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海军  成佳  邹日菘 《科学学研究》2018,36(7):1274-1283
知识经济情境下,知识转移对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绩效至关重要。文章引入模块化理论来研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转移问题,并重点从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的视角分别探讨了知识转移的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以海尔为案例系统地分析了其产品模块化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讨论了案例企业采用模块化手段与外部合作资源开展知识交互,以及基于模块化的知识转移协调机制的具体应用。研究发现:模块化不但有助于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从“面对面”转向“背靠背”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更有利于调节知识供需双方的知识转移策略;模块接口则作为知识供需双方消除信息不对称、实施知识转移的重要管道。本研究可以为中国企业探索需求驱动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以及实施知识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累积优势、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现有理论解释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的不足,从效用理论视角系统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创新主体主客观效用差异越小,协同创新机制越有效;IT能力、地理位置邻近性对隐性知识供需匹配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IT能力的影响更强,隐性知识供需匹配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主体间关系嵌入机制,即信任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稳定性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连带对隐性知识转移子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主体间文化相似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稳定性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累积优势、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现有理论解释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的不足,从效用理论视角系统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创新主体主客观效用差异越小,协同创新机制越有效;IT能力、地理位置邻近性对隐性知识供需匹配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IT能力的影响更强,隐性知识供需匹配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主体间关系嵌入机制,即信任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稳定性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连带对隐性知识转移子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主体间文化相似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稳定性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信息检索对哈尔滨市区域创新系统内部代表性强的8家高校、10家科研院所和32家企业所组成知识转移网络进行分析,运用Ucinet软件绘制了显性知识转移网络图,研究了各产业领域知识转移网络的密度和机构网络节点中心度等网络要素,发现交通运输产业领域、农\林\食品产业领域、电子通信\电气产业领域知识转移网络较为发达,知识转移能力较强,揭示通过培育高校、研究所以及大型企业哈电集团、生产配件型企业爱迪压铸等中介性较强的机构可以有效加快与优化哈尔滨市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江苏和广东三省市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科技经费投入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中国区域创新系统主体间协同模式的省际差异。研究发现,北京属科研院所主导协同型,科研院所经费投入对企业经费投入有带动作用;江苏属企业主导协同型,企业经费投入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经费投入有带动作用;广东属企业主导但协同不足型,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之间有效协同不足。并针对不同区域特点,提出促进创新系统主体间有效协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结合复合系统的特点,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链的动态运行规律。围绕"创新是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应用",建立了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技术转移和商业化五个子系统循环发展构成的高校协同创新链系统模型,探讨五个子系统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和协同创新链的评价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投入和产出成果之间存在"边际收益递增"效益,协同创新链系统的五个子系统的有序度、相邻两个子系统间的协同度及系统的复合协同度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创新链理论研究了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的过程、障碍及协同攻关机制.首先,对关键核心技术内涵进行界定,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技术—产品"逻辑,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链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进行研究,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障碍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双重导向的创新特征、竞争前技术特征及广泛应用的市场特征分析不同协同过程中的障碍,从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分析其障碍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协同攻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面向知识创新及传播过程、面向技术孵化及转移过程、面向产品创新及推广过程的协同攻关机制可以化解产学研协同创新障碍,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8.
