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包容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问题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不同学者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方法对该问题展开了论述,但仍未达成一致意见。为此,采用实证分析与复杂社会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包容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问题。首先,以BOP群体为切入点,探析包容性创新产品在BOP群体间的扩散机理;其次,建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包容性创新产品扩散模型,研究发现:信息传播渠道、初始信任、产品成本对其扩散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前期实证分析数据,采用多agent模型模拟包容性创新产品的扩散轨迹,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产品在BOP群体间的扩散轨迹呈S形曲线。  相似文献   

2.
企业与金字塔底层(Bottom of the Pyramid,BOP)群体经济关系的建立是开展包容性创新的重要前提。从BOP群体与企业的关系视角出发,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结构洞"现象,即政策制度和配套设施短缺导致的"市场洞",融资困难、知识和技能不足导致的"资源洞",信息获取、传播和扩散困难导致的"信息洞"。引入小微企业作为第三方,搭建大企业与BOP群体之间的连接桥。提出在包容性创新情境下,利用小微企业的定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协调优势来实现"结构洞"的跨越,并在从企业能力提升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向低收入群体(BOP)的创新理论——述评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向低收入群体(BOP)的创新理论认为,通过寻求满足低收入人群未被满足的需要,企业可以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流程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从而将企业视角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本文以破坏性创新为出发点,对面向BOP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以便于研究者和管理者对本领域的理论脉络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就具体的研究对理论体系及企业实践的支持作用等达成全局性的了解。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文章发现,现有研究多是从跨国公司立场出发,对BOP市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探求中国特色的"BOP-TOP"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应该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包容性创新是企业面向金字塔底层(BOP)市场进行多元价值创造的全新创新形态,在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也通过为穷人提供平等参与市场的机会而缓解与降低贫困,体现了创新促进商业与社会相容性发展的最新理念。本文对该领域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首先对包容性创新进行概念界定与说明并描述其基本特征,进而归纳出包容性创新的关键成功因素,最后用一个具体案例予以说明,为后续研究奠定比较与验证的基础,也为企业在BOP市场的包容性创新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包容性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大多数人的引擎,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包容性创新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一脉相承,因此,如何驱动包容性创新已成为创新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包容性创新概念、内涵与特征进行界定,并归纳其与精英创新的不同;然后从商业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影响因素、影响作用等5个视角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评介;最后,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分析,厘清了淘宝村发展模式的包容性创新特质及其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国家级67项电商产业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逐级提炼出国家政策推动淘宝村发展的8个关键着力点,构建了其路径模型图;以宁夏德胜淘宝村为典型案例,对与其电商产业发展相关的41则网络文献进行了内容分析,辨析出推动当地淘宝业务发展的若干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将政策文本分析和典型个案分析的研究结论相结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淘宝村提出了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旅游创业活动,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主体。乡村女性通过旅游创业,增加了家庭收入,推动了乡村社会发展。但乡村女性创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突显诸多问题,而包容性发展是新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此视角下,通过案例调研,分析蓟县乡村女性旅游创业的现状,寻找亟需解决的难题,提出包容性发展下的创业路径,即推进旅游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经济包容;提高创业能力,提升旅游参与水平的社会包容;加强政策扶持,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制度包容。本文有望实现乡村女性旅游创业的减贫目标,推动乡村复兴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视角研究了企业创新力;从创新系统视角,分企业是否开展创新活动以及开展创新活动强度两个阶段研究创新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具有较强创新力,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显著。企业是否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财税支持、创新创业孵化、中介服务和人才支持;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财税支持、中介服务、人才支持、金融支持、产学研、国际交流等,其中金融支持、国际交流对企业创新力提高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9.
在平台经济崛起的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凭借所处生态系统中的枢纽地位、独特的信息数字技术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向平台上经营的企业进行“赋能”,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赋能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整合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平台赋能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探究了价值共创所发挥的中介效应。基于对690份出口跨境电商开展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平台赋能显著提高了出口跨境电商的绩效,价值共创的三个子维度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解决问题和灵活做出调整,在平台赋能对出口跨境电商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平台赋能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企业通过有效与平台开展价值共创,充分利用平台赋能作为创新发展的驱动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企业科研人员的创新工作对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绩效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20家高科技企业的356名科研人员及其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检验包容性领导、责任心以及主管信任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影响的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责任心显著调节包容性领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且,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以主管信任为中介。研究结论丰富了领导风格与员工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企业提高员工创新绩效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烨  吴建南  张攀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737-1749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的背景下,学界缺乏从简政放权视角展开对政府行为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以国内4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简政放权、企业活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并采用实证方法验证了简政放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简政放权可以分为减少繁文缛节("简政")和赋予企业自主性("放权")两个维度,二者均会对企业活力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简政"与"放权"的交互项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活力和企业创新绩效。此外,企业活力在"简政"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以及在"放权"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均发挥出部分中介作用,然而其在"放权"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更显著。基于此,进一步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孟斌  李菲  杨月 《科研管理》2021,41(10):174-181
包容型领导作为一种新兴的领导方式,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其出现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新的领导风格的诉求。因此,文章系统梳理了包容型领导的概念起源、维度测量、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影响结果,构建了包容型领导研究整体框架,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整理述评,拓展其研究层次及方法,并将中介与调节变量纳入组织分析框架之中,同时强化了本土情境下的权变作用,并以此来讨论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未来组织管理更好地发展提出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3.
