了教师教育研究生院。其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两部分,即确定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由必修课程、学科领域的选修课程及学校现场的教育实习构成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其借鉴意义在于,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应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应强化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战后初期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私立高校,于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而促进了高等教育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文章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经济背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