方刚  谈佳馨 《科学学研究》2020,38(7):1325-1337
为了探究互联网给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增值带来的影响。本文从知识生态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生态系统模型,并运用生态机制解释其中的知识增值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引用“华为&清华”协同创新案例,基于现实数据构建知识增值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研究表明,互联网可通过改善知识种群的知识创新环境、增强知识种群的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转移意愿、为知识种群提供知识服务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实现增值。最后,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在促进知识增值方面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知识转移和知识融合实现创新价值共享已成为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以知识转移理论与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构建两业协同创新的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 DSS软件仿真分析随着知识融合的不断推进,两业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及其知识势能、知识创新率和知识转移率的变化态势,并就融合创新因子和政策因子,即制造企业知识需求、知识吸收能力、政府激励机制、财政投入、人才建设共5个因子对两业创新率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业知识势能呈指数增长,知识创新率及知识转移率不断增加,融合创新因子和政策因子对两业创新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与内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本质,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必要过程。科学定义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并从目标层面、操作层面和组织层面探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的特点。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包括:知识转移的任务复杂性、转移主体之间的知识深度距离较小且知识宽度距离较大、转移的知识以隐形知识为主、团队内部信任关系建立时间较长及多重调控。最终,从目标、要素、过程和关键环节等方面阐释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模块化对于一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平台模块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其在模块化嵌入下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和演化轨迹;其次,围绕“用户协同-资源协同-组织协同”三个维度,归纳对比了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和平台模块化下案例企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应。研究发现: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可以被赋予调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功能,而平台模块化既有利于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从“面对面”转向“背靠背”的合作创新,也能通过开放企业平台资源来激发合作伙伴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2.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本质是以知识转移为核心,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户的优势资源,以人为载体实现知识创新、扩散、融合与增值。欠发达地区协同创新主体间信息传导机制缺失,创新要素在创新网络内循环流动受阻,各网络结点成为信息孤岛,不能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欠发达地区存在局限性,不适应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需求,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欠发达地区系统性构建以新型服务平台为桥梁的协同创新模型,实现柔性引才,创新要素能够以高层次人才为载体在创新网络内实现循环流动,产生非线性叠加效用,提升创新绩效。最后总结了与模型较为相符的院士工作站和人才驱动中心的实践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天阳  成丽红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98-1505
企业不仅嵌入于物理意义的地理单元,更嵌入于社会意义的企业社群,社群成为企业的异质性资源,跨界协作成为企业研发的新常态。现有研究仅选取了特定行业合作研发的数据,无法展现我国协同创新的全局特征。基于此,通过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利用联合申请专利的大样本数据构建了1999-2007年中国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网络地位及格局演化。研究发现:(1)中国专利申请和协同创新的数量整体上逐年增加,而且增速不断加快。(2)中国协同创新最密集的地区分别为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协同创新网络逐渐由“几支独秀”向“遍地开花”的格局转变。③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主要为大型集团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和分公司、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垄断资源行业企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确定了企业协同创新的6个主要外部主体,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有效收集了254份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企业与不同主体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并探究了对应的竞争者协同创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与政府、竞争者、供应商、客户、研究组织、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企业-客户>企业-供应商>企业-研究组织>企业-竞争者>企业-中介机构>企业-政府。(2)竞争者与政府、供应商、研究组织、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会对相应的企业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竞争者-客户协同创新没有这样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复杂产品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研发周期长、系统组成复杂、技术难度和投资风险大等特点,传统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要求,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了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原长弘  张树满 《科研管理》2019,40(10):184-192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仅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基于中国转型经济情境,文章廓清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跨层整合了宏观层国家创新系统和微观层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并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框架。该框架打开了企业在内外部环境互动下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自身技术创新的黑箱,探讨了企业家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机理。另外,文章拓展了现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Policy》2021,50(10):104361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to industr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echnology transfers, few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organization's technology stocks. In this study, we test which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uniqueness, combinative power, and proximity make a public research entity's knowledge stocks appealing. The study is set in the developing economy of China, using the research-subsidized Project 985 universities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s the origins of public research. From an ERGM analysis, we find diversity and proximity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uniqueness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and combinative power has little to no effect at all. These insights have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scholars in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field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research who are looking to improve their transfer rates.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解决经济科技“两张皮”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科研院所历经转制改革,科技创业方兴未艾,但如何通过科技创业有效转化科技成果仍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缺乏探究的新课题。本文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科研院所通过协同科技创业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理,揭示了科研院所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并提出了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协同科技创业的相关理论命题。本文拓展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开启了科研院所协同科技创业的研究,对我国科研院所的科技创业和成果转化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