知识群落概念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福林  康洁  李淑萍  宋唯一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445-1453
通过建构知识群落概念模型,能够全面揭示知识群落概念本质,进而有助于破解知识群落的内部结构规律与调节规律,促进第三代知识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推动认识规律、创新规律与知识规律研究的深入发展。又经分析发现,目前文献并没有完整的界定知识群落概念本质。为此,采用仿生学演绎,由生物群落概念模型推理建立了知识群落概念模型,经实证研究,该模型揭示了知识群落概念本质,包括时间、区域社会环境与知识种群3个维度,演替与波动2种动态。并由此推导出了知识群落研究的新思维与内容。该研究是现有成果的突破,是基于仿生学发现的重要基础理论,适用于信息与知识相关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聚集地人才聚集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的集合。通过系统分析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关系模型。以山西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体网络与分类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整体网络中,政府、高校和企业主体的网络密度均高于整体网络密度,科研院所网络密度较低,弱化了整体网络创新主体间的联系;研究型与应用型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间大致呈现对立式和包围式分布,人才聚集的凝聚力均明显不足。上述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理论体系,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VUCA的竞争环境,创新成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而团队是组织正常运作的基本单元,团队创新是组织目标实现与竞争优势维系的重中之重,而跨界整合的移动互联时代,团队仅靠自身资源难以应对,因而如何获取外部资源、开发内部资源与整合内外资源成为团队创新的关键,而跨界行为是团队资源外部获取、内部开发与内外整合的可行选择,因而如何通过跨界行为提升团队创新已然成为业界实践与学界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旨在探究团队实施的整合共享型人力资源实践(IS-HRP)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基于312份团队领导样本纵向追踪的实证研究发现:(1)IS-HRP与团队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2)团队跨界行为在IS-HRP与团队创新绩效影响间有中介作用;(3)包容型领导正向调节IS-HRP与团队创新绩效间关系以及团队跨界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间关系;(4)包容型领导调节IS-HRP通过跨界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间接作用,包容型领导水平越高,其间接作用越强。从而为团队创新绩效提升的管理实践、领导风格与团队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6.
韩莹 《科学学研究》2020,38(8):1436-1443
创业拼凑对于突破初创企业创建和成长中的资源约束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拼凑过程与新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尤其是从网络关系视角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因此,基于创业拼凑理论和创新网络理论,构建了创业拼凑对新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310家众创空间中的初创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初创企业的创业拼凑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强网络关系在创业拼凑对其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但弱网络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除此之外,探索式组织学习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研究从实践角度剖析了初创企业创业拼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所得结论对提升我国初创企业的创新绩效以及众创空间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 spite of increasing interest in open innovation,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cept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the SME sector has been excluded from mainstream literature. However, given that the argument about the effect of firm siz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on is still ongoing, it is worth addressing the issue from an SME perspective. That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which seeks, firstly, to place the concept of open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MEs; secondly to suggest the input of an intermediary in facilitating innovation; and finally to report accounts of Korean SMEs’ success in working with an intermediary. The research results support the potential of open innovation for SMEs, and indicate networking as one effective way to facilitate open innovation among SMEs.  相似文献   

18.
赵斌  刘开会  李新建  毕小青 《科学学研究》2015,33(12):1909-1918
西方主流理论认为个体创新行为多为主动与自愿,且必然导致高创新绩效的行为,然而难以解释我国创新实践中充斥大量被动、无奈及低绩效创新行为的现实。基于中国社会与组织情境,从员工个体创新动机视角出发,运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当前创新管理实践现象中萃取、提炼出员工被动创新行为的概念内涵,构建结构维度,开发测量量表。研究发现,被动创新行为在我国创新管理实践中大量存在,且表现各异,依据员工自我建构状态差异,被动创新行为表现为三类:应付性创新、权宜性创新与服从性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刘静  范景明 《科研管理》2019,40(5):35-46
互联网行业已日益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引起广泛关注,但对中国情境下互联网企业创新模式的研究仍较为匮乏。本文以创新价值链理论为分析框架,对腾讯1998-2016年间的产品创新事件进行嵌套式多案例分析,尝试探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机制。研究发现:(1)在创意产生阶段,主要存在移植创意和衍生创意两种类型,这两种创意类型通过动态组合和梯度进阶的方式驱动创意集成的演化过程;(2)在创意转化阶段,组织层面的产品经理制和项目层面的小团队模式作为主要的开发模式通过赛马机制和微循环方式驱动敏捷开发;(3)在创意传播阶段,基于中国文化的需求挖掘锁定情感沟通元,并通过快速迭代、持续优化的方式驱动创意传播的进阶式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